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被逼到牆角的二手車電商們,能否複製螞蟻金服的成功?|馨金融

二手車電商平臺在過去一年一直身處“冰與火”的世界裡,

一面是不斷創下新紀錄的融資額度和動輒上十億的“燒錢大戰”,另一面是始終微不足道的市場份額和難以啟齒的盈利能力。在這樣的煎熬中,金融似乎成了唯一的救命稻草。

——馨金融

林意/文

01

從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二手車電商平臺們一直在密集地開發佈會。

日子最近的一場發佈會就在上週五,瓜子二手車拉上58同城一起宣佈,未來會在流量、車源、金融風控、大資料等方面進行進一步深入合作,

兩個平臺會在多方面打通大資料體系。

而在此基礎上,瓜子二手車宣佈,在獲得融資租賃牌照後,又在2016年底獲得了二手車電商領域首張互聯網小額貸款牌照。此外,經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批復同意,瓜子二手車正式接入中國人民銀行征信系統。

就在兩個月之前,另外一個二手車電商平臺人人車在“2017戰略溝通會”上宣佈,將與民生銀行信用卡中心達成戰略合作,

並在不久前剛剛推出首款產品,為首批覆蓋的十個核心城市用戶提供雙方定制的二手車金融服務。

其實,兩家公司在同一時間拉上合作夥伴高調佈局金融業務也並非偶然。

去年9月,瓜子二手車A輪融資時,CEO楊浩湧提出了2017年希望完成的三個目標:月成交量10萬+;佈局汽車金融領域,將智慧金融雲平臺合作夥伴增加到300家;強化大資料技術能力。

而在今年初,

人人車公佈的2017年戰略中,除了繼續保持交易規模的穩步增長,發力金融和服務也成為了重點。

人人車CEO李健表示,2017年,人人車消費金融服務產品的滲透率預期將達到30%,同時將上線融資租賃相關的金融業務,預期滲透率達10%;同時人人車將向行業開放自己在流量、線下服務、風控等方面的金融服務能力。

除了這兩家以外,更早之前成立的優信二手車在2015年推出了購車方案“付一半”,

與微眾銀行合作為購車者提供汽車金融服務,優信金融已經成為與B2B業務優信拍、B2C業務優信二手車比肩的三大核心業務之一。

曾經,這些二手車電商平臺們最為人津津樂道的話題是看起來一片藍海的市場和永無休止的“燒錢大戰”,誰能掌握代言人和看板,誰就能掌握流量。可是現在,話題的風險好像在一夜之間轉到了謹慎的盈利和金融業務。

02

在談到2017年的戰略時,

楊浩湧和李健不約而同地談到了盈利。這個問題已經不止影響著一個企業存活與否,而是與整個行業生死攸關。

大多數二手車電商平臺盈利困難、一直依靠融資輸血存活的事實,並不是什麼行業秘密。

這些二手車電商平臺的主要收入來自向購車方所收取的服務費。目前比較活躍的幾家二手車電商裡,像瓜子二手車直賣網的手續費為3%或最低交2500元服務費,這一費用由買主繳納;同樣主打C2C模式的人人車的服務費是車價的3%,最低2000元,最高不會超過8000元;而優信二手車平臺則收取賣主的2000元服務費。

在這種仲介模式下交易平臺想要盈利,就和純P2P平臺一樣,需要龐大的交易規模來支撐。在基礎成本和交易規模之間會有一個臨界點,過了臨界點之後,營收可以覆蓋成本,盈利才會隨著交易規模的擴大而擴大。

但是二手車交易雖然嫁接了互聯網,本身卻是一個非常“重”的模式,每個城市都需要團隊駐紮,即便不設門店,人力成本也要遠高於一般的互聯網企業。

再加上此前狂飆突進的市場行銷中,瓜子二手車宣稱2016年拿出10億用於廣告投放,而優信在2015年的廣告投入高達5億左右。依靠收取服務費“養家糊口”對於這些平臺來說,需要極大的市場份額做支撐。

