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江蘇省發展緩慢,唯一的倆個四線城市,其中一個是最新城市

宿遷,江蘇省省轄市

位於江蘇省北部、地處長江三角洲地區,是長三角城市群成員城市,也是淮海經濟圈、沿海經濟帶、沿江經濟帶的交叉輻射區。宿遷是江蘇省最年輕的地級市,

2014年國民生產總值(GDP)達到1930.68億,位列中國地級以上城市百強。

宿遷境內有世界文化遺產京杭大運河及乾隆行宮遺產點、項王故里、駱馬湖、洪澤湖濕地等著名旅遊景點。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中國金融生態市、聯合國環保節能新型示範城市。

宿遷是中國酒都,洋河、雙溝兩大名酒出產於此。2012年8月,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和中國酒業協會授予宿遷"中國白酒之都"的稱號。

1970年屬淮陰地區。

1983年屬淮陰市。

1987年12月31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宿遷縣,設立縣級宿遷。

1996年7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縣級宿遷,轄沭陽、泗陽、泗洪、宿豫四縣和宿城區。市政府所在地為宿城區。

1996年7月建市之初,宿遷轄縣一區,共有鄉鎮124個

2004年3月,經宿遷市申請,省政府批復。將泗陽的洋河鎮、鄭樓鎮、中揚鎮、倉集鎮、屠園鄉及泗洪的陳集劃歸宿遷市宿城區管轄。

2014年,宿遷轄沭陽、泗陽、泗洪縣和宿豫區、宿城區、湖濱新區、洋河新區、宿遷經濟技術開發區、宿遷軟體與服務外包產業園和蘇州宿遷工業園區。有96個鄉(鎮)和18個街道辦事處,

其中建制鎮75個,村委會965個、居委會477個。

2014年,宿遷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930.68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10.8%,比全省增速快2.1個百分點。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13.0:48.4:38.6

連雲港,江蘇省省轄市

因面向連島、背倚雲臺山,又因連雲港港,得名連雲港。

連雲港位於中國大陸東部沿海,長江三角洲北翼,江蘇省東北部,山東丘陵與蘇北平原結合部。東臨黃海,與朝鮮、韓國、日本隔海相望;西與山東省臨沂市和江蘇省徐州市和宿遷市毗鄰,南與江蘇省淮安市和鹽城市相連,北與山東省日照市接壤。

連雲港是中國首批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中國十大幸福城市、江蘇沿海大開發的中心城市、國家創新型城市試點城市、國家東中西區域合作示範區、長三角區域經濟一體化成員 、《鏡花緣》《西遊記》文化發源地、新亞歐大陸橋東方橋頭堡、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首個節點城市 、絲綢之路經濟帶東方橋頭堡、 國際性港口城市、中國十大海港之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仍屬山東魯中南行政區。先稱新海連特區後稱新海連市(1949年11月建立),轄新海市、連雲市、雲台辦事處(後又分前雲台區、後雲台區)兩市一區。新海連市時,轄新華區、民主區、錦屏區、浦西區、雲台區、連雲區等7個區。1950年5月,新海連市和東海縣合併為新海縣,年底恢復新海連市和東海縣建制,隸屬山東省臨沂專區。

1953年1月1日起劃入江蘇省,屬徐州專區管轄,1961年10月1日,新海連市面向連島、背倚雲臺山,因港得名改連雲港,1962年升為江蘇省轄市。1983年國家地市體改時,江蘇省將原徐州地區的贛榆、東海兩縣與原淮陰地區的灌雲縣劃歸連雲港;1996年江蘇省又將淮陰市的灌南縣劃歸連雲港,轄四縣四區。

2001年10月1日國務院批准,撤銷雲台區,將雲台區的朝陽鎮、徐圩鎮、板橋鎮和中雲街道劃歸連雲區管轄,南城鎮、花果山鄉、雲台鄉和猴嘴街道劃歸新浦區管轄。

2014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贛榆縣,設立連雲港市贛榆區;撤銷新浦區、海州區,設立新的連雲港市海州區。

截止2014年6月,連雲港下轄3個市轄區、3個縣級行政區:海州區、連雲區、贛榆區、灌南縣、東海縣、灌雲縣,市人民政府駐海州區朝陽東路69號

2013年,連雲港GDP總量達到1785.42億元,增長11.8%,居全省第六位,總量較上年增加182014年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920億元,增長10.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989.8億元,增長12.4%;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61.8億元,增長12.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外貿進出口總額分別增長23.6%、13%、20.8%;居民消費價格基本穩定,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10.3%、12.3%。十大民生工程和百件惠民實事順利實施,一批社會關注、群眾關切的事項得到解決,在加快改革發展過程中群眾得到實惠。

先稱新海連特區後稱新海連市(1949年11月建立),轄新海市、連雲市、雲台辦事處(後又分前雲台區、後雲台區)兩市一區。新海連市時,轄新華區、民主區、錦屏區、浦西區、雲台區、連雲區等7個區。1950年5月,新海連市和東海縣合併為新海縣,年底恢復新海連市和東海縣建制,隸屬山東省臨沂專區。

1953年1月1日起劃入江蘇省,屬徐州專區管轄,1961年10月1日,新海連市面向連島、背倚雲臺山,因港得名改連雲港,1962年升為江蘇省轄市。1983年國家地市體改時,江蘇省將原徐州地區的贛榆、東海兩縣與原淮陰地區的灌雲縣劃歸連雲港;1996年江蘇省又將淮陰市的灌南縣劃歸連雲港,轄四縣四區。

2001年10月1日國務院批准,撤銷雲台區,將雲台區的朝陽鎮、徐圩鎮、板橋鎮和中雲街道劃歸連雲區管轄,南城鎮、花果山鄉、雲台鄉和猴嘴街道劃歸新浦區管轄。

2014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贛榆縣,設立連雲港市贛榆區;撤銷新浦區、海州區,設立新的連雲港市海州區。

截止2014年6月,連雲港下轄3個市轄區、3個縣級行政區:海州區、連雲區、贛榆區、灌南縣、東海縣、灌雲縣,市人民政府駐海州區朝陽東路69號

2013年,連雲港GDP總量達到1785.42億元,增長11.8%,居全省第六位,總量較上年增加182014年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920億元,增長10.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989.8億元,增長12.4%;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61.8億元,增長12.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外貿進出口總額分別增長23.6%、13%、20.8%;居民消費價格基本穩定,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10.3%、12.3%。十大民生工程和百件惠民實事順利實施,一批社會關注、群眾關切的事項得到解決,在加快改革發展過程中群眾得到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