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所向披靡的蒙古鐵騎,失敗最慘烈的兩次,就連忽必烈都鎩羽而歸!

蒙古帝國在史上地位的確立主要是得益于三次向西擴張,使得其版圖越來越大。第一次,蒙古使西遼滅國。第二次,蒙古軍隊對戰波蘭、羅馬聯軍,將歐洲各個民族征服,成功將包含義大利半島在內的大片區域收入囊中。

而第三次向西對外擴張,共滅亡了三十多個國家,包括阿拉伯、敘利亞等國。經過這三次向西對外擴張,蒙古帝國的版圖從太平洋一直到北冰洋,延伸至黑海附近。

如此看來,蒙古帝國在對外作戰方面可謂是實力卓然,

但縱是如此,蒙古帝國也曾遭遇過幾次戰事失利。我們不妨一起來看看如此勇猛的蒙古軍隊是如何遭遇失敗的。

蒙古曾兩次進攻日本,卻失敗得莫名其妙。

第一次,忽必烈召集三萬多的元軍乘坐九百艘軍船向日本進軍,本是一路捷報,日軍對元軍採用的火器根本毫無抵抗之力,元軍輕鬆便攻陷了日本多地。但令人著實意外的是,當元軍晚上回到軍船中休息時,

忽然一陣強風將這些巨大的軍船通通翻入海中,眾多元軍都因此喪命,這第一戰就以轉折性的失敗告終。

但忽必烈並沒有因此放棄,第二次又召集了十五萬士兵再次向日本發動進攻。可這一次,經路途顛簸而至的元軍被日軍擋在一堵“牆”外,

又不行遇到了大風,元軍的軍船再次幾乎全部覆滅,無數元軍喪命。

經過兩次大風的殘忍襲擊,元軍總算是將攻打並佔領日本的念頭打消了,畢竟這天氣作怪不是能夠輕易避免的。

元軍也曾三次向安南進攻,卻也都失敗了。

由於安南地區地形複雜、天氣酷熱,

又加之瘟疫氾濫,這對於外來軍隊來說是極不利於進攻。不僅如此,當地熟悉地形且尤為剽悍的南蠻人,強勁地阻擋並回擊了元軍的進攻。如此三次失敗之後,元軍最終放棄攻打安南地區。

蒙古也曾對南宋發動進攻,但也最終失敗。

元朝攻打南宋的戰爭歷時四十多年,十分艱難。蒙哥主要採取戰略性迂回的作戰方法。四川等地崎嶇的地形不利於善於騎射的蒙古士兵實力的發揮。

這仗也是越來越難打,最終元軍死傷數十萬而最終失敗。

從以上歷史事例中,我們可以看出蒙古雖然好戰善戰,也取得多豐碩的戰果。但在不可改變的天氣、地形等因素面前,十分受限,無法發揮蒙古士兵的優勢,最終導致了戰事的失敗。

但儘管如此,我們依然不能否認蒙古人民的勇敢強壯,不能否認蒙古士兵所打下的大片疆土。在歷史上,蒙古帝國的痕跡是濃重而有力的。

但儘管如此,我們依然不能否認蒙古人民的勇敢強壯,不能否認蒙古士兵所打下的大片疆土。在歷史上,蒙古帝國的痕跡是濃重而有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