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甯大學生團隊捧回省賽特等獎 這一方案正寧波試點推廣

記者近日從寧波大學獲悉,該校學生團隊歷時兩年制定的本土化老年癡呆(阿爾茨海默病)早期檢測方案捧回浙江省第十五屆挑戰杯大學生課業外學術科技作品特等獎。

因為它填補了國內老年癡呆系統化的評估方案方面的空白,同時十分方便,不用專業人員和設備,只需對照手冊就可獲得檢測。眼下,這一方案在寧波市試點推廣。

相較國外老年癡呆症早期檢測在上世紀就已形成體系,國內對老年癡呆症的檢查手段需要耗費病人大量的精力,

必須借助醫療設備,由專業人員進行檢查,不利於老年癡呆症早期檢測工作的開展和推廣。而神經心理學檢查通過量表來對患者或其照料者測量來實現,需要測量者具備專業知識,量表大多比較繁瑣,題量大、計分方式複雜。這對及時發現和治療老年癡呆症極為不利。

預計至2020年,全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將增加到2.55億人,占總人口比重提升到17.8%左右。

面對日益龐大的老年人口,公眾對於老年癡呆症的瞭解有多少呢?寧波大學教師教育學院廖靜等5名學生調研結果顯示:41.2%的公眾對於老年癡呆相關症狀不瞭解;有95.2%的社會公眾認為有必要對老年癡呆症開展早期檢測。

廖靜坦言,在不同社區和養老院為老年人服務時,發現不少老年人才出現過記憶力衰退和各種病症的情況,但只做常規檢查,往往忽略老年癡呆症也是可能的病症之一,

不少老年人對老年癡呆症有著深深的恐懼和憂慮。

廖靜和其他4名同學組成調研團隊,開始就“老年癡呆早期檢測方案的建立和應用”進行主題調研,並提出了早期檢測方案,該方案以在世界範圍內受到廣泛認可的長穀川癡呆量表、蒙特利爾量表、MBI量表和IADL四份量表為基礎進行修訂改良,將檢測方案單獨成冊——《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評估手冊》,方便家庭及老年人使用。

去年下半年,他們將評估手冊提交給江東區家院互融服務中心進行推廣使用。今年3月,廖靜將相關調研成果提交國內老年癡呆症領域專家,得到充分肯定,獲進一步推廣。

廖靜說,在推廣中她發現城區老年人經常體檢,但很少有認知功能的檢測。下一步她們將改進手冊,方便老人完成。希望通過研究工作將老年癡呆症的檢測意識傳達給每個老年人、每個家庭甚至整個社會。

今後,團隊還將研製相關APP軟體,將早期檢測方案進行線上推廣,簡化操作並擴大受益面。

(原標題《甯大學生團隊捧回省賽特等獎 這一方案正寧波試點推廣》,原作者蔣煒甯、鄭俊朋。編輯周松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