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美媒:印度會成下一個教育超級大國?印度教育水準到底如何?

美國《福布斯》雙週刊網站3月15日文章,原題:別管中國了,印度會成為下一個教育超級大國 文章稱,人們尋找下一個教育超級大國的目光轉向東方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但雖然人們看向的大陸是對的,

地點卻可能是錯誤的。中國、新加坡,更不要說日本和韓國,它們都還沒有做好取代西方教育機構的準備,而印度則看起來是接過接力棒的最佳地點。

15日發表的亞洲大學排名顯示,近幾年印度前進的步伐最大。雖然印度大學的最好排名只有第27位,但其進入排行榜的學校數量之多卻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去年亞洲最好的200所大學排名中,印度只有16所大學入圍,

但在今年亞洲最好的300所大學排名中,印度有33所大學入圍。這使得它在數量上繼日本69所和中國54所之後成為第三個入圍學校數量最多的國家,但從進步的速度看,印度遠遠超過了其他國家。

文章稱,雖然亞洲前20所最好的大學都被新加坡、中國內地、日本、韓國和中國香港所壟斷,但印度大學並不是正在叩門,而是威脅著要破門而入。

據泰晤士報亞洲大學排名編輯菲爾·貝蒂說,

雖然今年的大學數量有所增加是一個因素,但毫無疑問,印度的崛起是今年排行榜的一個最大話題。

貝蒂說:“部分原因是大學數量從去年的200所增加到了今年300所,但印度進入最靠前排名的學校也有改進。”

文章稱,對某些人來說,這一點都不奇怪。雖然從1947年獨立以後的幾十年中印度經濟一直十分疲軟,但最近幾年的情況已經完全不同。過去20年中,印度的平均經濟增長速度接近7%,

並在2014年超過了中國。印度的總體經濟規模已在全球排名第七位,得益于擁有大量年輕人口,人們預測十年以後印度將成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預計到2030年,印度人口總數將超過中國。

考慮到這些日益令人印象深刻的整體情況,印度大學崛起,從而幫助印度成為全球最重要的一個經濟體,這便一點都不奇怪了。

文章稱,印度大學品質提高最重要的一個短期效應將是改變印度學生的去向。

傳統上,為了獲得西方學歷所帶來的好處,有大量印度學生到美國和英國大學留學。在美國大學留學的國際留學生中,每七人中就有一人是印度留學生。2015/2016學年到美國大學留學的印度新生達到165918人,較十年前增加了一倍多。

由於更嚴格的簽證限制,雖然近年來前往英國大學留學的印度學生人數有所下降,但印度學生仍是英國高校的主要海外生源之一。

文章稱,但隨著印度大學品質的提高,西方作為世界大學的魅力將會不復存在。大約是18%。其中男性21%,女性15%。相比之下,中國是26%,男性25%,女性27%。

「印度理工大學」,既“IIT”。

實際IIT 是十幾所學校,分老IIT 和新IIT,老的比較有權威,而新的是最近幾年才轉化為IIT的。這個大學系列無疑不能代表印度大學的平均水準,但是代表著印度大學的頂尖水準。IIT 有自己獨立的入學考試(IIT-JEE ),並不在印度的普通聯考系統中(有多個平行的考試)。所以有志于IIT 的學生要經歷聯考,之後(似乎是兩個月後)再考IIT-JEE。由於JEE 的課程比起聯考更深,所以學校不會學完所有JEE 上出現的知識。

因此,印度的補習班是非常有名的。IIT-JEE 考試分兩部分,初試JEE (Main) 和複試JEE (Advanced),兩次都是3 小時,只考物理、數學、化學三科,全部為選擇題或有客觀答案的解答題。初試是淘汰,最後只看複試成績,得到的成績排名稱為“AIR”或“All India Rank”。2011年,有500,000 人參加入學考試。最後大約10,000 入學,錄取率大約2%,在IIT 擴建之前更低。每年的狀元都會上媒體。IIT-JEE 的數學程度應該是比中國高。

IIT 的入學只看一次的考試成績。但是對於「特定種姓和部落」有保護性名額。由於大部分比較好的學校都是英語學校,試卷可以選擇英語或印地語。由於競爭過於激烈,很多時候入學的都是中產階級或者比較貧窮的家庭出來的孩子,因為比較富裕的家庭長大的人,很難達到IIT 要求的努力程度。所以最後,入學之後常有人英語說的很不流利(在印度屬於沒有很好教育的表現)。IIT 入學後的系,也是看入學考試排名來優先選擇。最有名望的大概是電腦科學和電子工程系。入學後考試更困難,而且所有的考試都公開排名。

但是代表著印度大學的頂尖水準。IIT 有自己獨立的入學考試(IIT-JEE ),並不在印度的普通聯考系統中(有多個平行的考試)。所以有志于IIT 的學生要經歷聯考,之後(似乎是兩個月後)再考IIT-JEE。由於JEE 的課程比起聯考更深,所以學校不會學完所有JEE 上出現的知識。

因此,印度的補習班是非常有名的。IIT-JEE 考試分兩部分,初試JEE (Main) 和複試JEE (Advanced),兩次都是3 小時,只考物理、數學、化學三科,全部為選擇題或有客觀答案的解答題。初試是淘汰,最後只看複試成績,得到的成績排名稱為“AIR”或“All India Rank”。2011年,有500,000 人參加入學考試。最後大約10,000 入學,錄取率大約2%,在IIT 擴建之前更低。每年的狀元都會上媒體。IIT-JEE 的數學程度應該是比中國高。

IIT 的入學只看一次的考試成績。但是對於「特定種姓和部落」有保護性名額。由於大部分比較好的學校都是英語學校,試卷可以選擇英語或印地語。由於競爭過於激烈,很多時候入學的都是中產階級或者比較貧窮的家庭出來的孩子,因為比較富裕的家庭長大的人,很難達到IIT 要求的努力程度。所以最後,入學之後常有人英語說的很不流利(在印度屬於沒有很好教育的表現)。IIT 入學後的系,也是看入學考試排名來優先選擇。最有名望的大概是電腦科學和電子工程系。入學後考試更困難,而且所有的考試都公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