更何況,二手車電商平臺即便如此打造聲勢,也很難改變整個市場的固有格局。資料顯示,獨立二手車經銷商是目前國內二手車的主要管道,佔據80%以上的市場份額。行業分散,數量眾多,規模參差不齊,有年營業額超過2000萬的大經銷商,也有年營業額在100萬以下的小經銷商。其中小車商,也即所謂的黃牛占絕大多數,雇傭工人數在3人以下的經銷商大約占了66%。再加上4S店及熟人交易,留給這些平臺的空間本身也非常有限。

再加上2016年的“資本寒冬”同樣對二手車交易行業有著很大的影響,以往風險投資者更多關注二手車電商領域是在概念、流量等層面。現在,有限的資源制約了二手車電商行業實現井噴的發展。經過兩三年的發展,資本也開始更加關注二手車電商的盈利能力、帳面流水等。

金融一直被看做是一個利潤率極高的行業,也是許多資源變現的最終歸宿。就像我們之前討論過的其他跨界金融的行業一樣,這些平臺掌握著流量和場景,能夠獲得與金融強相關的使用者資訊,嫁接金融業務可以形成完整的業務閉環。

而且二手車業務的貸款利率因為車齡等問題,一直高於新車,盈利空間本身更高。如果在此基礎上獲得其他金融資質,比如附加後期的保險業務等,也就有了更大的想像空間。

03

其實,如果仔細觀察不同的市場參與者,雖然同樣從事二手車交易業務,不同的公司在拓展金融業務時選擇的模式也不一樣。

比如優信二手車,其主要業務模式是B2C,這種模式在供應鏈環節做的更深入一些,不僅僅是做資訊平臺,更參與到了車輛的銷售流通環節。

依託優信集團輸血,其最早推出的金融產品“付一半”並不完全是汽車分期購買服務,而是一種融資租賃產品。

具體來看,其模式是以購車人佔用融資成本的時間計算租金,兩年到期後,購車人可以選擇退車,或者購車。退車的話,之前的首付款相當於租了兩年;不退車,支付尾款就完成購買。

這種模式下,資訊審核、使用者篩選都是由優信自己完成的。融資租賃的好處在於可以降低詐騙風險,如果購車者不支付尾款,則不能發生所有權的變更。但是如果用戶放棄所有權,則要求平臺具備再次為車輛殘值進行準確評估和定價的能力,對於平臺自身的資料能力和風控能力有著很高的要求。

而像瓜子二手車和人人車,都是所謂的C2C業務,平臺的作用主要是“不給中間商賺差價”,平臺本身沒有汽車的所有權,因此在金融業務方面也只能是開放平臺合作的思路。只是合作的深度和廣度不一樣。

從目前的模式來看,人人車更注重合作的深度,深度捆綁民生銀行,利用合作夥伴較低的資金成本和成熟的風控經驗把自己掌握的資料、流量轉變為金融能力。

相比之下,之前瓜子二手車開放平臺接入的資金方更加多樣,此前已經於與浦發銀行、獅橋資本、長安信託、玖富分期等金融公司達成合作。如今在拿下了互聯網小貸牌照並接入央行征信之後,瓜子更大的野心是建立自己的風控和資料體系,把核心的金融能力掌握在自己手裡。

瓜子對自己的預期要在2017年的三季度實現盈利,明後年預計上市,這也就意味著全力押寶金融業務。用楊浩湧自己的話說,瓜子金融意義相當於螞蟻金服對淘寶的意義。

但是從二手車交易到金融服務,市場的競爭從沒有一天是不激烈的,被寄予厚望的金融業務到底能否承載這樣的使命,恐怕現在也很難下論斷。

原創聲明:馨金融的每一篇原創稿件都經過反復的打磨,只希望能帶給大家更有價值的閱讀。我們歡迎知識的分享,但更希望自己的勞動能被尊重,在轉載時請注明來源馨金融(Xinfinance)。

最低2000元,最高不會超過8000元;而優信二手車平臺則收取賣主的2000元服務費。

在這種仲介模式下交易平臺想要盈利,就和純P2P平臺一樣,需要龐大的交易規模來支撐。在基礎成本和交易規模之間會有一個臨界點,過了臨界點之後,營收可以覆蓋成本,盈利才會隨著交易規模的擴大而擴大。

