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廣州市交委約談四家企業 敦促加強共用單車管理

廣州天河區街頭停放的共用單車 記者 林桂炎 攝

廣州共用單車方便市民出行 記者 林桂炎 攝

金羊網訊記者滕源、通訊員交通宣報導:記者從廣州市交委瞭解到,針對近期引發關注的亂停放、車輛損壞、押金安全等共用單車管理規範相關問題,市交委近日專門約談了摩拜、OFO、小鳴、小藍四家平臺企業,

明確指出了現階段廣州市網路單車行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具體的管理要求,敦促各企業進一步加大運營管理投入,加強對已投放車輛的管理,維護良好的公共秩序和城市形象。

政府“鼓勵、規範、引導”

企業“誰經營,誰管理”

現階段,相比40萬輛的全市投放規模,各企業現有的配套設施、線下運營管理投入情況仍嚴重滯後,企業“重投放,輕運營”的矛盾依然突出,這是導致行業系列亂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目前,對於網路單車行業,各級政府已明確了“鼓勵、規範、引導”的基本態度。同時,市交委也強調指出,按照“誰經營,誰管理”的基本原則,各平臺企業對網路單車運營依然負有不可推卸的管理主體責任,必須同時提供相適應的管理服務。

建立有序的車輛投放機制

加強維保檢修回收保安全

市交委指出,現階段各平臺企業現有的運營管理能力已難以與已投放路面的車輛規模相適應。

對後續新增車輛投放問題,各企業應當建立與屬地政府或管理部門的事前溝通機制,服從和配合屬地政府的管理要求,不應忽視道路的“公共資源空間”特性,一味追求規模無序投放。各平臺企業目前更迫切的是將注意力放在落實企業管理責任,對已投放車輛加強運營管理投入,做好企業自身的運營管理服務上。

各企業進入廣州運營已有三到六個月的時間,

車輛露天放置並經多次使用後,車輛安全性能會逐漸下降,後續隨著陰雨天氣的到來,車輛零件銹蝕、路面濕滑等問題都對車輛的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各企業在日常巡檢中,應當將車輛安全問題放在首位,加強維保檢修,對殘舊、故障車輛必須及時予以回收,確保投放路面的車輛保持良好的安全技術性能。

希望企業發揮線下作用

強化規則規範使用者行為

網路單車具有方便、離散的特點,各企業的線下管理服務應當在現有網格化管理架構的基礎上,更加積極地擴大與公益組織、志願者等各種社會資源的合作,充分發揮社會協同共治作用,通過組織各種倡議或公益等多種形式的活動,加大正面宣傳,更加靈活、方便地發動廣大市民自覺遵守車輛使用規則,積極、主動參與發現問題,甚至協助歸整車輛。

希望重視資金風險防範

儘快改進押金管理機制

市交委指出,目前各企業的用戶押金基本都是依申請退還,在退還過程中用戶不能使用車輛,而押金退還都需要數天才能退還到用戶帳戶,因此有較多用戶的押金都是沉澱在企業帳戶裡。為確保這些資金的安全,近期已有企業開始將用戶押金委託給金融機構監管,更有採取直接以信用取代押金甚至免除押金的做法值得鼓勵。從降低用戶資金安全風險方面考慮,市交委希望各企業高度重視用戶押金等資金安全管理,儘快對目前押金管理機制進行優化。

對政府管理部門提出的各項要求,各企業負責人表示支援和配合各級政府的管理工作,加大管理投入並進一步完善相關機制,改善和提升管理服務。

最後,政府管理部門與各企業也進一步倡議廣大市民要愛護車輛、安全騎行、文明用車,共同珍惜和維護單車出行的良好氛圍。

自行車中心城區停放區

技術導則將于近期印發

市交委也表明,政府管理部門關於中心城區道路設置自行車停放區的技術導則已完成修編,將于近期印發,天河區、海珠區已開始先行組織在轄區內設置了一批停放區,有關經驗將在各區進行推廣。後續,導則發佈後,根據各區的道路實際條件,停放區的設置還將進一步推進,道路紅線範圍內的自行車停放位置將逐步得到明確。結合停放區的設置,各區、街道將進一步加強對車輛停放等運營的監管,有關部門也將加大對惡意損壞、私自佔用、偷盜等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

希望重視資金風險防範

儘快改進押金管理機制

市交委指出,目前各企業的用戶押金基本都是依申請退還,在退還過程中用戶不能使用車輛,而押金退還都需要數天才能退還到用戶帳戶,因此有較多用戶的押金都是沉澱在企業帳戶裡。為確保這些資金的安全,近期已有企業開始將用戶押金委託給金融機構監管,更有採取直接以信用取代押金甚至免除押金的做法值得鼓勵。從降低用戶資金安全風險方面考慮,市交委希望各企業高度重視用戶押金等資金安全管理,儘快對目前押金管理機制進行優化。

對政府管理部門提出的各項要求,各企業負責人表示支援和配合各級政府的管理工作,加大管理投入並進一步完善相關機制,改善和提升管理服務。

最後,政府管理部門與各企業也進一步倡議廣大市民要愛護車輛、安全騎行、文明用車,共同珍惜和維護單車出行的良好氛圍。

自行車中心城區停放區

技術導則將于近期印發

市交委也表明,政府管理部門關於中心城區道路設置自行車停放區的技術導則已完成修編,將于近期印發,天河區、海珠區已開始先行組織在轄區內設置了一批停放區,有關經驗將在各區進行推廣。後續,導則發佈後,根據各區的道路實際條件,停放區的設置還將進一步推進,道路紅線範圍內的自行車停放位置將逐步得到明確。結合停放區的設置,各區、街道將進一步加強對車輛停放等運營的監管,有關部門也將加大對惡意損壞、私自佔用、偷盜等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