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輸血變造血 志願者送“愛心羊”幫扶貧寒父女

劉梅 本報記者 溫旭東 父愛如山,剛強、堅毅;父愛如海,浩瀚、深沉。義縣57歲農村漢子蔡成利用沉甸甸的父愛,默默獨自支撐著一個艱難的家。妻子病故,28歲女兒患先天性腦癱,家中四壁如洗、負債累累……面對如此困境,

堅強的他從無怨言,悉心照料女兒,成了女兒最溫暖的依靠。所幸,這份愛並不孤獨。來自各級政府、民間公益組織和社會各界積極伸出援手,為這個因貧困而“失血”過多的家庭“輸血”並“造血”,讓他在父親節收穫了溫暖、信心和力量,開始走上養羊脫困的道路。 蔡成利家住義縣九道嶺鎮星星屯村,獨女蔡瑩瑩今年28歲,患先天性腦癱,智力低下,生活不能自理。
他一邊照顧女兒,一邊種些薄地為生。10年前,妻子因糖尿病併發症導致雙目失明,後患腦血栓轉為尿毒癥,於4年前去世,留下8萬元外債。儘管生活艱難,但蔡成利仍堅強面對,每天將女兒背在身上幹農活,精心呵護著女兒。可是女兒大小便失禁,經常是剛洗的髒衣服還沒幹,身上的衣服又得換,令他十分苦惱。為幫助“建檔立卡貧困戶”蔡家父女走出困境,錦州市委組織部派駐義縣頭道河鄉鄒家屯村第一書記李濱、高檯子鎮柳河溝村第一書記劉偉聯繫市瓷娃娃愛心協會,
希望與社會公益組織聯動,對其予以精准扶貧、精准助殘。愛心協會細緻瞭解蔡家的情況後,確定了一系列幫扶方案。首先在協會內發出援助蔡瑩瑩的公開信,會員們積極回應,紛紛捐錢、捐物,協會迅速籌集到紙尿褲、衛生巾和衣服等幫扶物品。 5月7日,愛心協會志願者與李濱、劉偉兩位駐村書記一起驅車往返近200公里來到蔡瑩瑩家。
看到眼前的一幕,大家心情沉重。蔡瑩瑩坐在一輛板車上,目光呆滯,蔡成利看上去較實際年齡蒼老許多,言語中卻透著堅毅,“這些年,瑩瑩的母親長期臥病在床,我要伺候兩個病人。雖然很苦,但是也挺過來了。”低矮、黑暗的兩間小房裡,牆皮斑駁,四壁如洗;由於蔡瑩瑩總是摳抓炕面,土炕已凸凹不平;生活用品與種地工具堆在地上,
屋裡連個小櫃也沒有。目睹此情此景,不少志願者難過落淚。“雖然這樣,但我從來沒有掉過一滴眼淚。”蔡成利的一句話讓在場的所有人為之動容,志願者陳立文當即掏出200元塞進他手中。臨行前,駐村李書記鼓勵蔡成利,“靠社會的‘輸血’只能解決你一時的困難,要想真正改變生活狀況,還是要能夠自我‘造血’。” 為了幫助蔡家父女解決實際困難,市瓷娃娃愛心協會向蔡瑩瑩捐贈一台輪椅,
並與愛灑錦城志願者群共同組織宣傳,很快籌集到大量衣服、紙尿褲、被褥等。義縣頭道河、張家堡、前楊、高檯子、聚糧屯等鄉鎮駐村幹部也紛紛解囊相助,留龍溝鄉駐村幹部王綱還捐贈一台電視機,愛心協會會員莊瑞秋出資800多元為蔡瑩瑩重新修了嶄新、整潔的火炕。6月上旬,志願者和愛心人士兩次開車載著愛心物品再次來到蔡家。6月13日,市瓷娃娃愛心協會20多名志願者第四次上門幫扶,給爺倆送來了4只愛心種羊。市古塔區永安社區黨委也參加了慰問活動,並為蔡家父女帶來了衣物、糧油等物品。“有這麼多好心人幫助我,我一定把孩子照顧好,把日子過得紅火起來!”面對社會各界的一次次關愛和幫助,蔡成利心中充滿了新的希望和力量。 (照片由瓷娃娃愛心協會提供)

給爺倆送來了4只愛心種羊。市古塔區永安社區黨委也參加了慰問活動,並為蔡家父女帶來了衣物、糧油等物品。“有這麼多好心人幫助我,我一定把孩子照顧好,把日子過得紅火起來!”面對社會各界的一次次關愛和幫助,蔡成利心中充滿了新的希望和力量。 (照片由瓷娃娃愛心協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