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只要注意這4點,糖尿病人也是可以享用水果大餐的!

水果色、香、味俱佳,口感好,還能補充大量的維生素、果膠和礦物質,是一種良好的食品,能吃水果實在是人生一大享受。所以說,關鍵的問題不是糖尿病患者能不能吃水果,而是吃什麼、吃多少和怎麼吃水果的問題。

必須肯定地說,水果中含糖,有些水果中還含有較多的葡萄糖。因此在吃水果前,至少要瞭解兩件事:一個是現在自己的血糖控制得怎麼樣;第二個是要吃的水果中含葡萄糖有多少。

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

血糖高時少吃或者不吃含糖量較高的水果,如香蕉、荔枝、柿子、紅棗、紅果等。

對西瓜能不能吃的問題說法不一,有人說西瓜太甜,不能吃;也有人認為中醫說西瓜能治“消渴”,

而中醫上說的“消渴”不就是糖尿病嗎,怎麼不能吃?

實際上甜的西瓜確實含糖量不低,對血糖可能會有影響,但西瓜中含量較多的是果糖,不是葡萄糖。而果糖不是血糖的組成成分,在血液中的代謝過程早期不需要胰島素的説明,所以少量吃些西瓜也不一定會嚴重影響血糖。

柿餅、幹棗、桂圓等乾果中含葡萄糖量很多,所以還是儘量不吃為宜。

量很重要

當然,進食水果的量也很重要。有的人吃了一點水果,就把“饞蟲鉤出來了”,大吃特吃,不能控制,結果造成血糖升高,這種吃水果法是不可取的。一般而言,在血糖控制較好的時候,每天吃1~2個水果還是可以的。

選擇合適的時間

吃水果的時間最好選在兩餐之間,饑餓時或者體力活動之後,作為能量和營養素補充。通常可選在上午9點半左右,下午3點半左右,或者晚飯後2小時或睡前1小時。

不提倡餐前或飯後立即吃水果,避免一次性攝入過多的碳水化合物,致使餐後血糖過高,加重胰腺的負擔。當然每個人的具體情況不同,每種水果對血糖的作用也不一樣。家中有血糖儀的患者如果在吃水果之前,以及吃水果後2小時測一下血糖或尿糖,對瞭解自己能否吃此種水果,吃得是否過量,是很有幫助的。

番茄紅色的選擇

研究發現,西瓜除了水分和糖分,

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B1、B6和C;更重要的是西瓜與番茄一樣含有較高的番茄紅素(具有保護心血管和預防前列腺癌等腫瘤的作用)。番茄雖然含豐富的番茄紅素,但大部分需要加工烹製才能被利用。

相對而言,生西瓜所含的番茄紅素比生番茄更高,對於不喜歡吃番茄的人,可以用西瓜代替番茄來補充番茄紅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