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陝西省可控中子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落戶西京學院

陽光網-陽光報西京學院以勇於創新的開拓精神和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

順應時代要求,把握歷史機遇,積極回應國家“雙一流”建設以及陝西省“四個一流”建設的引導政策,建高水準校級科研平臺。學院根據自身學科特色與優勢,結合區域經濟發展的需求,以應用研究為主要方向,形成了以工程教育、工程研究為主的重點學科與領域,為實現“一流”的目標積極努力,打下堅實基礎,也在民辦高校內涵建設中,積累經驗,引領創新。

2016年12月1日,“陝西省可控中子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下簡稱工程技術中心)組建方案正式通過省科技部門專家組考察論證,進入籌建期。這也標誌著西京學院在科研平臺建設和學科建設上又邁了一個新臺階。

該工程技術中心的組建將瞄準國內外中子物理學應用研究的前沿課題,解決了我國可控中子源的小型化、高產額、長壽命等關鍵技術,對於拓展可控中子源技術的應用領域和加大服務陝西能源勘探、兵器工業線上無損檢測等方面需求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工程技術中心已建成真空實驗室、中子測量實驗室和核電子學實驗室,擁有目前極先進的中子管研發試驗檢測設備,通過了環境安全評價,取得了戰略核材料使用許可證,在國內同類實驗平臺中處於領先地位。中心堅持“自主創造核心技術,引領行業技術進步”的創新理念,

形成了“以關鍵技術創新支撐工程技術研發,以工程技術研發促進成果產業化,以成果產業化收益再支援關鍵技術創新”的獨具特色的技術創新體系。工程技術中心成功研製了低通量系列中子管,並全部實現了產業化推廣,其中,研製的應用于石油測井的氦三中子探測器,已批量生產;承擔了勝利油田隨鑽中子“863”專案研製,通過了“863”驗收;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專案2項,
省部級專案2項;發表論文49篇,獲得授權專利17項,其中發明專利3項;獲得陝西省教育部門科研成果獎2項;開發的高溫長壽命小直徑中子管通過科技查新和成果鑒定,達到國內領先水準。G1

編輯:徐小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