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炎黃子孫”一詞的由來,你知道多少?

“炎黃子孫”泛指中華民族的後代,這一詞來自一個歷史傳說,即炎帝和黃帝的故事。

炎黃,即炎帝、黃帝,是中國遠古時期中原大地的兩個部落的聯盟首領。

炎帝姓薑,號烈山氏。炎帝部落崇拜牛,生活在姜水流域(今陝西),以後向東發展至中原地區。黃帝姓姬,號軒轅氏。黃帝部落崇拜熊,居北方,後定居黃河流域。

後來,兩個部落展開“阪泉之戰”,黃帝打敗了炎帝,兩個部落逐漸融合成華夏族,華夏族在漢朝以後稱為漢人。唐朝以後又稱為唐人。傳說的幾位古代帝王一直到“夏商周”帝王,都被認為是黃帝的直系子孫,連蠻、夷也被納入這個系統。炎帝和黃帝也是中華文化、技術的始祖,傳說他們及臣子、以及後代創造了上古幾乎所有的發明。“炎黃子孫”這一詞的廣泛使用是在清朝末年。

這兩個部落聯盟在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居很重要的地位,為我國古代文化做出了卓越突出的貢獻。炎帝和黃帝,被認作中華民族的始祖。後人就把中國人統稱炎帝和黃帝的後代,“炎黃子孫”也就誕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