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真心羡慕能開三廂寶馬1系的青年

作為過了四十歲的“年輕人”,我真心羡慕那些能開三廂寶馬1系的青年(年齡段大概在23到33歲)。

回想我的二十三歲,能蹭單位的捷達開一趟就夠一整天高興不完。別說開寶馬,更別提買寶馬。

那正是剛談戀愛(不好意思啟蒙較晚)的年紀,我用幸福125摩托車(聽不懂可以不懂)打造著一個優秀青年的形象。

事實證明是成功的。儘管那破玩意兒油箱裡總有排不盡的水,時不時就半路上熄火,化油器底部的螺帽都特麼被我擰圓了,但據後座上的人透露,

她正是被我的動手能力打動的。

後來買車換車幾番折騰,一直到買中意款型寶馬3系毫無壓力的時候才猛然發現早已錯過了開3系的年紀。只好作罷。

回想起來不曾擁有3系總是遺憾。所以當新近上市的三廂寶馬1系擺在我的面前,我還沒上車就已感慨萬千。

成年後每一天都在變老。同一份擁有,在不同的年紀會有截然不同的幸福感。每一個視窗期都很短,它們不會停在原地等你。

寶馬1系和3系之間的定位區隔較小,無非後者需要預算稍高。但從3系到7系,與其說定位不同,不如說它們分別對應著人生的不同階段。在適合開3系的時候開5系,你稍微有點像司機;在適合開5系的時候開7系,你稍微有點講排場。反過來,

應該開7系的時候開5系,你稍微有點對不住自己;在應該開5系的時候還開3系,你好像應該再努把力。

坐進車裡,見到UKL平臺的標準佈局很有新意,年輕和運動的元素多多了。軟性材質的縫線效果提升了品質感,8.8寸液晶屏帶來了檔次感,近似標軸3系的後排空間足以讓一個小家庭人人都有幸福感。

有些人拿三缸和前驅說事兒,我認為他們是沒把“視窗期”這事兒弄明白。20.48萬的起價,大大方方的三廂寶馬。經這麼些年的貨幣貶值,一個稍微優秀點的青年就可以輕鬆擁有。我不止是羡慕,甚至都嫉妒。這在我的當年,

是何等奢侈和非份之物。

發動起來,1.5T三缸發動機喘息平和,方向盤上並沒有網傳的“輕微抖動”。不動腦筋都能想到,寶馬模組化平臺上的三缸發動機會讓你在方向盤上察覺抖動,那工程師的水準得有多LOW。無論哪個汽車廠家,控制噪音和抖動根本不算難題,只是成本允不允許的問題。

開動起來,136匹馬力的1.5T三缸渦輪增壓發動機和自家1.6T四缸機幾乎感受不到區別。配合愛信六速變速箱,零百9.4秒的提速肯定不算特別快,但是對於二十萬的車來說能算慢嗎?多花十萬,2.0T搭配愛信八速箱能再快2秒,可論性價比就比不過三缸機。

再講前驅。無論奧迪A4還是MINI,前驅的操控性能沒人小覷,只看底盤重心分配和調教功力。到了1系,寶馬工程師們自然不會粗枝大葉。精密調教之下,它在日常用車中已經很好玩,重量並不都在車頭。雖然在高速彎裡和後驅的3系比確實還有差距,但稍寬的後軸輪距讓它也有點尾部靈活的意思,並且標配的驅動力分配系統讓車輛在入彎時變得更加可控。想想20萬的價格就很應該知足。

對了還有懸掛和轉向。三廂1系的調教比現款3系略硬,很有E90時代3系的路感,彎中的懸掛支撐和轉向手感很結實。這種回歸是應該得到寶馬車迷掌聲的。

所以說,寶馬還是寶馬。寶馬把三廂1系調得比3系更“戰鬥”,意在顛覆人們對寶馬前驅的質疑。只要你不抱著花20萬買330的心態去挑剔它,三廂1系真的值得你花這一筆錢。

再說一遍:作為過了四十歲的“年輕人”,我真心羡慕那些能開三廂寶馬1系的優秀青年。

只是成本允不允許的問題。

開動起來,136匹馬力的1.5T三缸渦輪增壓發動機和自家1.6T四缸機幾乎感受不到區別。配合愛信六速變速箱,零百9.4秒的提速肯定不算特別快,但是對於二十萬的車來說能算慢嗎?多花十萬,2.0T搭配愛信八速箱能再快2秒,可論性價比就比不過三缸機。

再講前驅。無論奧迪A4還是MINI,前驅的操控性能沒人小覷,只看底盤重心分配和調教功力。到了1系,寶馬工程師們自然不會粗枝大葉。精密調教之下,它在日常用車中已經很好玩,重量並不都在車頭。雖然在高速彎裡和後驅的3系比確實還有差距,但稍寬的後軸輪距讓它也有點尾部靈活的意思,並且標配的驅動力分配系統讓車輛在入彎時變得更加可控。想想20萬的價格就很應該知足。

對了還有懸掛和轉向。三廂1系的調教比現款3系略硬,很有E90時代3系的路感,彎中的懸掛支撐和轉向手感很結實。這種回歸是應該得到寶馬車迷掌聲的。

所以說,寶馬還是寶馬。寶馬把三廂1系調得比3系更“戰鬥”,意在顛覆人們對寶馬前驅的質疑。只要你不抱著花20萬買330的心態去挑剔它,三廂1系真的值得你花這一筆錢。

再說一遍:作為過了四十歲的“年輕人”,我真心羡慕那些能開三廂寶馬1系的優秀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