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成都推出“治霾十條” 力爭2017年實現230個優良天

成都南郊公園一景。 劉婷 攝

中新網成都6月18日電 (劉婷)18日,

記者從成都市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獲悉,日前成都正式出臺的《“成都治霾十條”推進鐵腕治霾工作方案》(簡稱“成都治霾十條”)提出,以顆粒物(PM10、PM2.5)和臭氧污染防治為重點,力爭2017年實現230個優良天。

近年來,大氣污染已經成為中國“大城市病”之一。據媒體公開報導顯示,2016年11月,京津冀區域PM2.5濃度上升8.5%,共發生五次影響範圍極廣、持續時間較長的重污染過程,東北的哈爾濱、鞍山等城市PM2.5小時峰值濃度甚至達到1000微克/立方米以上。

藍天白雲的成都街頭。 劉婷 攝

對於成都民眾而言,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2017年年初的那場“跨年霾”。元旦當天,始於1932年的成都元旦越野賽因空氣污染延期舉行;幾乎每天有多條高速先後關閉;成都空港曾因大霧關閉,

致大量旅客滯留。

“成都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相對較高,加之受到雲霧多、濕度大、風速小的盆地氣候影響,大氣污染防治形勢依然十分嚴峻。”成都市環保局副局長張軍表示,每當歲末年初持續出現不利於大氣污染物擴散的氣象條件時,很容易出現不同程度的塵霾污染。

對此,“成都治霾十條”重點圍繞源頭治理、分類治理和協作治理提出了十個方面的47條細化措施,

促進成都空氣品質持續改善。

具體包括,年內完成450台燃煤鍋爐的淘汰和清潔能源改造、全面淘汰黃標車、取締“小散亂汙”企業9400家以上、完成燒烤店“碳改電”70%以上等。

成都市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佈會。 劉忠俊 攝

張軍表示,從大趨勢來看,

自2013年以來,成都的PM2.5、PM10年均濃度都在下降,PM2.5濃度從97微克每立方米下降到了63微克每立方米,PM10從150微克每立方米下降到了105微克每立方米。

根據“成都治霾十條”提出的目標,成都力爭2017年PM10、PM2.5年均濃度分別控制在97、58微克每立方米以下,比2016年分別下降7.6%、7.9%,空氣品質優良天數達230天以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