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誰說女子不如男!她不但是鑄造行業的佼佼者,還研發了3D無模快制技術

【摘要】2017年3月,第四屆“中國優秀巾幗鑄造工作者”評選結果揭曉,全國僅43位精英入圍,玉柴股份模具技術設計總師呂登紅成為廣西唯一一位上榜者,代表著國家最傑出的女鑄造工作者和行業工作者之一。

在以男同志為主導且強手如林的鑄造行業,呂登紅卻能屢創佳績,成為行業的佼佼者。

1990年呂登紅從廣西大學畢業後,就一直在玉柴從事鑄造工藝及模具技術工作。入行27年來,她主持完成各種鑄造及模具技術研究及設計30余項,榮獲中國機械製造工藝成果獎8項,其中一等獎5項,被授予“全國優秀工藝師”“中國優秀巾幗鑄造工作者”“廣西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

呂登紅(左)與同事探討工作。

用堅持不懈放飛鑄造夢

呂登紅在填寫高考志願時,沒有得到父母的同意就偷偷選擇了鑄造專業。“一個女孩子,幹點什麼不好,非得選這個苦、髒、累的專業。”母親知道後極力反對。但呂登紅安慰母親說:“誰說女子不如男,

相信我一定能做出一番成績來。”

大學畢業後呂登紅來到了玉柴工作,剛進鑄造廠時,她確實感到很多不適,一天下來,全身上下弄得黑不溜秋的。但這些並沒有讓呂登紅卻步,而是給她增添了堅持下去的信心和力量。

呂登紅剛開始時發現,玉柴鑄造的廢品率最高時達30%,這意味著員工有30%以上的活得重複幹。於是,她開始專心研究鑄造工藝和鑄造方法,積極投入到鑄造工藝開發及工藝調試,

先後提出了多缸一蓋發動機氣缸蓋反變形量鑄造方法、柴油機複雜機體的自動化鑄造方法等多項先進技術,從鑄造模具設計到製造工藝和方法全過程研究。

2013年玉柴鑄造中心二期建成,呂登紅巧妙地將研究的這些先進的工藝技術和方法同步融合應用到現代化鑄造生產線上,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鑄造品質迅速提升,廢品率從原來的30%下降至2%以內,

達到國際先進水準。

向製造強國的鑄造標準邁進

製造強國是如何進行鑄造的?多年來,呂登紅總是這樣問自己。2013年,呂登紅得到機會到德國學習,在那裡,她被高超的鑄造技術水準所震撼。回來後,呂登紅坐不住了,她開始著手研究“高強超薄與無鉗配免拋光無砂披免修芯合作開發”的國外合作課題,並給自己定下三個目標:鑄造壁厚≤3mm無燒結鑄造缺陷;鑄造成本下降20%;模具實現無鉗配免拋光、砂芯無砂披免修芯。

而目標一提出,立即有人認為這是天方夜譚。但呂登紅依舊堅持。她帶著幾個徒弟立項,經過兩年的努力,攻下了一個又一個難關,專案取得了成功。由於實現芯盒模具免拋光、砂芯免修芯的高端要求,使制芯合格率提高到99.5%,減少人工30%。在鑄造成本下降的同時,產品鑄造品質創造歷史最優,能與國外先進水準媲美。

目前該項新技術已經在玉柴推廣應用,在國家級技術研討會上,呂登紅作了專題技術報告,得到了行業的一致認可,其中《高強度輕量V型機鋁合金缸蓋開發》這項成果獲得中國機械製造工藝成果一等獎。

問鼎3D列印和無模快速製造高新技術

“玉柴就是要走國際化道路。”隨著企業不斷發展,呂登紅把目標定得更大。

2006年,“3D列印”是個新概念,呂登紅第一次聽到這個詞時心裡十分激動,她深知傳統的模具製造技術在機械製造中的成本投入有多高、設計週期有多長。那時候,她腦子閃過一個念頭:我一定會讓玉柴使用當今世界前沿最先進的3D無模快制技術。從自己找資料學習,到與玉柴模具專家陳金源一起做課題研究,再到與中機院的專家交流、試驗,呂登紅前後用了整整9年時間。

2012年,她開始帶著團隊把3D無模快制技術應用於發動機樣機鑄件開發、輕量化鑄件開發、前沿技術開發。2014年,玉柴無模快速製造國家級示範基地建成。目前,玉柴的新品樣機全覆蓋應用3D列印、無模快制技術開發,實現了研發的“短、平、快”目標。從2012年至2016年,她帶領團隊完成500多種柴油機A樣機鑄件的開發,累計節約產品開發成本8000多萬元。目前玉柴的缸蓋複合整體式砂芯快速製造技術、高強超薄機體水套高端製造技術開發都是3D技術領域中的高端技術。

“這是我一生中最滿意、最引以為豪的一項成果。”如今,談起3D無模快制技術,呂登紅還是會流下激動的淚水。這淚水,包含著漫長研究的艱辛,以及獲得成功後的喜悅。

“她是一位非常難得的女模具設計總師,她的技術、思維、智慧、膽識堪稱行業一流。”對於呂登紅,她的上級領導兼恩師、玉柴模具技術專家陳金源稱讚道。

“向數位化、智能化進軍。”當被問及未來的方向時,呂登紅的答案簡短而有力。

這就是呂登紅,一位敢於向尖端技術挑戰的巾幗英雄。

責編:劉子揚|主編:劉海東

玉林新聞網 玉林日報社新媒體中心 出品

在國家級技術研討會上,呂登紅作了專題技術報告,得到了行業的一致認可,其中《高強度輕量V型機鋁合金缸蓋開發》這項成果獲得中國機械製造工藝成果一等獎。

問鼎3D列印和無模快速製造高新技術

“玉柴就是要走國際化道路。”隨著企業不斷發展,呂登紅把目標定得更大。

2006年,“3D列印”是個新概念,呂登紅第一次聽到這個詞時心裡十分激動,她深知傳統的模具製造技術在機械製造中的成本投入有多高、設計週期有多長。那時候,她腦子閃過一個念頭:我一定會讓玉柴使用當今世界前沿最先進的3D無模快制技術。從自己找資料學習,到與玉柴模具專家陳金源一起做課題研究,再到與中機院的專家交流、試驗,呂登紅前後用了整整9年時間。

2012年,她開始帶著團隊把3D無模快制技術應用於發動機樣機鑄件開發、輕量化鑄件開發、前沿技術開發。2014年,玉柴無模快速製造國家級示範基地建成。目前,玉柴的新品樣機全覆蓋應用3D列印、無模快制技術開發,實現了研發的“短、平、快”目標。從2012年至2016年,她帶領團隊完成500多種柴油機A樣機鑄件的開發,累計節約產品開發成本8000多萬元。目前玉柴的缸蓋複合整體式砂芯快速製造技術、高強超薄機體水套高端製造技術開發都是3D技術領域中的高端技術。

“這是我一生中最滿意、最引以為豪的一項成果。”如今,談起3D無模快制技術,呂登紅還是會流下激動的淚水。這淚水,包含著漫長研究的艱辛,以及獲得成功後的喜悅。

“她是一位非常難得的女模具設計總師,她的技術、思維、智慧、膽識堪稱行業一流。”對於呂登紅,她的上級領導兼恩師、玉柴模具技術專家陳金源稱讚道。

“向數位化、智能化進軍。”當被問及未來的方向時,呂登紅的答案簡短而有力。

這就是呂登紅,一位敢於向尖端技術挑戰的巾幗英雄。

責編:劉子揚|主編:劉海東

玉林新聞網 玉林日報社新媒體中心 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