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8噸先導索飛架珠江 虎門二橋創造了一個世界第一 預計2019年通車

南都訊 記者陳燕 通訊員粵路建宣 6月16日,廣東省交通集團透露,隨著定位駁船上的一條重達8噸多的先導索成功跨越珠江,世界第一跨度的鋼箱梁懸索橋——虎門二橋控制性工程坭洲水道橋進入上部構造主體工程施工。

同時,大沙水道橋首根索股也成功架設。 

坭洲水道橋先導索順利過江

虎門二橋坭洲水道橋為658+1688m雙跨雙塔懸索橋,建成後將成為世界第一跨度的鋼箱梁懸索橋。據虎門二橋分公司副總經理李彥兵介紹,坭洲水道橋為專案建設的控制性工程,先導索的過江是整個貓道架設的關鍵第一步。 

虎門二橋坭洲水道橋位於珠江主航道,

過往船隻川流不息,日均通航量非常大,附近船廠、碼頭眾多,距離上游50萬伏高壓電塔不足200米,諸多不利因素,施工環境複雜;且多種機械設備聯合作業,安全風險非常大。 

“牽引繩過江需全航道封航,影響大。我部多次與廣州海事局、航道局及廣州港等相關單位組織現場辦公,

並召開專項封航協調會,最終明確在虎門二橋坭洲水道橋上下游7000米範圍內設置3道警戒線,維護施工水域水上交通安全。”據現場施工總指揮羅超雲介紹。

兩根長長的導索在拖輪牽引下,緩緩前行。站在指揮船甲板上,施工專案副總工程師王曉佳一直手握對講機,緊緊盯著前方的導索和拖輪,指揮著牽引輪及捲揚機一刻也不敢離開。“項目部採用直徑24毫米鋼絲繩先導索過江,

導索由兩塔間兩台拖輪拖拽至江中定位駁船處定位連接,再兩側同時提升。”王曉佳接著說:“牽引最關鍵的技術就是捲揚機的速度和船的速度必須配合好。不能讓導索入水,導索一旦沉底被水下的障礙物纏繞,就會前功盡棄。” 

歷時約2小時,這根總長度達2000米、重達8噸多的導索在船上完成最後的對接,成功跨越寬達1688米的坭洲水道東西主塔並升至離江面65米的高空。

先導索成功過江後,珠江封航隨即解除,現場一片歡呼雀躍。王曉佳告訴記者:“先導索成功過江後,通過一次置換變成牽引系統,利用牽引系統進行貓道架設,預計3個月後,貓道架設完成,進入主體工程施工”。 

2017年,繼虎門二橋坭洲水道橋東西主塔先後封頂,此次成功牽引先導索過江,項目實現了今年的又一個重大節點目標,標誌著虎門二橋坭洲水道橋正式邁入上部結構施工。

 

大沙水道橋首根索股成功架設 

虎門二橋大沙水道橋設計為主跨1200米雙塔單跨懸索橋,主纜採用預製平行鋼絲索股(PPWS)。全橋主纜共有鋼絲42926根,鋼絲總長度超9.3萬公里,連起來可繞地球2.3圈。 

施工現場,穿著橘黃色工服的工人將索股的前端拉出,掛在系著大紅花的拽拉器上,在捲揚機的拉動下,拽拉器慢慢地向大橋的另一岸移動。工人“守護”著索股不斷前進,確保索股平行地架在托滾上。從西錨走上191米高的主塔,經過1200米的主橋,再從主塔往下來到東錨,全程1個半小時,順利完成索股架設。首根主纜索股的成功架設,標誌著大沙水道橋上部構造主體工程施工正式啟動,主纜架設預計今年9月完工,預計2018年1月中旬大沙水道橋面即將合龍。 

 虎門二橋預計2019年建成通車 

虎門二橋,全長12.89公里,概算111.8億元,起于廣州南沙,經海鷗島,止於東莞沙田。全線採用橋樑方案,包含兩座超千米的世界級跨江特大橋(坭洲水道橋和大沙水道橋),是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珠三角核心區新的重要過江通道,預計2019年建成通車,建成後將是世界上跨徑最大的鋼箱梁懸索橋,對加強珠江三角洲核心區域東西兩岸聯繫,強化南沙新區聯接珠江東西兩岸城市群的樞紐地位,緩解現有虎門大橋交通量起到重要作用。

掛在系著大紅花的拽拉器上,在捲揚機的拉動下,拽拉器慢慢地向大橋的另一岸移動。工人“守護”著索股不斷前進,確保索股平行地架在托滾上。從西錨走上191米高的主塔,經過1200米的主橋,再從主塔往下來到東錨,全程1個半小時,順利完成索股架設。首根主纜索股的成功架設,標誌著大沙水道橋上部構造主體工程施工正式啟動,主纜架設預計今年9月完工,預計2018年1月中旬大沙水道橋面即將合龍。 

 虎門二橋預計2019年建成通車 

虎門二橋,全長12.89公里,概算111.8億元,起于廣州南沙,經海鷗島,止於東莞沙田。全線採用橋樑方案,包含兩座超千米的世界級跨江特大橋(坭洲水道橋和大沙水道橋),是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珠三角核心區新的重要過江通道,預計2019年建成通車,建成後將是世界上跨徑最大的鋼箱梁懸索橋,對加強珠江三角洲核心區域東西兩岸聯繫,強化南沙新區聯接珠江東西兩岸城市群的樞紐地位,緩解現有虎門大橋交通量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