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017手機日子難過,vivo竟要靠拉黑其他APP獲利?

2016年中國手機廠商收穫了大滿貫,華為、OPPO、vivo擠進了全球前五。然而有多家機構預測,2017年中國手機廠商出貨量將出現回落。

這意味著手機企業必須找到除了硬體之外的其他盈利模式,

比如,依靠軟體和服務賺錢,應用市場、資訊類應用、網盤、遊戲分發運營等都是不錯的變現方式。因為在海量的用戶之下,智慧機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流量入口,可以通過流量和使用者運營獲得硬體之外的利潤。

目前,蘋果已經依靠這一模式在2016年獲得1400億元的巨大收益,這也給其他中國手機廠商以榜樣作用。中國手機企業都在安卓原生系統基礎上打造自己的OS,植入自己的應用與服務,

相比三星等外國品牌更善於學習與創新。

但是,有家手機企業卻把這一模式做過了,通過系統許可權自動將手機流覽器的消息推送功能全都關閉,並將開啟方式設置的非常隱蔽。這種替用戶做決定的做法或涉嫌不正當競爭,正在將自己推向用戶和APP廠商的對立面。

(一)

2017年手機企業日子不好過,銷量將下滑3%。

1月處於我國傳統農曆春節,快遞物流放假導致線上買手機已經不現實,所以大規模的線下購機成為主流,但相比12月是下滑的。

有資料顯示,2017年1月,中國大陸整體手機線下市場共完成銷量3994萬台,環比2016年12月下降了3.94%;手機線下市場占中國手機市場出貨總量比重在81.98%。

另有知名調研公司GFK資料顯示,受到運營商補貼預期減少的影響,

2017年中國智慧手機銷量將同比下降3%,降至4.34億部。

其實,手機銷量下滑的原因是可以預見的。隨著手機CPU、記憶體、螢幕、電池容量達到高水準,換機需求會大幅降低。而且新增市場也在2015-2016年進行了大規模的智慧手機普及。而軟體、移動互聯網暫時還無新應用和服務出現,對手機硬體的需求提升不明顯,這些因素都意味著手機銷量很可能下滑。

而對於中國手機廠商來說,

硬體收入是整體收入的主要來源。一旦手機銷量下滑,必然會影響到整體收入。所以思考如何從硬體之外尋求利潤來源成為手機企業必須做的事,其中通過應用市場、資訊APP獲得收入是最簡單的。

而唯獨vivo手機自帶流覽器可以向手機使用者推送消息。這顯示出vivo迫切依靠資訊服務獲得流量變現的訴求。

(二)

vivo竟把除自家流覽器外的手機流覽器全“拉黑”。

我本以為這是Android系統的許可權控制導致了自動關閉流覽器類APP的推送功能,

但是在測試華為、小米、三星以及魅族、榮耀等手機最新系統後發現,唯有vivo和OPPO遮罩了這些APP的消息推送功能。

在vivo手機系統設置-狀態列與通知中,可以清晰的看到,vivo手機自帶的i管家、i音樂、i主題以及vivo系統自帶流覽器被自動允許在通知欄、鎖屏狀態推送消息,而UC流覽器、QQ流覽器、手機百度均默認關閉“狀態列與通知”。

而且用戶安裝這些手機APP的時候,vivo並不會像華為、小米等手機那樣提示使用者選擇是否允許消息推送。vivo直接幫助用戶做了不推送的選擇。

同時,使用者想要打開這些APP的消息推送,就必須手動開啟“狀態列與通知”並在 “設置-電池-後臺高耗電”的位置開啟推送功能。這個位置十分隱蔽,如果非手機專業玩家,估計無法找到開啟這些APP消息推送功能的方法。

現在手機流覽器、手機百度都已經不再是簡單的工具,而是設置了使用者訂閱資訊內容和服務功能,一旦無法推送消息,這意味著使用者的訂閱會失效,甚至錯過一些自己想要看的內容。

我們可以理解vivo的這一做法是為了幫助用戶減少騷擾,因為大量工具類APP都在打內容變現的主意,狠狠推送消息。比如,手電筒APP、相機APP、錄音APP等大量純工具APP也會設置推送消息功能,這無非是為了將一些資訊、廣告推送給用戶,然後通過流量變現。

這些工具類APP的消息推送對使用者來說是無價值的,會帶來騷擾。這是因為Android系統許可權管理過度開放,讓這些工具APP有機可乘。但是對於已經演變為資訊平臺的手機流覽器APP來說,vivo不應該禁止推送,因為這是用戶需求。

(三)

vivo限制協力廠商APP推送消息涉嫌不正當競爭麼?

