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為什麼母豬產後幾天要少餵料?有什麼好處?

豬場裡,常看到這樣的飼喂程式,母豬產後的當天不餵料,第二天喂一公斤,以後每天增加0.5公斤左右,直到達到最大採食量。

我們都知道,哺乳期間,母豬吃再多的飼料,也避免不了斷奶時減重。所以,哺乳母豬是吃得越多越好。

為什麼在產後的前幾天不能喂那麼多料,而是要逐漸增加呢?

原來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小豬在生後吃奶的量是逐漸增加的,剛開始幾天並不會吃太多的奶水。這時如果母豬奶水過多,不但仔豬吃不完,

而且還容易引發乳☆禁☆房炎。

第二個原因,則是從母豬的健康角度來考慮的。母豬產仔後,腹腔中三十多公斤的東西排出體外,會造成腹腔空虛。

胃腸由被嚴重擠壓而變成了寬鬆環境,伸縮力量減弱;如果這時飼喂量大,很容易出現消化不良和胃腸積食,

在胃腸道產生的毒素不能及時排出,對豬是有傷害的。

產後少餵料,卻要給營養豐富易消化的飼料,對於高產母豬是非常重要的。

因為高產母豬因為帶仔多,需要的營養也更多。如果採食的營養嚴重不足,就必然要過多地動用體儲,造成哺乳期嚴重減重。

這樣不但影響泌乳量,導致仔豬斷奶重小。而且因大量動用體儲而出現斷奶後不能正常發情配種,嚴重者還會導致母豬因不發情而被淘汰,

那損失就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