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阿裡大文娛整合資源做內容 要與傳統影視加速融合?

自2015年以來,版權改編成為影視行業主要關鍵字,在經歷最初的瘋狂之後,

2016年,通過知名小說、網路文學等版權改編的影視作品開始面臨冰火兩重天的境地:一方面也誕生了《盜墓筆記》《從你的全世界路過》以及《湄公河行動》等影片取得了票房上的勝利,而另一方面《致青春2》《爵跡》《睡在我上鋪的兄弟》等熱門概念改編作品卻未取得理想的成績。

而另一面,國內互聯網電影公司在內容創新方面的優勢仍然十分明顯,阿裡巴巴大文娛與阿裡影業在3月13日也發佈了新一輪的融合資訊:

1. 優酷、阿裡文學、阿裡遊戲將其所擁有的版權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授予影業,以進行內容開發、投資、製作與發行;影業將其所擁有版權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授予優酷土豆獨家發行合作權或投資權;

2. 雙方將就影視相關內容的宣傳發行進行合作,充分利用各自的線上及線下管道,宣傳推廣雙方及雙方合作夥伴的品牌和作品,

實現宣傳發行的協同和品牌效應最大化;

3. 優酷土豆和阿裡影業將共同出資成立藝人經紀公司,為雙方的影視及相關內容合作提供優質的人才資源;

4. 優酷和阿裡文學將和阿裡影業共同投資開發網路大電影專案;

5. 原優酷土豆旗下合一影業團隊將整合加入阿裡影業

其中關於影視內容與發行部分佔據此次融合大半內容,顯然,阿裡大文娛希望通過整合旗下產品線,

實現內容孵化、影視製作、發行等業務的協調同步發展,提高整個生態體系的影視製作能力。

如騰訊、阿裡這般具有明顯的互聯網標籤的影視公司看來真要將網路內容與影視製作的聯動道路進行到底了。通過阿裡大文娛此次整合,整個影視又將有什麼新的趨勢呢?

內容爭奪開始進入平臺之爭

版權改編電影基本可分為兩個階段:1.早期文學改編影視作品,如謝晉的《芙蓉鎮》張藝謀的《活著》以及陳凱歌的《霸王別姬》均是由熱門小說改編,

彼時電影行業與文學界關係甚為緊密;2.其後大量作者開始紛紛殺入影視行業,如郭敬明、韓寒以及張嘉佳,開始出現內容創造者的影視文學跨界現象,同時,大量遊戲概念也開始進行影視化,影視公司開始與遊戲公司進行密切合作。

而如今隨著阿裡大文娛的調整,即電影在內容產出開始明顯進入第三個階段:即互聯網平臺作為內容的重要孵化器,

互聯網公司開始通過平臺來收割內容。

在此次業務調整中,優酷、阿裡遊戲、阿裡文學將版權在同等條件下先給阿裡影業,優酷、阿裡文學與阿裡影業共同開發網路大電影。

在此優質影視內容產出矩陣中,阿裡影業負責內容製作和宣發,阿裡遊戲、阿裡文學負責內容的孵化,優酷負責內容孵化以及線上版權分發,基本形成穩定的內容孵化製作發行業務鏈。

互聯網企業開始通過加強對內容產出平臺的控制來實現IP影視的閉環,相當部分影視公司在內容網路化產出時代壓力加大。

互聯網電影公司進入聯合作戰時期

以阿裡影業為代表的互聯網電影公司在成立之初便表示自己並非傳統意義上的影視公司,而是具有明顯互聯網屬性的娛樂文化產業,在阿裡影業產品線中,互聯網成分也佔據極大比例,如有線上發行產品淘票票、具備投融資性質的產品娛樂寶、並收購了院線軟體提供方粵科。

但在影視製作方面,此前的阿裡影業也基本延續了傳統影視行業的規律,如《擺渡人》雖然是內容創造者張嘉佳導演,但明顯可以看到監製王家衛的身影,而《擺渡人》的線上版權分發中,採取的是優酷與其他視頻平臺同步上線,在此,阿裡大文娛產品未能實現完全的配合。

此次業務調整中,阿裡大文娛方面表示在同等條件下,阿裡影業與優酷、阿裡文學、阿裡遊戲直接的版權可優先授權,並強調了獨家性。在此前提下,阿裡影業的互聯網屬性持續被加持,除原有業務線以外,阿裡文學、阿裡遊戲以及優酷的加入使其增加了互聯網影視內容的孵化,而與優酷、阿裡文學開發網路電影,也代表了阿裡影業開始進入網路電影製作發行領域。

近年來,各大互聯網企業也加大了互聯網電影的製作和發行,如騰訊企鵝影業製作了《精絕古城》並與本山傳媒製作並獨家發行《鄉村愛情9》,傳統影視公司開始殺入網路大電影市場,抬高整個行業的准入門檻,行業也面臨新一輪的洗牌。

在此次阿裡大文娛整合中,阿裡影業與優酷的聯動性明顯增強,前者以影視製作優勢強化後者在網路大電影的競爭力,並通過獨家版權提高市場競爭力,後者則為前者提供線上版權分發和內容的深度挖掘。

互聯網電影公司對比傳統影視公司最大區別在於其在業務線上開始包攬影視製作發行的全產業鏈,阿裡影業也背靠阿裡將觸角不斷滲透到多個領域,照此看來,阿裡影業的業務拓展還會持續。

