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電影《皇糧》今日在天水市秦州區殺青(天之水網)


天之水網娛樂訊:2017年6月19日,由長影集團(長春電影製片廠)與中共平涼市委宣傳部、莊浪縣委宣傳部聯合拍攝的農村題材電影《皇糧》,

經過一個多月的緊張拍攝,在天水市秦州區正式殺青,完美收官。

電影《皇糧》改編自天水籍天津作家秦嶺的同名中篇小說,是秦嶺的 “皇糧系列”小說之一,曾獲第13屆《小說月報》百花文學獎(原創),被文壇譽為“一個時代的刻度盤”,影片用全新視角審視皇糧(農業稅)與中國鄉村歷史、時代的關係,以新時期以來甘肅農村的社會變革為背景,

以我國本世紀初取消長達2600多年的皇糧(農業稅)為切入點,通過主人公歲游游當上驗糧員直至皇糧被取消形成的人生拐點、歲游游與牛翠翠的感情悲歡、歲游遊失去驗糧員身份光環以後的迷茫、掙扎與奮起,展示了新一代農民抗爭命運的時代夢想。該片和另一部電影《我的界碑》同屬長影面向“十三五”的重點專案,備受全國影視界和廣大觀眾的期待。
為了拍好《皇糧》,早在2016年10月,長影集團農創基地主任王延志、製片人王海峰、楊珺等主創人員就先後與原著秦嶺在天津、北京等地進行討論,並兩次前往甘肅平涼、天水等地實地調研,得到了平涼市、莊浪縣兩地宣傳部門、天水市秦州區政府的大力支持,於5月31日在莊浪順利開機。6月12日,吉林省委宣傳部領導和長影主要領導親臨新聞發佈會現場給予指導。

該片由執導過《拆彈英雄》、《神鞭》、《張伯苓》、《聶榮臻》、《背起爸爸上學》的著名導演周友超執導,果靜林、顏丹晨、王大治、楊新鳴等影視明星主演。

吉林省委宣傳部相關負責同志表示,長期以來,吉林和甘肅兩省人民心相通、情相連,在經濟、文化等各領域保持著良好的交流與合作。

希望借助電影《皇糧》在莊浪縣的取景拍攝,兩省進一步加強交流、深化合作,共同為社會主義文化大繁榮大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電影《皇糧》的政策顧問、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副秘書長劉守英認為,皇糧(農業稅)題材與其他所有農村題材不同,它是一個特殊的歷史和文化符號,影片是對歷史和時代的一次記錄。長影能把這一“千年等一回”的重大歷史事件搬上螢幕,

可謂獨具慧眼。

前臺灣清華大學住校作家、《南渡北歸》作者岳南認為,平涼、天水一帶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有著幾千年的農耕文化遺存,人文始祖、三皇之首伏羲就誕生在這裡,影片選擇在這裡拍攝,不光靠近了原著所呈現的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而且有現實和象徵意義,客觀上對於助推西部扶貧戰略、弘揚傳統歷史文化有無法替代的積極作用。

劇組負責人特別對天水市秦州區社會各界對影片的關注、支援表示感謝。影片在莊浪拍攝期間,秦州區政府主要領導曾親往拍攝地進行調研和慰問,全體演職人員不僅品嘗到了秦州大櫻桃的美味,同時對秦州區秦嶺鎮依託連翹產業,傾力打造秦嶺田園綜合體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進一步加深對秦州區獨特歷史文化的瞭解。劇組認為,作家秦嶺的鄉村題材主要以天水為背景,在全國有一定影響力。秦州區作為小說《皇糧》孕育之地,而電影又在這片土地上殺青,可謂珠聯璧合,對於宣傳秦州區乃至天水市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王欣)

影片在莊浪拍攝期間,秦州區政府主要領導曾親往拍攝地進行調研和慰問,全體演職人員不僅品嘗到了秦州大櫻桃的美味,同時對秦州區秦嶺鎮依託連翹產業,傾力打造秦嶺田園綜合體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進一步加深對秦州區獨特歷史文化的瞭解。劇組認為,作家秦嶺的鄉村題材主要以天水為背景,在全國有一定影響力。秦州區作為小說《皇糧》孕育之地,而電影又在這片土地上殺青,可謂珠聯璧合,對於宣傳秦州區乃至天水市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王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