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女子採食野蘑菇急性肝衰竭身亡!別再食用野蘑菇了!

6月15-16日,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收治了11位蘑菇中毒者,多位因病情嚴重,住入重症病房,還有1位搶救無效身亡。醫生提醒,採食野蘑菇要格外當心,謹防中毒!

55歲的向女士來自湖南永州,

6月9日與當地村民3人共同食用自采蘑菇後出現噁心嘔吐伴腹瀉,因急性肝衰竭於15日由當地醫院轉湘雅二醫院急診重症監護室,雖經血漿置換、床旁血液透析等搶救,但仍未能挽回她的生命。

(網路圖片)

所幸運其餘3人因進食量少,在當地醫院治療好轉出院。

6月16日,湖南湘鄉的一對夫婦,食用山林野蘑菇後出現噁心嘔吐伴腹瀉,造成急性肝功能、腎功能損害,於當日因嚴重程度不同分別入住湘雅二醫院急診重症監護病房和急診疑難病房。

由於近日雨水天氣增多,山林野蘑菇生長迅速,農村地區人群開始採摘蘑菇現象普遍,而毒蘑菇中毒現象也隨之增多。

僅6月15、16日兩天內,湘雅二醫院就收治了蘑菇中毒病人11人。

(網路圖片)

毒蘑菇又稱毒蕈,為大型真菌的子實體,食用後對人可產生中毒反應。毒蕈中毒主要發生在物種分佈相對豐富的南方地區,中毒病例分佈地區與物種自然分佈地區基本一致。

毒蕈的毒物譜中未知種類占77.09%,已知毒蕈以鵝膏科、牛肝菌科為主,所致中毒患者數占已知種類毒蕈所致中毒患者數的92.32%。

毒蘑菇中毒的臨床表現一般與蘑菇類型密切相關,亦可以交叉出現,當進食蘑菇後出現以下症狀要考慮毒蘑菇中毒。

小毒蠅菇、密褶黑菇等中毒一般表現為輕重不一的胃腸炎症狀,如嘔吐、腹痛、腹瀉;毒傘、白毒傘等中毒一般表現為中毒性肝炎,如右上腹不適、皮膚、眼睛和小便變黃。

部分毒蘑菇中毒可出現神經精神症狀,

如大汗、流涎、流淚;還有一部分中毒則可出現血尿、肌肉疼痛等表現的溶血症狀。

(網路圖片)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急診科柴湘平教授介紹,毒蘑菇中毒後病情進展快、病情重,給無數家庭帶來了不必要的災難。應該在山林地區廣泛宣傳毒蘑菇中毒的危險性。

首先,不采、不食用不認識的或從未吃過的蘑菇,看管好孩童不亂採摘進食;其次,對當地群眾進行毒蘑菇中毒的知識宣傳,科普相關知識,提高毒蘑菇的鑒別能力,防止誤食中毒。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 周陽

湖南醫聊每日提供專業、靠譜、實用、及時的權威健康科普資訊,讓我們一起收穫健康,收穫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