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安陽父親9年為女兒拍6萬張照片走紅

翻看曾經記錄女兒成長的膠片,點滴回憶歷歷在目。

用鏡頭記錄家庭新成員的生活。

通過拍攝女兒和她同學的校園生活,仿佛看到了自己年輕時候的樣子;而作為父母,能看到孩子在校園裡另外一種狀態,

這是你在家裡不可能看到的。這些都是不可能重現的,我希望能幫她記錄下青春的模樣。

□記者 麻翛然 趙慧 文/圖

在剛剛過去的這個父親節,一位用相機捕捉女兒成長印記的父親成了“網紅”。9年6萬張照片,這位父親用自己特別的方式關注著女兒的成長,也用這特別的方式表達自己對於女兒的愛。近日,記者就走進了這對父女的生活,瞭解他們之間的故事。

記者來到李俊鋒家的時候,他正張羅著準備午飯的食材。身材瘦削、皮膚白淨、戴著眼鏡,從外表上看這個中年男人絲毫沒有鋼鐵工人的粗糙與豪放,相反,從骨子裡透著一股文藝氣息。招呼記者在客廳的沙發上坐下,他從臥室裡拿出了一本設計精美的影集,裡面的照片記錄了女兒及其小學同學六年的學校生活。“每個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主頁,還有班級的各種合影……”李俊鋒開始介紹這本影集背後的故事。

原來這本影集裡的照片並不是他最早的作品,最早的作品是妻子懷孕時期的照片。“那時候我買了一部膠片機,妻子正好懷孕了,我就用膠片機記錄下了那段日子。”李俊鋒說這句話的時候,從臥室的床頭櫃裡找出了幾張膠質底片,借著陽臺的自然光線向記者展示著。底片上很多都是妻子挺著大肚子的樣子,李俊鋒語氣中透著一絲愉悅,

仿佛又回到了那段青春時光。

後來女兒出生慢慢長大,李俊鋒買了人生第一台數碼相機。“那時候是一台佳能450D。相機買回來的時候,正好在樓下碰見我女兒,我說‘來,爸爸給你拍一張’,然後有了第一張照片,至今我都保存著。”李俊鋒笑著說,給女兒拍照片的初衷很簡單,就是每天上下班都會路過女兒的學校,想看看她在學校裡的樣子,然後就開始拍,起初是隔著圍牆拍,

後來就進到學校裡拍,起初只是拍自己的孩子,但隨著拍攝的深入,有了拍攝整個班級的想法。

起初孩子們還不習慣,但是李俊鋒漸漸發現自己在孩子眼中已經和鏡頭融為一體了,孩子們常常會圍在鏡頭前做著各種表情。2014年7月,他從兩萬五千張照片中精選了1200張做了一個攝影展和影像放映會,給了孩子們一個特殊的“小學畢業典禮”。那一刻,家長們才發現,原來孩子們的很多面自己都未曾注意過,孩子們的努力、孩子們的彷徨、孩子們的無助,現場很多家長流下了眼淚。

採訪當天,李俊鋒又去拍攝女兒。學校保安已經十分熟悉他了,雙方打了個招呼,李俊鋒直奔女兒所在班級。在走廊裡,李俊鋒遇到了女兒。因為女兒身體不舒服,李俊鋒有些擔心地輕撫著女兒的頭髮,雖然嘴上說著:“你就是不那麼勤快。”但是詢問情況後還是建議女兒請假休息。

“跟同學的父親比起來,我爸更關心我,特別是在生活上,而且也更瞭解我。”李俊鋒的女兒說,這些年她已經習慣了父親作為攝影師的存在,有些時候甚至會忘記父親的鏡頭。

李俊鋒說:“通過拍攝女兒和她同學的校園生活,仿佛看到了自己年輕時候的樣子;而作為父母,能看到孩子在校園裡另外一種狀態,這是你在家裡不可能看到的。這些都是不可能重現的,我希望能幫她記錄下青春的模樣。”

如今李俊鋒的兒子小鋼鏰已經兩個多月,李俊鋒的鏡頭裡又多了一個拍攝物件……

用鏡頭記錄女兒在校園的點點滴滴。

騎車送女兒上學是一種幸福。

李俊鋒部分作品

李俊鋒部分作品

李俊鋒部分作品

李俊鋒部分作品

孩子們的努力、孩子們的彷徨、孩子們的無助,現場很多家長流下了眼淚。

採訪當天,李俊鋒又去拍攝女兒。學校保安已經十分熟悉他了,雙方打了個招呼,李俊鋒直奔女兒所在班級。在走廊裡,李俊鋒遇到了女兒。因為女兒身體不舒服,李俊鋒有些擔心地輕撫著女兒的頭髮,雖然嘴上說著:“你就是不那麼勤快。”但是詢問情況後還是建議女兒請假休息。

“跟同學的父親比起來,我爸更關心我,特別是在生活上,而且也更瞭解我。”李俊鋒的女兒說,這些年她已經習慣了父親作為攝影師的存在,有些時候甚至會忘記父親的鏡頭。

李俊鋒說:“通過拍攝女兒和她同學的校園生活,仿佛看到了自己年輕時候的樣子;而作為父母,能看到孩子在校園裡另外一種狀態,這是你在家裡不可能看到的。這些都是不可能重現的,我希望能幫她記錄下青春的模樣。”

如今李俊鋒的兒子小鋼鏰已經兩個多月,李俊鋒的鏡頭裡又多了一個拍攝物件……

用鏡頭記錄女兒在校園的點點滴滴。

騎車送女兒上學是一種幸福。

李俊鋒部分作品

李俊鋒部分作品

李俊鋒部分作品

李俊鋒部分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