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沉痛哀悼!又一位抗美援朝老兵走了

日前,《解放軍報》發表訃告稱,正軍職離休幹部、原外長山要塞區司令員耍清川同志,因病於4月29日在大連逝世,享年97歲。

耍清川

記者梳理發現,這位元老兵18歲就入伍,參加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以及抗美援朝。而且在一次爭奪高地的戰鬥中,作為指揮員的他乾淨俐落地吃掉了美軍一個加強連,榮獲二等功。

和平年代,他鎮守邊塞;離退休後,不占公家的東西,連一本40多年前從圖書館借的一本字典,他都要在90歲高齡時親自還回去。

他曾受周總理接見,就姓氏聊很多

軍報給出的簡歷顯示,耍清川系河南修武人,1920年12月出生,1938年8月入伍,1940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戰士、宣傳隊長、指導員、教導員、營長、團長、副師長、代師長、副軍長、外長山要塞區司令員等職。

記者注意到,2015年6月,河南的《焦作晚報》曾經採訪過耍清川的遠房弟弟耍清旭。後者稱,全國姓耍的均來自同一個地方,即焦作市修武縣郇封鎮雪莊村。

耍清旭老人表示,

祖上傳說,他們本不姓耍,祖先曾是朝廷裡的高官,因為堅持正義,受到其他高官的排擠,最終被下令滿門抄斬。家族中有一人隻身逃到了雪莊村,從此改姓耍,取名耍千中。“‘千’和‘遷’是諧音,意思是遷居中原。”

提及遠房大哥耍清川,耍清旭老人說,他於1938年8月參加革命,

曾任39軍115師343團副團長、團長,赴朝鮮參加抗美援朝戰爭,殲滅美軍一個加強連的250余人,榮立二等功。後來,耍清川任39軍副軍長、外長山要塞區司令,正軍職。

報導稱,耍清川曾受到周恩來總理的接見。因為姓耍,他還和周總理有一段很有趣的對話。

周總理問耍清川是不是少數民族,耍清川說,祖先是不是少數民族,他們不清楚,他們登記的都是漢族。兩個人就耍姓聊了很多。

聊到盡興處,兩人還不時爆發出爽朗的笑聲,讓會見的氣氛非常愉快、輕鬆。

幹掉美軍加強連,他獲二等功

說到中國人民志願軍39軍115師343團,2008年3月,《瀋陽日報》曾經報導過該團副班長、著名的戰鬥英雄倪祥明。

1952年7月的一天,美軍以兩個排的兵力,向臨津湖東岸志願軍據守的某高地瘋狂進攻,企圖佔領陣地。倪祥明率領四班戰士在彈藥、糧食不足的情況下,擊退了敵人多次進攻,

殺傷敵人百餘名。不久,側面陣地又有10名敵人沖上來,而此時,倪祥明手中只剩下一顆手榴彈。他毫無懼色,拉響了手榴彈,與敵軍同歸於盡。

戰後,倪祥明被追記特等功一次,並授予“一級戰鬥英雄”稱號。烈士生前所在的四班,也被命名為“一級英雄班”。

作為老團長,也是該戰鬥的指揮員,耍清川老人得知後輩戰友認親的事情後很激動。他說:“一定不要忘記烈士的事蹟,繼承發揚光榮傳統,做好倪祥明烈士的傳人和343團戰友的代表啊!”他還囑咐瀋陽籍的老戰友們,一定要代替自己給親人掃墓、獻花圈。

記者發現,早在2004年5月,在中共黨史出版社出版的《開國第一戰》(雙石著)之中,第39章就是在寫耍清川如何指揮軍隊拿下上浦防東山高地,即《避短揚長 耍清川撲擊要點》。

該書寫到,1952年7月的午夜時分,耍清川力排眾議,親自前往陣地前偵查,並部署:第一連在上浦防東山東北側擔任主攻,第九連從正面助攻,第二連第一排和團警衛連擔任阻援。師炮群 58 門各種口徑火炮和坦克第一師 7 輛坦克擔任掩護。

打響之前,炮兵群用 3 天時間進行了破壞射擊,用114發炮彈,摧毀了14個地堡。

7月17日夜21時15分,四打上浦防東山戰鬥打響了。

戰前,耍清川把4面紅旗交給第一連的第二班、第九班和第九連的第二班、第三班這 4 個尖刀班:“看你們誰把勝利的紅旗插上主峰!”

這回步炮協同也非常緊密,敵人還沒鑽出掩蔽部,手榴彈就塞進了地堡眼,有幾個美國兵剛從暗堡裡鑽出來,就被一頓衝鋒槍打得血肉橫飛。4個班很快在主峰會合。

這當口後山又鑽出來幾輛坦克封鎖住通往主峰的道路。第九連立刻組織一挺重機槍和幾挺輕機槍,掩護第一連戰士崔文福和第六班副班長楊耀光上去爆破坦克,把一輛坦克炸斷了履帶,一輛打起了火。

前後不過 5 分鐘, 戰鬥就結束了。守敵美步兵第二十三團一個加強連被全殲。這仗打得既乾淨又俐落。

戰後,攻擊部隊指戰員們聯名上書,要給他們團長請功。耍清川團長因此而榮立二等功。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軍隊中,團以上幹部立功受獎的很少,這是從紅軍時期就傳下來不成文的傳統。在這支軍隊中,幹部衝鋒陷陣被認為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勿需特別獎勵。

