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為了做太監賺錢費盡周折,卻成為中國最後一位太監,窮困潦倒

在古代,要說做太監,那是迫不得已的事情,因為太監是斷子絕孫的,不是為了生計沒有人願意去做太監,在清朝的時候,有一個太監,從小家裡人就準備把他送去當太監,結果卻費盡了周折,

最後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太監,這個人就是孫耀庭。

孫耀庭出生的時候,家裡非常貧困,兄弟姐妹又有很多,眼看著就生活不下去了,不過村裡有個私塾老師,家裡地很多,孫耀庭的父母都在他家裡做工,孫耀庭也可以在這裡免費讀書,

後來父母淪為了乞丐,當時天津很多人都把子孫送去皇宮裡(孫耀庭是天津人)。

孫耀庭的父母也就想通過這個途徑,讓孫耀庭有個好的生活,但是,還沒有找到關係,宣統皇帝就宣佈退位了,這樣就把他進宮的路堵住了,後來事情出現了轉機。

後來袁世凱開展了復辟稱帝的鬧劇,

這讓還生活在紫禁城裡的溥儀很受觸動,因為當時在紫禁城裡,他們還是受著封建思想,溥儀也開始不顧當時民國的法令,在民間招募太監,孫耀庭的父母一直沒有放棄這個事情,就托人把孫耀庭送進了紫禁城做了太監。

因為他進去只是一個小太監,沒有地位,所以就只能幹著最底層的工作,孫耀庭也是輾轉流離,因為在1912年的時候,溥儀正式退位了,

先是去了一個王公府裡,後來又開始伺候婉容,生活才算是好了點。

在1924年,溥儀跑了,婉容後來也去尋找溥儀,孫耀庭就失業了,就回到了天津老家,因為家裡人都是農民,孫耀庭根本不會,加上也沒有土地,只能靠著兄弟們接濟生活,但是那個時候你想呀,

誰都過得不怎麼樣,他的生活當然不會好。

家鄉住不下了,就又回到了北京,跟著幾個宮裡的太監們一起生活,靠著其他幾個太監的錢,置辦了土地等,靠著收租過日子,但是生活是越來越過不下去。

不過,解放後的生活就很好了,國家照顧了他們,

孫耀庭也有了正式的工作,每個月還有工資,日子過得也是不錯。

不過,孫耀庭一直活到了1996年才去世,還有一本自傳叫做《中國最後一個太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