中國電影亟需多方向權汲取養分

在鐵哥看來,國內電影界正在走向兩個極端:老電影人依然延續傳統電影製作流程,強化電影的藝術性以及文學性,並認為藝術當是電影的第一要素,而商業大潮中迅速成長起來新一代電影人,卻開始由社會諸多層面汲取養分,豐富電影的創作思維,如港片早期的電影明顯受日本漫畫影響,此後內地電影又開始明顯受網路語言的影響。

與此同時,網路生態也正在發生著變化,以網路文學為例,其已經開始由早期的“反智”“低齡化”閱讀成長為國內影視版權的重要孵化器,如《羋月傳》《甄嬛傳》以及《鬼吹燈》等著名影視版權皆來自於網路,網路文學開始成為繼90年代的文學期刊之後最重要的版權原發地。

此次阿裡大文娛將阿裡影業與諸多內容平臺加強互動,從本質上講乃是看到了網路對當代影視的突出貢獻,隨著網路年輕一代的成長,網路文化對於電影創作的權重將日益加重。

當然鐵哥並非認為網路文化為影視內容的唯一產出地,相反,鐵哥認為相當部分優秀非網路作者在影視創作中仍然扮演著文化領先者的角色,如《集合號》的編劇劉恒、《歸來》的編劇鄒靜之、嚴歌苓等。鐵哥只是希望電影行業能夠正視到網路文化在今後創作中的重要性。

而再看阿裡影業,其也是一方面加大對網路版權的汲取力度,而另一方面則與斯皮爾伯格電影公司合作。百花齊放不正是電影行業繁榮的前提麼?

互聯網企業開始通過加強對內容產出平臺的控制來實現IP影視的閉環,相當部分影視公司在內容網路化產出時代壓力加大。

互聯網電影公司進入聯合作戰時期

以阿裡影業為代表的互聯網電影公司在成立之初便表示自己並非傳統意義上的影視公司,而是具有明顯互聯網屬性的娛樂文化產業,在阿裡影業產品線中,互聯網成分也佔據極大比例,如有線上發行產品淘票票、具備投融資性質的產品娛樂寶、並收購了院線軟體提供方粵科。

但在影視製作方面,此前的阿裡影業也基本延續了傳統影視行業的規律,如《擺渡人》雖然是內容創造者張嘉佳導演,但明顯可以看到監製王家衛的身影,而《擺渡人》的線上版權分發中,採取的是優酷與其他視頻平臺同步上線,在此,阿裡大文娛產品未能實現完全的配合。

此次業務調整中,阿裡大文娛方面表示在同等條件下,阿裡影業與優酷、阿裡文學、阿裡遊戲直接的版權可優先授權,並強調了獨家性。在此前提下,阿裡影業的互聯網屬性持續被加持,除原有業務線以外,阿裡文學、阿裡遊戲以及優酷的加入使其增加了互聯網影視內容的孵化,而與優酷、阿裡文學開發網路電影,也代表了阿裡影業開始進入網路電影製作發行領域。

近年來,各大互聯網企業也加大了互聯網電影的製作和發行,如騰訊企鵝影業製作了《精絕古城》並與本山傳媒製作並獨家發行《鄉村愛情9》,傳統影視公司開始殺入網路大電影市場,抬高整個行業的准入門檻,行業也面臨新一輪的洗牌。

在此次阿裡大文娛整合中,阿裡影業與優酷的聯動性明顯增強,前者以影視製作優勢強化後者在網路大電影的競爭力,並通過獨家版權提高市場競爭力,後者則為前者提供線上版權分發和內容的深度挖掘。

互聯網電影公司對比傳統影視公司最大區別在於其在業務線上開始包攬影視製作發行的全產業鏈,阿裡影業也背靠阿裡將觸角不斷滲透到多個領域,照此看來,阿裡影業的業務拓展還會持續。

中國電影亟需多方向權汲取養分

在鐵哥看來,國內電影界正在走向兩個極端:老電影人依然延續傳統電影製作流程,強化電影的藝術性以及文學性,並認為藝術當是電影的第一要素,而商業大潮中迅速成長起來新一代電影人,卻開始由社會諸多層面汲取養分,豐富電影的創作思維,如港片早期的電影明顯受日本漫畫影響,此後內地電影又開始明顯受網路語言的影響。

與此同時,網路生態也正在發生著變化,以網路文學為例,其已經開始由早期的“反智”“低齡化”閱讀成長為國內影視版權的重要孵化器,如《羋月傳》《甄嬛傳》以及《鬼吹燈》等著名影視版權皆來自於網路,網路文學開始成為繼90年代的文學期刊之後最重要的版權原發地。

此次阿裡大文娛將阿裡影業與諸多內容平臺加強互動,從本質上講乃是看到了網路對當代影視的突出貢獻,隨著網路年輕一代的成長,網路文化對於電影創作的權重將日益加重。

當然鐵哥並非認為網路文化為影視內容的唯一產出地,相反,鐵哥認為相當部分優秀非網路作者在影視創作中仍然扮演著文化領先者的角色,如《集合號》的編劇劉恒、《歸來》的編劇鄒靜之、嚴歌苓等。鐵哥只是希望電影行業能夠正視到網路文化在今後創作中的重要性。

而再看阿裡影業,其也是一方面加大對網路版權的汲取力度,而另一方面則與斯皮爾伯格電影公司合作。百花齊放不正是電影行業繁榮的前提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