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一線報導|王灣人的“脫貧夢”

點上面的“隴南成縣發佈”就可以訂閱哦!

陽春三月的犀牛江畔,

山桃花盡情的吐露著芬芳。走進成縣索池鎮王灣村,呈現在筆者面前的是該村便民服務中心建設現場的繁忙景象,施工人員正如火如荼的進行施工建設。便民服務中心座落在全村中心地帶王堯社,服務中心建築為青磚灰瓦的漢唐風格,與村文化廣場相鄰,廣場周邊五棵上百年苦楝樹婉轉蟠曲的虯枝,把正在建設的村民服務中心掩籠的古色古香。

王灣村位於索池鎮以西6公里處,南臨江武公路,西臨西漢水,東倚大坪山,與康縣太石鄉隔河相望,村民傍山而居,全村轄6個村民小組224戶,995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52戶,139人,屬於索池鎮貧困村之一,村民們多年來主要收入依靠小麥等經濟作物和核桃樹為主,通過幾年發展,

核桃種植面積已達到1250畝,人均純收入由三年前的2300元達到了去年的4500元。

據王灣村村支書王照國介紹說:“去年我們村上王山社文化廣場已經建成並投入使用,今年五月前在建的王灣便民服務中心和文化廣場也將會建成投入使用,便民服務中心屬磚混結構,

共二層,附帶文化舞臺,建成後將會集黨員活動室、農家書衛、農村淘寶,老年活動中心、計生服務室、衛生室等為一體,將會是我們村民的又一議事、學習、休閒活動場所。”

在正建的文化廣場邊,筆者發現村民王克孝大爺正在修剪栽植的迎春花,

而他家的屋外、屋裡及臺階都被各種花卉樹木所裝點清新靚麗,他滿懷喜悅的說:“你看家裡種點花花草草,既休閒又美觀,我們家的日子一天天好了起來,家裡也蓋起了兩層小樓,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讓我感到無比幸福與快樂。”

走在整潔的新硬化鄉間道路上,

道路一旁的牆面,張貼的中醫藥養生保健三字經、安全急救常識、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問答、農技知識宣傳畫格外醒目,村民鄭應國說:“我一有時間就會到村上的文化牆上來看看,學習農業科技和一些保健知識,村上刮起了文明新風,村民有了自己的文化陣地,我們致富奔小康更有信心了!”

在村子的另一頭,王灣村包村領導、索池鎮副鎮長陳志順正在組織村社幹部給農戶分發花椒苗和桔梗種子。陳志順說:“村上的道路硬化了、自來水通了、村民大多都有了新房、村子便民服務中心和村中心文化廣場也馬上建成,這不我們正在給村民發放由聯村單位縣水務局為村民們新購置的優質花椒苗和桔梗種子,下一步我們將在產業扶持上狠下功夫,幫助王灣人走上致富路,爭取在今年底全村穩步脫貧”。

而剛剛領到花椒苗的村民王志敬說:“我們村屬半山丘陵地帶,氣候十分溫暖,光照充沛,很適於花椒的生長,這不我領了200株椒苗和5斤桔梗種子,準備集中種植3畝花椒和2畝桔梗,村上這幾年發生了巨大變化,在過去想都不敢想,現在又給我送來了產業大禮包,讓我增收致富幹勁十足!”

據瞭解,聯村單位縣水務局將幫助王灣村224戶人,發展花椒400多畝,發展中藥材桔梗240多畝。

談到下一步打算,索池鎮黨委書記白旭東說:“王灣村今後將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形成核桃樹為主,花椒、中藥材為輔助,蔬菜及西洋櫻桃等特色產業遍地開花、全面提升的發展格局,啟動鄉村經濟,變輸血為造血,讓全村群眾通過產業調整圓了‘脫貧夢’。”

(劉敏 報導)

監製:燕海潮

在村子的另一頭,王灣村包村領導、索池鎮副鎮長陳志順正在組織村社幹部給農戶分發花椒苗和桔梗種子。陳志順說:“村上的道路硬化了、自來水通了、村民大多都有了新房、村子便民服務中心和村中心文化廣場也馬上建成,這不我們正在給村民發放由聯村單位縣水務局為村民們新購置的優質花椒苗和桔梗種子,下一步我們將在產業扶持上狠下功夫,幫助王灣人走上致富路,爭取在今年底全村穩步脫貧”。

而剛剛領到花椒苗的村民王志敬說:“我們村屬半山丘陵地帶,氣候十分溫暖,光照充沛,很適於花椒的生長,這不我領了200株椒苗和5斤桔梗種子,準備集中種植3畝花椒和2畝桔梗,村上這幾年發生了巨大變化,在過去想都不敢想,現在又給我送來了產業大禮包,讓我增收致富幹勁十足!”

據瞭解,聯村單位縣水務局將幫助王灣村224戶人,發展花椒400多畝,發展中藥材桔梗240多畝。

談到下一步打算,索池鎮黨委書記白旭東說:“王灣村今後將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形成核桃樹為主,花椒、中藥材為輔助,蔬菜及西洋櫻桃等特色產業遍地開花、全面提升的發展格局,啟動鄉村經濟,變輸血為造血,讓全村群眾通過產業調整圓了‘脫貧夢’。”

(劉敏 報導)

監製:燕海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