志願軍總部非常重視這個優秀戰例。鄧華副司令員指名要耍清川前往志司彙報。

為還字典,90歲的他親赴鞍山

記者發現,耍清川老人不僅打仗有一套,在作風上也是嚴於律己。

2010年6月17日,《鞍山日報》頭版報導了老將軍耍清川還字典一事。報導稱,1969年,在擔任鞍山市委第二書記期間,因為工作中有些生字不認識,耍清川就讓秘書到當時的鞍山市圖書館借了一本《人民新字典》。“這本字典可幫了我大忙,用起來得心應手。”老人微笑著回憶說。

耍清川當年從鞍山市圖書館借的《人民新字典》

後來,他調到了外地工作,身邊的工作人員沒注意,將這本字典和其他材料一同帶走了。有一天,耍清川偶然翻看字典,發現字典上面有“鞍山圖書館”字樣的紅色印章,他一下子意識到:“這是公家的東西,我自己不能留著,一定得還回去。”

耍清川身邊的工作人員本想替他來還字典,可他說什麼也不同意:“我借的字典,一定要親手還回去。”老將軍說,當他於2010年6月12日親手把字典放在市圖書館館長的手裡時,心裡輕鬆了許多。而就在當時,他已經90歲高齡。

字典在耍清川手中保存了40年,但字典的封皮仍保持完好。耍清川說,他怕字典被弄髒弄壞,就自己給字典包了一個書皮。市圖書館館長馬驊說,儘管現在這本字典的書頁已經泛黃了,但整本字典保存比較完好,這都歸功於老將軍的精心愛護。

做好倪祥明烈士的傳人和343團戰友的代表啊!”他還囑咐瀋陽籍的老戰友們,一定要代替自己給親人掃墓、獻花圈。

記者發現,早在2004年5月,在中共黨史出版社出版的《開國第一戰》(雙石著)之中,第39章就是在寫耍清川如何指揮軍隊拿下上浦防東山高地,即《避短揚長 耍清川撲擊要點》。

該書寫到,1952年7月的午夜時分,耍清川力排眾議,親自前往陣地前偵查,並部署:第一連在上浦防東山東北側擔任主攻,第九連從正面助攻,第二連第一排和團警衛連擔任阻援。師炮群 58 門各種口徑火炮和坦克第一師 7 輛坦克擔任掩護。

打響之前,炮兵群用 3 天時間進行了破壞射擊,用114發炮彈,摧毀了14個地堡。

7月17日夜21時15分,四打上浦防東山戰鬥打響了。

戰前,耍清川把4面紅旗交給第一連的第二班、第九班和第九連的第二班、第三班這 4 個尖刀班:“看你們誰把勝利的紅旗插上主峰!”

這回步炮協同也非常緊密,敵人還沒鑽出掩蔽部,手榴彈就塞進了地堡眼,有幾個美國兵剛從暗堡裡鑽出來,就被一頓衝鋒槍打得血肉橫飛。4個班很快在主峰會合。

這當口後山又鑽出來幾輛坦克封鎖住通往主峰的道路。第九連立刻組織一挺重機槍和幾挺輕機槍,掩護第一連戰士崔文福和第六班副班長楊耀光上去爆破坦克,把一輛坦克炸斷了履帶,一輛打起了火。

前後不過 5 分鐘, 戰鬥就結束了。守敵美步兵第二十三團一個加強連被全殲。這仗打得既乾淨又俐落。

戰後,攻擊部隊指戰員們聯名上書,要給他們團長請功。耍清川團長因此而榮立二等功。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軍隊中,團以上幹部立功受獎的很少,這是從紅軍時期就傳下來不成文的傳統。在這支軍隊中,幹部衝鋒陷陣被認為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勿需特別獎勵。

志願軍總部非常重視這個優秀戰例。鄧華副司令員指名要耍清川前往志司彙報。

為還字典,90歲的他親赴鞍山

記者發現,耍清川老人不僅打仗有一套,在作風上也是嚴於律己。

2010年6月17日,《鞍山日報》頭版報導了老將軍耍清川還字典一事。報導稱,1969年,在擔任鞍山市委第二書記期間,因為工作中有些生字不認識,耍清川就讓秘書到當時的鞍山市圖書館借了一本《人民新字典》。“這本字典可幫了我大忙,用起來得心應手。”老人微笑著回憶說。

耍清川當年從鞍山市圖書館借的《人民新字典》

後來,他調到了外地工作,身邊的工作人員沒注意,將這本字典和其他材料一同帶走了。有一天,耍清川偶然翻看字典,發現字典上面有“鞍山圖書館”字樣的紅色印章,他一下子意識到:“這是公家的東西,我自己不能留著,一定得還回去。”

耍清川身邊的工作人員本想替他來還字典,可他說什麼也不同意:“我借的字典,一定要親手還回去。”老將軍說,當他於2010年6月12日親手把字典放在市圖書館館長的手裡時,心裡輕鬆了許多。而就在當時,他已經90歲高齡。

字典在耍清川手中保存了40年,但字典的封皮仍保持完好。耍清川說,他怕字典被弄髒弄壞,就自己給字典包了一個書皮。市圖書館館長馬驊說,儘管現在這本字典的書頁已經泛黃了,但整本字典保存比較完好,這都歸功於老將軍的精心愛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