我們看到蘋果iOS作為許可權管理最為嚴格的系統,在使用者安裝APP後都會提醒使用者選擇是否允許應用獲取位置、讀取連絡人、推送消息等,把選擇權交給用戶。

即使是小米手機這種特別希望依靠軟體、服務獲利,並擁有大量APP集群的企業也將選擇權交給用戶。這其實是對用戶的尊重,企業不應把所有用戶都當作“小白”。

而且工信部關於《規範互聯網資訊服務秩序若干規定》中明確表示,手機廠商不應影響協力廠商手機APP正常功能,比如位置服務、消息推送等。對於手機流覽器APP來說,推送消息是APP正常功能的一部分,現在卻被強行禁止。

而自家的手機流覽器的消息推送功能卻被保留,甚至vivo自帶的手機主題應用i主題都被自動允許在通知欄、鎖屏狀態下推送消息。這更讓人感覺vivo在做不正當競爭。

軟體和服務補貼硬體是可行之路,蘋果公司的軟體與服務收益已經占到總營收的10%。而且還被庫克稱為是蘋果未來營收的重要來源。但是手機企業不能以獲取該項收入為目的搞不正當競爭。

手機是你的地盤,更是用戶的地盤。若真的以“高耗電”為由打擊競爭對手,這是不明智的。一方面侵害使用者利益,另外硬體和軟體是手機不可或缺的部分,如果禁止所有與自家APP有競爭關係的協力廠商APP正常功能會引起這些企業的反抗。

而且這些流覽器應用都擁有比vivo手機更多的用戶量,一旦這些用戶感覺到自己在使用一個功能不健全的系統,就會產生反感。

作為一家中國排名第三的手機企業不該如此莽撞。留給用戶選擇權,打磨好自己APP,正當競爭才能走得長遠,否則只會殺敵一千,自損八百,讓使用者拋棄你的硬體,最終受傷害的還是自己。

而且用戶安裝這些手機APP的時候,vivo並不會像華為、小米等手機那樣提示使用者選擇是否允許消息推送。vivo直接幫助用戶做了不推送的選擇。

同時,使用者想要打開這些APP的消息推送,就必須手動開啟“狀態列與通知”並在 “設置-電池-後臺高耗電”的位置開啟推送功能。這個位置十分隱蔽,如果非手機專業玩家,估計無法找到開啟這些APP消息推送功能的方法。

現在手機流覽器、手機百度都已經不再是簡單的工具,而是設置了使用者訂閱資訊內容和服務功能,一旦無法推送消息,這意味著使用者的訂閱會失效,甚至錯過一些自己想要看的內容。

我們可以理解vivo的這一做法是為了幫助用戶減少騷擾,因為大量工具類APP都在打內容變現的主意,狠狠推送消息。比如,手電筒APP、相機APP、錄音APP等大量純工具APP也會設置推送消息功能,這無非是為了將一些資訊、廣告推送給用戶,然後通過流量變現。

這些工具類APP的消息推送對使用者來說是無價值的,會帶來騷擾。這是因為Android系統許可權管理過度開放,讓這些工具APP有機可乘。但是對於已經演變為資訊平臺的手機流覽器APP來說,vivo不應該禁止推送,因為這是用戶需求。

(三)

vivo限制協力廠商APP推送消息涉嫌不正當競爭麼?

我們看到蘋果iOS作為許可權管理最為嚴格的系統,在使用者安裝APP後都會提醒使用者選擇是否允許應用獲取位置、讀取連絡人、推送消息等,把選擇權交給用戶。

即使是小米手機這種特別希望依靠軟體、服務獲利,並擁有大量APP集群的企業也將選擇權交給用戶。這其實是對用戶的尊重,企業不應把所有用戶都當作“小白”。

而且工信部關於《規範互聯網資訊服務秩序若干規定》中明確表示,手機廠商不應影響協力廠商手機APP正常功能,比如位置服務、消息推送等。對於手機流覽器APP來說,推送消息是APP正常功能的一部分,現在卻被強行禁止。

而自家的手機流覽器的消息推送功能卻被保留,甚至vivo自帶的手機主題應用i主題都被自動允許在通知欄、鎖屏狀態下推送消息。這更讓人感覺vivo在做不正當競爭。

軟體和服務補貼硬體是可行之路,蘋果公司的軟體與服務收益已經占到總營收的10%。而且還被庫克稱為是蘋果未來營收的重要來源。但是手機企業不能以獲取該項收入為目的搞不正當競爭。

手機是你的地盤,更是用戶的地盤。若真的以“高耗電”為由打擊競爭對手,這是不明智的。一方面侵害使用者利益,另外硬體和軟體是手機不可或缺的部分,如果禁止所有與自家APP有競爭關係的協力廠商APP正常功能會引起這些企業的反抗。

而且這些流覽器應用都擁有比vivo手機更多的用戶量,一旦這些用戶感覺到自己在使用一個功能不健全的系統,就會產生反感。

作為一家中國排名第三的手機企業不該如此莽撞。留給用戶選擇權,打磨好自己APP,正當競爭才能走得長遠,否則只會殺敵一千,自損八百,讓使用者拋棄你的硬體,最終受傷害的還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