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富硒集市」安康平利湘子寨的秘密

黃洋河蜿蜒而過,河水清澈,岸邊楊柳依依,平利縣大貴鎮湘子寨村就掩藏在河道之畔。村莊交通不便、山大人稀,加上青壯年外出務工,村裡剩下老弱病殘。受地勢和經濟條件限制,

人戶分散在幾道溝裡,從溝口一直往上,間或之間聽見雞鳴狗吠。沿著小路前行,意外的是眼前看到的不是想像中的髒亂。青山綠水間碧樹掩映著藍瓦白牆的民居讓人眼前一亮,仔細一瞅,不僅一部分群眾蓋起了新房,大部分群眾選擇了改造。房前屋後乾淨整潔,小河小溝裡的水清淩淩的,倒映著藍天白雲。一個新村落衝擊著我們的視野。

在村幹部的介紹和走訪中,漸漸探尋到村莊蛻變的秘密。

隨著新農村建設和脫貧攻堅的步伐加快,眼見得周圍的村子樓房蓋的一片一片,大家心裡那個急呀。脫貧攻堅有上級幫扶,但是要想村莊改變面貌,還是要依靠自己的力量。

在討論會上,有人提出貧困戶可以舊房改造,

是不是可以把改造的範圍擴大呢?大家眼前一亮:蓋不了樓房,可以把舊房變成新房啊。想法出來了,幹部們興奮不已,興奮之餘又犯了難:想法畢竟是想法,改造一座三間的舊居至少需要3萬元,對於普通農家來說,不是一筆小數目,而且,非貧困戶也沒有什麼補助項目,幾乎全靠自己出,農戶願意接受嗎?

工作隊分頭挨家串戶給農戶做工作。果然很多人對此提出異議:非貧困戶沒有補貼,

不划算;花錢重新裝修,還不如新建……幹部耐心地解釋:蓋新房條件受限,搬到集鎮中心又諸多不便,尤其是老年人,相反舊居周邊設施比較完善,稍微一裝修,住起來就很舒心。雖說沒有補貼,可房子是自己住,誰不願意住的乾淨、住的漂亮?有人心動了,但對改造後的新房拿不准。為了讓大家看到實際效果,村支部書記帶頭把自己家裝修不久的房子又裝一遍,看到煥然一新的房子,
湖藍色的屋頂在陽光下泛著大海一樣的光芒,大家不光心動,而且行動了。其實近幾年外出務工的、在家裡做點小生意的多了,很多農戶手上多多少少都有了點積蓄。以前大家有點私心,就是都想讓自己的房子更漂亮,就憋著股勁兒,害怕別人家蓋的樓房,自己還是平房,現在好了,花並不多的錢,房子一樣漂亮,而且還簡單省事。一戶、兩戶、三四戶······大家的積極性都被調動起來了,
紛紛開始改造。有的人家在外務工,看到鄰居發的照片,迫不及待的請假回來裝修。村民的支持和信任,讓幹部的信心足了,也盡力為村民提供支持和幫助。貧困戶周世祥家裡既無勞力又無資金,但他一心想把舊房改造一下,於是村委會主任墊付資金七千餘元,為他支付工人工資、購買材料。讓周世祥提前住進漂亮的新房。

一年下來,村上改造了60戶,而其中53戶都是非貧困戶。村上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綠樹藍天,藍瓦白牆,走進任意一條溝,散落的民居都是最美的風景。

湘子寨村另一個亮點就是村落的環境治理效果突出。近年來,隨著塑膠製品的普及,河道周邊堆積物越來越多,以前河裡豐富的野生魚種越來越少,水也沒有以前清亮了。村幹部認識到問題所在,從四年前開始實行環境整治,並把水域的治理放在首位。由村裡25個青壯年黨員組成環境整治小組,在全村範圍內設立環境整治共產黨員示範崗。整治小組的同志們,挨家挨戶宣傳,要求垃圾分類收集,生活垃圾集中處理,房屋周邊環境落實到戶,公共區域眼見亂倒亂排。多年來,垃圾都是往路邊、坎邊、溝邊倒,大家早就習慣了路邊到處都是垃圾的存在,所以幹部的勸說常常遭到調笑:“都是農村人,那麼講究做啥子哦?”“弄得那麼乾淨,那還叫農村哦?”儘管如此,大家還是堅持一邊宣傳白色垃圾污染的害處,一邊帶頭到河道、路邊撿垃圾。看到黨員幹部們親自帶頭,村民們不好意思了,也就跟著撿。河道乾淨了,大家又開始清理房前屋後。習慣成自然,一天天堅持,一趟趟巡查,村民的行為習慣悄然發生著變化。垃圾用袋裝,統一放到垃圾中轉站,河道邊再也沒有了垃圾堆。即使是家裡過紅白喜事,客人走後,主人家也要認真地把垃圾清理好。

監委會張主任說,他負責的區域,第一次僅清理河道就用了四天,垃圾堆的像小山一樣。現在,只需按時巡查,不需動手。村莊環境乾淨了,蚊蟲少了,河水也恢復了清亮,水裡的魚蝦又回來了。

離開的時候,我久久眺望相傳韓湘子曾修道成仙的山寨。這個神秘美麗的村莊,用它淳樸的自然之美,征服了我們的心。

(安康漢水情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旗下)富硒集市打造安康生態富硒產業鏈

村上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綠樹藍天,藍瓦白牆,走進任意一條溝,散落的民居都是最美的風景。

湘子寨村另一個亮點就是村落的環境治理效果突出。近年來,隨著塑膠製品的普及,河道周邊堆積物越來越多,以前河裡豐富的野生魚種越來越少,水也沒有以前清亮了。村幹部認識到問題所在,從四年前開始實行環境整治,並把水域的治理放在首位。由村裡25個青壯年黨員組成環境整治小組,在全村範圍內設立環境整治共產黨員示範崗。整治小組的同志們,挨家挨戶宣傳,要求垃圾分類收集,生活垃圾集中處理,房屋周邊環境落實到戶,公共區域眼見亂倒亂排。多年來,垃圾都是往路邊、坎邊、溝邊倒,大家早就習慣了路邊到處都是垃圾的存在,所以幹部的勸說常常遭到調笑:“都是農村人,那麼講究做啥子哦?”“弄得那麼乾淨,那還叫農村哦?”儘管如此,大家還是堅持一邊宣傳白色垃圾污染的害處,一邊帶頭到河道、路邊撿垃圾。看到黨員幹部們親自帶頭,村民們不好意思了,也就跟著撿。河道乾淨了,大家又開始清理房前屋後。習慣成自然,一天天堅持,一趟趟巡查,村民的行為習慣悄然發生著變化。垃圾用袋裝,統一放到垃圾中轉站,河道邊再也沒有了垃圾堆。即使是家裡過紅白喜事,客人走後,主人家也要認真地把垃圾清理好。

監委會張主任說,他負責的區域,第一次僅清理河道就用了四天,垃圾堆的像小山一樣。現在,只需按時巡查,不需動手。村莊環境乾淨了,蚊蟲少了,河水也恢復了清亮,水裡的魚蝦又回來了。

離開的時候,我久久眺望相傳韓湘子曾修道成仙的山寨。這個神秘美麗的村莊,用它淳樸的自然之美,征服了我們的心。

(安康漢水情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旗下)富硒集市打造安康生態富硒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