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羅源以“繡花”功夫做扶貧工作 幫助村民脫貧致富

蘭泉菊在松山鎮泥田村村委會清理衛生。

福州新聞網6月18日訊“在家門口工作,

我不用擔心婆婆沒人照顧,有了固定的收入,家庭日常開銷也能保障。”14日上午11時,45歲的蘭泉菊剛從羅源海峽西岸軟包裝科技園下班回來,又匆匆來到松山鎮泥田村村委會,拿起抹布擦起值班視窗的玻璃(如圖)後,又把門口的2公里村道清掃一遍。

說起蘭泉菊,泥田村村民都說“她真是不容易”。17年前,丈夫去世,她咬牙挑起生活重擔,獨自照顧雙目失明的婆婆和一對兒女。

“婆婆87歲了,這幾年又臥床不起。”蘭泉菊說,兩個孩子都在福州讀書,處處都需要錢,她要照顧婆婆沒法外出打工,生活十分困難。

這份保潔員工作,是羅源縣人社局專門為蘭泉菊這樣的貧困戶開發的公益性崗位,由縣就業專項基金提供每月675元的崗位補貼以及的養老、醫療、失業的社保補貼。去年底,蘭泉菊獲得了這份工作,最近村裡又幫她在海峽西岸軟包裝科技園找了一份保潔工作,

兩份工作加起來月收入有2000多元,家裡的生活狀況得到很大改觀。

羅源縣人社局副局長黃元生介紹,去年10月起,羅源結合各鄉鎮實際情況和轄區崗位需求,著手開發扶貧公益性崗位,解決零就業貧困戶生活困難。這些崗位主要面向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意願的貧困戶,視情況安排保潔員或協管員工作。目前已提供105個公益性崗位,預計將發放173萬元左右崗位補貼。

而碧裡鄉新澳村的貧困戶江建申走的是另一種脫貧之路。

江建申的父母都年近80歲,患有慢性病,家庭的重擔都落在41歲的江建申肩上。“前幾年我有出去打零工,生活還能勉強維持。這兩年父母年紀越來越大,我只能在家裡照顧他們。”去年,在新澳村村幹部的幫助下,江建申在家附近的華能火電廠的物業公司當保潔員,每月工資2200元,有了穩定收入來源。

“扶上馬再送一程”,

去年下半年,在幫扶責任人的動員下,江建申辦理了5萬元的小額貸款,入股福建華鴻竹木業有限公司,每年可享受分紅6000元,這樣一來,他家的日子寬裕多了。

羅源縣農業局工作人員黃岱暉告訴記者,2016年,羅源縣創新機制,在全市率先引導貧困戶貸款後入股當地企業或合作社,由政府承擔貸款利息,貧困戶年底享受股權收益,這一舉措既解決了貧困戶缺乏周詳的致富規劃,

貸到款項卻難以獲益,甚至血本無歸的難題,也減少了不良貸款率,讓金融機構放心貸款給貧困戶。省市縣三級提供了800萬元擔保基金,由羅源縣農村小額信貸擔保互助協會為貧困戶提供擔保,引導沒有創業能力的農戶將貸款入股資產良好、經營穩定的企業,享受分紅。目前羅源縣已經有像江建申這樣的412戶貧困戶與27家龍頭企業對接,預計年可增加貧困戶收入250萬元。

從2012年開始,羅源縣著力實施科學扶貧、精准扶貧,以“繡花”的功夫,對31個扶貧開發重點村和1046戶3081個貧困人口實行精准管理,採取精准幫扶。引導部分貧困戶就近發展特色農業生產;針對因病、因殘、缺勞力、缺資金不同物件,給予醫療救助、低保兜底、金融扶貧等幫扶措施;對不同勞動力狀況的貧困戶,按勞動能力分別開展就業扶貧、勞動技能培訓、雨露計畫培訓等幫扶措施;分析貧困戶就學情況,將學前教育、九年義務教育、高中教育及大中專教育等教育扶貧措施落實到戶。

從2012年開始,羅源縣著力實施科學扶貧、精准扶貧,以“繡花”的功夫,對31個扶貧開發重點村和1046戶3081個貧困人口實行精准管理,採取精准幫扶。引導部分貧困戶就近發展特色農業生產;針對因病、因殘、缺勞力、缺資金不同物件,給予醫療救助、低保兜底、金融扶貧等幫扶措施;對不同勞動力狀況的貧困戶,按勞動能力分別開展就業扶貧、勞動技能培訓、雨露計畫培訓等幫扶措施;分析貧困戶就學情況,將學前教育、九年義務教育、高中教育及大中專教育等教育扶貧措施落實到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