但是二手車交易雖然嫁接了互聯網,本身卻是一個非常“重”的模式,每個城市都需要團隊駐紮,即便不設門店,人力成本也要遠高於一般的互聯網企業。

再加上此前狂飆突進的市場行銷中,瓜子二手車宣稱2016年拿出10億用於廣告投放,而優信在2015年的廣告投入高達5億左右。依靠收取服務費“養家糊口”對於這些平臺來說,需要極大的市場份額做支撐。

更何況,二手車電商平臺即便如此打造聲勢,也很難改變整個市場的固有格局。資料顯示,獨立二手車經銷商是目前國內二手車的主要管道,佔據80%以上的市場份額。行業分散,數量眾多,規模參差不齊,有年營業額超過2000萬的大經銷商,也有年營業額在100萬以下的小經銷商。其中小車商,也即所謂的黃牛占絕大多數,雇傭工人數在3人以下的經銷商大約占了66%。再加上4S店及熟人交易,留給這些平臺的空間本身也非常有限。

再加上2016年的“資本寒冬”同樣對二手車交易行業有著很大的影響,以往風險投資者更多關注二手車電商領域是在概念、流量等層面。現在,有限的資源制約了二手車電商行業實現井噴的發展。經過兩三年的發展,資本也開始更加關注二手車電商的盈利能力、帳面流水等。

金融一直被看做是一個利潤率極高的行業,也是許多資源變現的最終歸宿。就像我們之前討論過的其他跨界金融的行業一樣,這些平臺掌握著流量和場景,能夠獲得與金融強相關的使用者資訊,嫁接金融業務可以形成完整的業務閉環。

而且二手車業務的貸款利率因為車齡等問題,一直高於新車,盈利空間本身更高。如果在此基礎上獲得其他金融資質,比如附加後期的保險業務等,也就有了更大的想像空間。

03

其實,如果仔細觀察不同的市場參與者,雖然同樣從事二手車交易業務,不同的公司在拓展金融業務時選擇的模式也不一樣。

比如優信二手車,其主要業務模式是B2C,這種模式在供應鏈環節做的更深入一些,不僅僅是做資訊平臺,更參與到了車輛的銷售流通環節。

依託優信集團輸血,其最早推出的金融產品“付一半”並不完全是汽車分期購買服務,而是一種融資租賃產品。

具體來看,其模式是以購車人佔用融資成本的時間計算租金,兩年到期後,購車人可以選擇退車,或者購車。退車的話,之前的首付款相當於租了兩年;不退車,支付尾款就完成購買。

這種模式下,資訊審核、使用者篩選都是由優信自己完成的。融資租賃的好處在於可以降低詐騙風險,如果購車者不支付尾款,則不能發生所有權的變更。但是如果用戶放棄所有權,則要求平臺具備再次為車輛殘值進行準確評估和定價的能力,對於平臺自身的資料能力和風控能力有著很高的要求。

而像瓜子二手車和人人車,都是所謂的C2C業務,平臺的作用主要是“不給中間商賺差價”,平臺本身沒有汽車的所有權,因此在金融業務方面也只能是開放平臺合作的思路。只是合作的深度和廣度不一樣。

從目前的模式來看,人人車更注重合作的深度,深度捆綁民生銀行,利用合作夥伴較低的資金成本和成熟的風控經驗把自己掌握的資料、流量轉變為金融能力。

相比之下,之前瓜子二手車開放平臺接入的資金方更加多樣,此前已經於與浦發銀行、獅橋資本、長安信託、玖富分期等金融公司達成合作。如今在拿下了互聯網小貸牌照並接入央行征信之後,瓜子更大的野心是建立自己的風控和資料體系,把核心的金融能力掌握在自己手裡。

瓜子對自己的預期要在2017年的三季度實現盈利,明後年預計上市,這也就意味著全力押寶金融業務。用楊浩湧自己的話說,瓜子金融意義相當於螞蟻金服對淘寶的意義。

但是從二手車交易到金融服務,市場的競爭從沒有一天是不激烈的,被寄予厚望的金融業務到底能否承載這樣的使命,恐怕現在也很難下論斷。

原創聲明:馨金融的每一篇原創稿件都經過反復的打磨,只希望能帶給大家更有價值的閱讀。我們歡迎知識的分享,但更希望自己的勞動能被尊重,在轉載時請注明來源馨金融(Xin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