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MSCI“揭榜日”來臨!A股這回能否成功“牽手”?

對於國內股民而言,本周同樣是極為關鍵的一周。MSCI明晟公司將在本週三公佈年度市場分類審議結果,還將在當日上午7點和下午3點召開兩場電話會議。這已經是A股第四次“沖關”MSCI,

分析觀點認為,在中國證監會積極修改證券市場規則、MSCI明晟公司也提出新的納入方案之際,A股此次被納入的可能性大增。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MSCI“揭榜日”來臨之際,證監會發言人張曉軍在上週五(6月16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說,A股納入MSCI一直是歡迎的。

張曉軍還重申,證監會認為,任何一個新興市場的股票指數,沒有中國股票在裡面都是非常不完整的。A股是否納入,決定權在MSCI,這是他們的商業決策。

但不管是否納入,中國的股票市場,包括整個資本市場,沿著市場化、法制化的改革方向是不會改變的。

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在2月的記者會上也曾表示,對A股納入MSCI指數樂觀其成。他指出,任何一個新興市場的股票指數,無論是MSCI也好,還是其他的指數,如果沒有中國的股票在裡面,這個股指是非常不完整的。至於A股是否納入MSCI指數,決定權首先在MSCI,也是MSCI的一個商業決策。

根據MSCI的官方檔,MSCI已經確定將於北京時間6月21日公佈年度市場分類審議結果。審議結果將於北京時間當天上午4:30點後上傳至MSCI網站。審議結果公佈後,MSCI將召開兩場媒體電話會議,專門回答媒體提問。會議將用英文進行,由MSCI全球指數研究部主管Sebastien Lieblich主持。電話會議具體詳情請如下:第一個電話會議時間:北京時間6月21日(週三)上午7點第二個電話會議時間:北京時間6月21日(週三)下午3點。

近幾個月,不少大型外資基金都在接受採訪時大多表示,此次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可能性遠遠超過去年,A股的納入將強化MSCI的完整性,且外資對於A股的配置需求也在提升。高盛集團表示在MSCI的年度審查中,中國A股被納入的可能性為60%;而美國銀行分析師建議買入看漲股票期權,

以備這種可能性。

據彭博社上周報導,期權交易員似乎已經認為,今年中國規模6.8萬億美元的股市第四次闖關之時料將“吉人天相”,他們願意為此承擔風險。據悉,在MSCI下周將決定是否將中國大陸股票納入其基準指數之前,投資者已將目光鎖定那些在被納入之時將受益的證券——現在押注三支香港上市、跟蹤相關中國股票的交易所交易基金將上漲的成本,

要高於看跌押注,並且持有量最高的一些押注都是看多押注。

A股此次被納入的可能性提升的原因主要在於,2017年年初,MSCI基於滬深港通提出了一個A股納入MSCI的新方案,而新方案消除了外資機構對於A股贖回限制的擔憂。

新方案建議只納入可以通過滬股通和深股通買賣的大盤股,剔除了兩地聯合上市公司中對應H股已是MSCI中國指數成份股的A股,以及停牌超過50天的股票。新方案將可能被納入指數的A股數量減少至169只。根據MSCI估算,若A股被成功納入,其在MSCI中國指數和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權重將分別為1.7%和0.5%,原先則為3.7%和1%。

市場主流觀點認為,若被納入後,並不會立即吸引大量資金流入,但有利於A股市場的長期發展。瑞銀報告指出:“我們認為MSCI決定納入A股將有利於其長期發展,因為這將促進中國境內市場與全球資本市場進一步融合。一旦納入,估計將有80-100億美元追蹤新興市指數的資金被動流入A股。但短期內會對A股指數有明顯的影響,因為A股今年的日成交額達到700億美元,總市值約為8萬億美元。”

剔除了兩地聯合上市公司中對應H股已是MSCI中國指數成份股的A股,以及停牌超過50天的股票。新方案將可能被納入指數的A股數量減少至169只。根據MSCI估算,若A股被成功納入,其在MSCI中國指數和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權重將分別為1.7%和0.5%,原先則為3.7%和1%。

市場主流觀點認為,若被納入後,並不會立即吸引大量資金流入,但有利於A股市場的長期發展。瑞銀報告指出:“我們認為MSCI決定納入A股將有利於其長期發展,因為這將促進中國境內市場與全球資本市場進一步融合。一旦納入,估計將有80-100億美元追蹤新興市指數的資金被動流入A股。但短期內會對A股指數有明顯的影響,因為A股今年的日成交額達到700億美元,總市值約為8萬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