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廣州白雲警方搗毀一制銷假鹽黑窩點 查獲假鹽近1噸

南方網訊在廣州白雲區龍歸南嶺村一間遠離居民聚集區的獨棟出租屋中,

幾十箱“粵鹽牌”食鹽成堆擺放。一對夫妻手工加灌工業鹽到包裝袋中,假鹽便流入市場和市民的餐桌。近日,廣州白雲警方會同相關單位成功搗毀一個生產、銷售假冒食用鹽的黑窩點,抓獲犯罪嫌疑人並現場查獲假冒“粵鹽”牌食用鹽成品48箱,接近1噸,原料精製工業鹽約1.5噸以及包裝材料、機器一批。

假鹽窩點隱藏遠郊,成品流向農貿市場

日前,廣州白雲警方在工作中發現,

白雲區龍歸地區藏有一制銷假鹽的窩點。白雲警方食品藥品與環境犯罪偵查部門立即組織警力展開調查。

經初步摸查發現,該窩點深藏中遠郊、制假量較大、銷售涉及層面廣,警方決定聯合鹽業等相關部門成立專案組,對該窩點周邊的農貿產品、糧油副食品批發市場展開清查打擊行動。其間,警方在白雲區新市、江高等地小型農貿市場相繼查獲假冒食鹽約620公斤。

經過細緻偵查,該窩點位於白雲區龍歸南嶺村一間遠離居民聚集區、隱匿在零星廠房及建材市場之間的獨棟出租屋中,周邊人流、車流稀少。不法分子租下出租屋一樓的兩間檔口,一間用於製造、包裝假鹽,另一間用來存放假鹽及自住。窩點生產假鹽的時間不固定,一般生產一批就運走一批,不會長期留存。

“夫妻檔” 一條龍制假售假,利潤翻番

6月6日,警方組織警力聯合廣東省鹽業集團廣州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

對該生產、銷售假鹽窩點進行突擊搜查,現場抓獲正在生產假鹽的嫌疑人王某(41歲,湖南人)等人。

經現場清點,共有假冒“粵鹽”牌普通食用鹽成品48箱共960公斤,“九二”精製工業鹽原料1.5噸;包裝機器一台及食用鹽包裝袋、紙箱等一批。同時,警方在現場還發現了不少已經使用完的工業鹽包裝袋。

據白雲分局食藥環偵大隊副大隊長鄧潔平介紹,

嫌疑人王某和妻子一年前租下了該檔口製造假鹽,從購買原料、重新包裝、運輸以及銷售都是由兩人完成。在批量買入工業鹽等原料後,由妻子手工灌裝,王某用簡易封口機封口,加工製成假冒“粵鹽”牌加碘食鹽,隨後批發或零售賣給小型農貿市場中的分銷商。

據瞭解,工業鹽的市場價格約為500元/噸,嫌疑人將其重新包裝後,成本大約為600元/噸,銷售到批發市場的價格大約為1500元/噸,

利潤基本翻倍,而正規的食鹽市場售價約為3000元/噸。

目前,涉案嫌疑人均因涉嫌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真假食鹽包裝有別

警方提示掃碼辨真假

據瞭解,工業鹽不含碘,若長期食用,會造成一些食源性疾病;此外由於生產環境惡劣,鹽品衛生無法保證,在生產、運輸過程中造成的污染可能會出現個別危害人體健康的情況。

如何辨別真假鹽?鄧潔平表示,除了假鹽包裝側面有折痕、防偽標識和生產日期都比較模糊、背面的編碼會有重複外,最重要的是假鹽背後缺乏二維碼“身份標識”。

據鄧潔平介紹,從今年3月起,廣州地區所有由廣東省鹽業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的“粵鹽”牌食鹽背面都有一個二維碼,只要用手機掃一掃,輸入溯源碼後4位,點擊查詢便出現“您所查詢的是由廣東省鹽業集團廣州有限公司經銷的正牌產品,請放心使用!”等驗證字句,同時還能看到查詢次數、產品的具體資訊、溯源資訊和生產車間資訊,“非常清晰可靠”。

如何辨別真假鹽?鄧潔平表示,除了假鹽包裝側面有折痕、防偽標識和生產日期都比較模糊、背面的編碼會有重複外,最重要的是假鹽背後缺乏二維碼“身份標識”。

據鄧潔平介紹,從今年3月起,廣州地區所有由廣東省鹽業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的“粵鹽”牌食鹽背面都有一個二維碼,只要用手機掃一掃,輸入溯源碼後4位,點擊查詢便出現“您所查詢的是由廣東省鹽業集團廣州有限公司經銷的正牌產品,請放心使用!”等驗證字句,同時還能看到查詢次數、產品的具體資訊、溯源資訊和生產車間資訊,“非常清晰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