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寶寶經常出現攻擊性行為,父母應該做好哪些工作呢?

及時制止寶寶的攻擊性行為:

當寶寶可能出現攻擊性行為時,父母應當及時制止,用最簡單的語言清楚、嚴肅(但不是威脅)地告訴寶寶“不可以打人,不可以咬人”,然後把寶寶的注意力吸引到別的有趣事情上,

比如一 個動畫。對大一點的寶寶可以講道理。

除此之外,在寶寶煩躁想攻擊別人的時候,可以為寶寶提供其他選擇。比如可以教寶寶使勁跺腳來發洩自己的不滿,或者教會寶寶,如果下次生氣了,可以到父母身邊尋求幫助。

在寶寶沒有依靠攻擊來解決問題時,就應該鼓勵正確行為,讓寶寶能意識到這樣做才對,應當表揚寶寶,如:“你把玩具讓給小朋友玩,你是個好寶寶。”

對待寶寶的攻擊行為要注意:

不要訓斥打人的寶寶。寶寶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錯誤的,突如其來的訓斥只會讓寶寶感到莫名其妙。

不要因為寶寶打人而揍寶寶。寶寶不會理解父母的用意,只會覺得受傷害,會讓寶寶不再信任父母。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6

不要鼓勵寶寶報復打小朋友,如果“受害人”反過來報復,最終結果只會是“受害者”越來越多。

注:父母和寶寶玩的時候,不要咬寶寶,更不要打寶寶。如果說:“我要吃了你!”並把小傢伙的腳趾或手指放到自己的嘴裡,那麼寶寶會很自然地嘗試對別人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