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白居易遇到一斷臂老翁,老人告訴他,胳膊是自己故意用石頭砸斷的

大唐尚武之風盛行,從開國直到亡國,幾乎歷朝歷代都在打仗,都在開疆拓土。但是古詩說得好,一將功成萬骨枯,喜歡打仗的畢竟只是楊炯高適李白等少數人,大多數普通百姓還是憧憬老婆孩子熱炕頭的生活,

對於效力疆場殺敵立功,他們並不感興趣。白居易就寫了一位戰爭中倖存下來的老人,親眼見證了戰爭的殘酷和無情。

新豐老翁八十八,頭鬢眉須皆似雪。玄孫扶向店前行,左臂憑肩右臂折。這位新豐縣老人八十八歲,頭髮鬍子全白了,重孫扶著向客店走來,左胳膊扶著重孫的肩膀,右胳膊已經斷了。

問翁臂折來幾年,兼問致折何因緣。翁雲貫屬新豐縣,生逢聖代無征戰。白居易問這位老人胳膊斷了幾年了怎麼斷的,老人說他就生在新豐縣,出生的時候國家很安定,不打仗。

慣聽梨園歌管聲,不識旗槍與弓箭。無何天寶大徵兵,戶有三丁點一丁。老人從小也是富家子弟,除了聽聽音樂看看跳舞,

彎弓射箭一概不會。沒幾年到了天寶年間,朝廷大規模徵兵,一戶有三個男丁的必須走一個。唐朝實行府兵制,也就是民兵制,每個成年男性二十以上六十以下必須服兵役。

點得驅將何處去,五月萬里雲南行。聞道雲南有瀘水,椒花落時瘴煙起。大軍徒涉水如湯,未過十人二三死。互相一打聽,原來是去雲南打仗。聽說雲南有瀘水,大軍徒步涉水就如走在滾湯裡,十個人裡面就得死兩三個。

村南村北哭聲哀,兒別爺娘夫別妻。皆雲前後征蠻者,千萬人行無一回。全村人哭成一片,兒子離開父親,丈夫離開妻子,都說凡是去過雲南的幾乎沒一個回來的。

是時翁年二十四,兵部牒中有名字。夜深不敢使人知,偷將大石捶折臂。

這位老翁也是機靈人,時年二十四歲,兵部的名冊上有他的名字。於是夜深人靜時候不敢讓人知道,偷偷用大石頭把胳膊砸斷了。

張弓簸旗俱不堪,從茲始免征雲南。骨碎筋傷非不苦,且圖揀退歸鄉土。由於成了殘疾人,彎弓射箭一概不會,於是免去了兵役之苦。砸斷胳膊並不是說不疼,但是比起遠征雲南,起碼還能活著在家種地。

此臂折來六十年,一肢雖廢一身全。至今風雨陰寒夜,直到天明痛不眠。這條胳膊斷了六十多年了,一到風雨陰寒之夜還是疼的睡不著覺。

痛不眠,終不悔,且喜老身今獨在。不然當時瀘水頭,身死魂孤骨不收。應作雲南望鄉鬼,萬人塚上哭呦呦。老人說,雖然疼的睡不著,但是我一點不後悔。因為我還活著。比起那些死在異國他鄉的孤魂野鬼,我還是很幸運的。

老人言,君聽取。君不聞開元宰相宋開府,不賞邊功防黷武。又不聞天寶宰相楊國忠,欲求恩幸立邊功。邊功未立生人怨,請問新豐折臂翁。老人還是蠻有文化的,他說年輕人我告訴你,當年宋璟當宰相,有將士立了大功,但是他絕不賞賜,就是為了避免邊關將士為了貪功窮兵黷武。天寶年間的楊國忠卻不同,就想立了大功得到皇帝信任。但是功勞沒有建立卻搞得天怒人怨,我就是楊國忠窮兵黷武的受害者。楊國忠窮兵黷武,最後也遭了報應,死在亂兵之手。

比起那些死在異國他鄉的孤魂野鬼,我還是很幸運的。

老人言,君聽取。君不聞開元宰相宋開府,不賞邊功防黷武。又不聞天寶宰相楊國忠,欲求恩幸立邊功。邊功未立生人怨,請問新豐折臂翁。老人還是蠻有文化的,他說年輕人我告訴你,當年宋璟當宰相,有將士立了大功,但是他絕不賞賜,就是為了避免邊關將士為了貪功窮兵黷武。天寶年間的楊國忠卻不同,就想立了大功得到皇帝信任。但是功勞沒有建立卻搞得天怒人怨,我就是楊國忠窮兵黷武的受害者。楊國忠窮兵黷武,最後也遭了報應,死在亂兵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