華文網

不僅是華為,低調的巨頭海信也被夏普告上法庭,只因富士康的貪婪

近些年來,在科技行業瞄準中國公司的專利戰不時發生,發動這些專利戰爭的外國公司除了想獲取利益以外,更主要的目的是打壓中國的科技公司,不允許他們走向全球化,

不允許中國公司搶佔他們的地盤。面對這場專利戰爭,中國科技公司躲不掉,也不能躲,只能正面迎敵。

而在這些公司中,華為可能是被告的最多的公司,而且華為面臨的對手往往是全球最大的公司,比如三星和蘋果,這也導致了華為不僅科技實力雄厚,就連律師團隊也很強大。但是,被告的不只有華為公司,即使是低調發展,韜光養晦的白色家電巨頭海信也不能倖免於難,

在2016年被夏普幕後的富士康告上了法庭。

夏普在2015年被富士康收購之前,授予了海信集團在美國生產和銷售夏普品牌電視的五年許可證。但被富士康收購以後,試圖通過不正當競爭起訴海信以來奪回其對品牌的控制權。夏普指控海信“非法,不公平,欺詐行為”,要求法院進行干預,防止“夏普”商標失去價值。

而這一切與富士康的公司戰略有關,富士康正從頂級供應商向頂級品牌進化。

夏普指責海信通過下列方式損害夏普品牌:

不符合聯邦通信委員會(FCC)關於電磁干擾排放的規定

違反聯邦貿易委員會(FTC)關於圖片標籤大小的規定

關於4K解析度的虛假廣告

安全違規和不符合UL標準

但海信並沒有坐以待斃,立馬還擊夏普,

否認這些指控,並表示在夏普品牌下銷售的電視機均為高品質電視機。

富士康打算全面控制夏普品牌,新的CEO泰能武將其稱為逆轉策略的關鍵,他說:“我們想要自己發揚夏普的品牌價值,使其重新在全球發揚壯大。”。夏普宣稱海信是一個蔑視安全規則的中國公司,

其製造的劣質商品已經對其品牌造成損害,希望迅速重新獲得對夏普這個名稱的控制。但海信的CEO 聲明海信無意放棄對夏普的正當權利,並希望富士康和夏普遵循合約。

最後,希望中國的科技公司能夠掌握核心科技,避免受制於人,更希望未來中國公司能實現被告向原告的角色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