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武漢沌口長江大橋今日合龍年底通車,漢陽到江夏僅需10分鐘

長江日報融媒體6月16日訊16日上午,目前長江上最寬的大橋、武漢第九座長江大橋——沌口長江大橋成功合龍,

為實現年底通車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沌口長江公路大橋是四環線的關鍵控制性工程,

位於白沙洲長江大橋和軍山長江大橋之間,起點接武漢市四環線西段,在沌口漢洪高速設互通銜接,過長江後經洪山區青菱鄉,在江夏區青鄭高速設互通銜接,終點接四環線南段。該橋連接漢洪、武嘉、青鄭三條高速公路,並讓西四環與南四環"牽手″。

該橋由中國交建下屬中交投資公司、中交二航局、中交二公院三家全資子公司採用BOT(建設—運營—移交)+EPC(設計—採購—施工總承包)模式共同投資建設的首座長江大橋。

運營期30年。2014年10月8日正式開工。

沌口長江公路大橋全長8.6公里,跨江大橋橋型為五跨一聯雙塔雙索面鋼箱梁斜拉橋,全長1510米,主跨760米,兩座高233.7米的主塔高聳入雲,橋面寬46米,按高速公路標準設計為雙向8車道,

設計時速100 公里/小時,貨車比重超過40%。

據中交二航局沌口橋項目總工張延河介紹,當天合龍後,就將進入主橋鋼橋面防腐除鏽施工,預計本月底開始鋪裝,計畫9月底完成全線路面鋪裝,1O月份開始整橋荷載試驗,確保12月具備通車條件。

據悉,沌口大橋是按滿足20年後的交通流量設計,是目前武漢已建成大橋中最能"扛重″的橋。通車後,可較大緩解白沙洲大橋和軍山大橋壓力。

中交二公院沌口橋設計總負責人馮鵬程介紹,

這座橋從設計、施工、管理,均與港珠澳大橋一個標準。重載交通占比達46%。主橋240根斜拉索雖然看上去很細,最大一根直徑僅17釐米,但卻是"大力士″,一根索的極限可拉起2500噸的物體。鋼橋面鋪裝用上港珠澳大橋的抗壓防裂新材料。

武漢中交沌口大橋投資公司總工程師南軍強介紹,四環線上的沌口長江大橋建成後將分流三環線車輛,

承載過境重載車壓力,大橋按重載交通設計,全橋鋼箱梁共計4萬噸,相當於6座埃菲爾鐵塔。設計使用壽命可達100年,日通行能力可達10萬輛以上。

大橋年底通車後,從江城大道上四環的車輛從西四環徐家堡收費站進入後,右轉經匝道可直達沌口長江大橋,過橋即抵達洪山青菱,過青菱湖後可達江夏,也可上青鄭高速出城。從江城大道到江夏僅需10餘分鐘。沌口長江大橋通車後,西四環也通過大橋實現與南四環“牽手”,東西湖、蔡甸、漢陽、沌口與洪山、江夏一線牽,還可緩解京珠高速武漢段交通壓力。

沌口長江大橋是湖北省境內首次採用BOT+EPC模式建設的長江大橋,這種模式不僅破解了融資瓶頸,還解決了建成後管理、維護上的難題,對於提升大橋整體運營品質起到推動作用。

在大橋基礎施工過程中,該專案部克服了主墩基礎遭遇岩溶地質的困難、經受了汛期主墩承台施工的嚴峻考驗,與時間賽跑,與風險抗爭,最終迎來3號、4號主墩承台、塔座勝利出水,確保了大橋施工工期。

2016年大橋施工遭遇5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侵襲,主塔施工停工近2個月。洪水退卻後專案部積極組織復工,冒著40多度的高溫,苦幹巧幹,開工後2年內實現全橋主塔同時封頂。

沌口大橋建成後,對於完善湖北省高速公路網,緩解武漢市城區過江交通壓力,提高武漢西部組群、西南組群、南部組群、東南組群的通行效率,拓展城市發展空間,促進沿線新城組群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編輯:王戎飛】

過橋即抵達洪山青菱,過青菱湖後可達江夏,也可上青鄭高速出城。從江城大道到江夏僅需10餘分鐘。沌口長江大橋通車後,西四環也通過大橋實現與南四環“牽手”,東西湖、蔡甸、漢陽、沌口與洪山、江夏一線牽,還可緩解京珠高速武漢段交通壓力。

沌口長江大橋是湖北省境內首次採用BOT+EPC模式建設的長江大橋,這種模式不僅破解了融資瓶頸,還解決了建成後管理、維護上的難題,對於提升大橋整體運營品質起到推動作用。

在大橋基礎施工過程中,該專案部克服了主墩基礎遭遇岩溶地質的困難、經受了汛期主墩承台施工的嚴峻考驗,與時間賽跑,與風險抗爭,最終迎來3號、4號主墩承台、塔座勝利出水,確保了大橋施工工期。

2016年大橋施工遭遇5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侵襲,主塔施工停工近2個月。洪水退卻後專案部積極組織復工,冒著40多度的高溫,苦幹巧幹,開工後2年內實現全橋主塔同時封頂。

沌口大橋建成後,對於完善湖北省高速公路網,緩解武漢市城區過江交通壓力,提高武漢西部組群、西南組群、南部組群、東南組群的通行效率,拓展城市發展空間,促進沿線新城組群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編輯:王戎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