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春秋時期,身處南方的吳越,如何能夠稱霸諸侯

關於春秋五霸,有幾種說法,出入點就在吳王夫差、越王勾踐和宋襄公、秦穆公身上,因為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是確定的五霸之一,但不論怎麼說,吳王夫差和越王勾踐總在一種說法中是五霸之一,

大家可能對中原諸侯當霸主沒什麼異議,畢竟中原諸侯國在古代很長一段時間的實力相對比較強,相反是吳、越兩國,地處南方,在當時屬地的開發程度遠遠比不上中原各國,那怎麼就會被推上霸主地位?可春秋五霸的說法不論哪種是正確的,畢竟有人說吳、越兩國是五霸之一,那咱們從這種說法來看,來閒聊一下到底吳越在那個年代是什麼因素促使兩國稱霸的。

“矛盾”的故事大家都比較熟悉,那個賣矛和盾的人因為掉進了自己的矛盾坑裡,被世人所笑話,其實,這個故事是出自《韓非子》,這個賣矛和盾的人是楚人,那麼我們可以從這個故事中瞭解到一個情況,那就是楚國的武器是很不錯的,

至少鋒利和堅硬是達到了,能達到這種程度說明當時的楚國可能已經在武器中運用到鐵了,這種說法也不是不可能,因為春秋到戰國的這段時間是鐵器取代青銅器的時期,當時大量生產鐵器的方法也已經被開發出來了,不言而喻,鐵的出現給生產方式帶來了極大的變革,本來鐵器出現的比較早,只是太脆容易斷折,所以用到農業生產上的情況較多,反而用到軍事上的情況較少,
但是到了春秋晚期,鐵器易脆的缺點也得到了克服,這段時間正好和吳、越兩國的崛起相重合。

同樣是鐵器大規模推廣的時間,為什麼崛起的是吳越兩國而不是中原的諸侯國,這主要是我們國家鐵器的應用是從南方向北方傳播的,

當時南方造鐵技術相對北方來說更為成熟,在一段時間內和北方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技術優勢,從而也可以說是優良的造鐵技術幫助吳越兩國在軍事上取得了一連串的勝利。

如果這樣的話,吳越兩國成為春秋五霸之一,是可以用“鐵器助推論”來解釋的,

至於後來吳越不如北方諸侯國,主要是造鐵技術是在傳播交流中,等北方諸侯國技術趕上來的時候,諸侯國的優劣勢就發生了翻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