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以前的農村,誰家日子過的怎麼樣,通過這幾點就能看得出來

老家有一句土話,叫作“撐頭”(音),意思是說,一切都井井有條、打理的很好。很撐頭,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外在形象,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家庭的打理狀況。以前,村裡的老人在一起拉家常,

經常聊到誰家誰家“很撐頭”,這麼誇獎一個家庭,並不是空穴來風,在以前,誰家日子過的怎麼樣,家裡是否勤快,通過這幾點,就能窺出一二。

整齊的柴火垛

以前農村都燒柴火,特別是在我們老家,燒的都是樹木劈開後的大柴,這種柴火經燒、火旺。

柴火不是憑空而來的,都是趁著農閒的時候去山上砍的,砍完扛回家後,還要劇斷、劈開。勤快的家庭,家裡柴火就多,一垛垛的,堆放的特別整齊,不勤快的家庭,可能就沒有大柴燒了,臨到要用的時候,只能到處撿一些雜樹枝燒。

家裡是否乾淨整潔

農村本來農活就重,

都是體力活,一天下來,腰酸背痛的,回到家弄點吃的和喝的,誰都不想再收拾家裡了。但如果日子過的比較好,手腳勤快的家庭,還是會抽時間把家裡收拾的井井有條,把大門口打掃的乾乾淨淨。如果去了誰家,地很乾淨,一切井井有條的,絕對會受到別人的誇獎。

臘肉多不多

以前,冬天的時候互相串門,都會看看別人家的臘肉多不多。臘肉的多寡,也代表著一個家庭的生活狀況。因為以前農村日子比較清苦,平日吃的豬肉,也都是來自於殺的年豬做出的臘肉,如果豬養的大,殺的豬肉多,日子也會相對好過一點。反之就是,如果家裡有什麼事情,為了換錢把豬賣了,或者平日裡欠別人的錢用豬肉抵了,家裡的臘肉都會少。

當然,這都是很久以前的農村了,現在偶爾想想,還是很有意思的。那時候雖然日子清貧,但平日裡大家都在家,一家人、一村子人,也挺熱鬧的。現在的農村,雖說都住進了小洋樓,但平日裡顯得有點冷清。希望以後農村的就業崗位越來越多,

讓家鄉變得熱鬧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