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金立靠什麼跟華為、OPPO搶用戶?

6月9日,萬眾期待的金立S10終於迎來了上市,打著“全球首款四攝拍照手機”的口號,

掀起了不小的搶購熱潮,線下門店甚至出現排隊購機現象。不過就在近期,OPPO、華為和小米等也都分別推出了新品手機,各具特色。

金立要靠什麼跟本就擁有龐大用戶群的OPPO和華為一較高下呢?相較而言,它有怎樣的優勢與劣勢?金立曾提出在未來幾年內在全球範圍做到年產量一億台手機的目標,它能否實現這樣宏偉的發展目標?

1新款手機的優劣勢

金立S10有很多亮點。它首次在手機上實現了四攝拍照,在機身前後兩面,金立S10均搭載了雙攝像頭。在容納四個攝像頭的同時,這款手機的機身只有7.35mm的超薄厚度。

與近期發佈的小米6、OPPO R11、和榮耀9相同,金立S10也是針對年輕消費者推出的手機,由於對年輕用戶的定位不同,四款手機也有些不同之處。

拍照方面,除金立S10外的3款手機都是雙攝手機,但前置相機方面,小米6和榮耀9都是800萬圖元,金立S10是“2000萬+800萬”組合,而OPPO R11達到2000萬圖元,後置相機方面,小米6是“1200萬+1200萬”,榮耀9是“2000萬+1200萬”,金立S10是“1600萬+800萬”,OPPO R11是“2000萬+1600萬”雙攝組合。

雖然金立做到了四攝,但OPPO R11的拍照配置依舊是最高的;存儲方面,除OPPO R11外,其他3款手機的運存都已經達到6G,記憶體64G。而小米6還額外提供了128G記憶體的選擇;處理器方面,

幾款手機不相上下,不論是使用高通、麒麟或聯發科晶片,基本都是八核處理器;外觀上也大同小異,其中OPPO R11最為輕薄,整機重量僅為150g,金立S10最重約為178g。

總的來說,金立率先做到了四攝、存儲配置也基本處在目前行業較高水準,但圖元方面還有不足,機身的輕薄程度也仍需優化。

另外,廣告行銷方面,金立採用薛之謙作代言人,很符合年輕人的喜好,但要跟榮耀9的胡歌和OPPO R11的近十位當紅明星代言人相比,

就似乎稍顯“寒酸”了。

2金立的挑戰

金立董事長劉立榮在5月26號的上海發佈會上提出了雙旗艦的戰略佈局。用S系列切入年輕時尚的消費群體,M系列夯實安全與續航兩大品牌資產,建立品牌壁壘,用差異化的行銷策略在政商人群中鞏固並提高品牌地位。

但是,金立想通過雙旗艦策略在競爭激烈的行業中脫穎而出,依舊面臨著一些挑戰。

首先,雖然年輕消費者的用戶粘性差,但經過近兩年OPPO、vivo的賣力行銷以及大力搶佔線下市場,再加上小米、華為累積了大量忠實用戶,年輕用戶很難向金立轉移,除非金立擁有比其他品牌更鮮明的年輕時尚的品牌特色和突出的用戶體驗,但顯然目前金立還沒有達到這個要求。

而且,金立的M系列商務機雖擁有一定的忠實用戶群體,但想要吸引更多使用者,光通過S系列打響品牌知名度是不現實的。金立在行銷方面費的心思不比OPPO、vivo少,M系列請過馮小剛、劉德華等大咖做代言,但是成效一般,金立想在手機市場躋身華為、OV和小米之列,還是要在行銷方面多下功夫。

3年銷量一億的目標

劉立榮在戰略啟動儀式上曾提出今年金立的第一個目標,國內確保出貨3000萬台,挑戰3800萬台。更要在近幾年達到全球範圍內年銷量1億部的目標,“這才是企業生存的可能性。”

雖說目前看來,金立還與華為、OPPO、vivo有不小差距,但2016年,金立以4%的市場份額位於第七位,超過了魅族、聯想等手機品牌,已經再一次刷新了我們的認識。可以說,金立的發展形勢很良好。但是,金立在幾年內實現全球範圍年產量一億台的宏偉目標可能性有多大?

2016年全年總銷量,華為以1.39億的總銷量排名全球第三,OPPO以0.98億銷量排名第四。金立2016年銷量超4500萬台,增幅高達21%。如果能夠保持21%的增幅,金立在不到五年後即2021年的銷量將超過1億台。

金立董事長劉立榮一直強調金立從未當過行業老大,他們的目標在於“存活時間最長”,筆者認為適應性極強、發展勢頭良好的金立很有可能實現這一目標。而且,長遠看來,這很可能只是劉董定的一個“小目標”罷了。

而且,金立的M系列商務機雖擁有一定的忠實用戶群體,但想要吸引更多使用者,光通過S系列打響品牌知名度是不現實的。金立在行銷方面費的心思不比OPPO、vivo少,M系列請過馮小剛、劉德華等大咖做代言,但是成效一般,金立想在手機市場躋身華為、OV和小米之列,還是要在行銷方面多下功夫。

3年銷量一億的目標

劉立榮在戰略啟動儀式上曾提出今年金立的第一個目標,國內確保出貨3000萬台,挑戰3800萬台。更要在近幾年達到全球範圍內年銷量1億部的目標,“這才是企業生存的可能性。”

雖說目前看來,金立還與華為、OPPO、vivo有不小差距,但2016年,金立以4%的市場份額位於第七位,超過了魅族、聯想等手機品牌,已經再一次刷新了我們的認識。可以說,金立的發展形勢很良好。但是,金立在幾年內實現全球範圍年產量一億台的宏偉目標可能性有多大?

2016年全年總銷量,華為以1.39億的總銷量排名全球第三,OPPO以0.98億銷量排名第四。金立2016年銷量超4500萬台,增幅高達21%。如果能夠保持21%的增幅,金立在不到五年後即2021年的銷量將超過1億台。

金立董事長劉立榮一直強調金立從未當過行業老大,他們的目標在於“存活時間最長”,筆者認為適應性極強、發展勢頭良好的金立很有可能實現這一目標。而且,長遠看來,這很可能只是劉董定的一個“小目標”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