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80後、90後中年未至,中年危機卻已提前殺到?

導語

關於年齡的焦慮,是現代社會經久不衰的話題。從“1988的中年女子”到趙雷稱自己母親“34歲老來得子”,再到“1992年生人已經正式步入中年”,中文社交網路上每一次關於“中年”的討論,

除了調侃、傲嬌、自嘲之外,都混合著真實的焦慮和不甘。“中年危機”這個曾經還很遙遠的詞,忽然就殺到了80後、90後的面前。

中年危機跟年齡無關

如果僅從影視作品分析,輕易就能看出中年危機最青睞的群體——四十歲左右,至少是個中產,上有老下有小,知道自己人生的界限在哪裡。近些年來,諸如《港囧》、《情聖》等講述中國男性中年危機的片子,都離不開這類人物原型。

中外刻畫中年危機的影視作品中,《美國麗人》是翹楚

此種人物原型多少有理論作為支撐。“分析心理學”的奠基者榮格,就把人類35歲-40歲之後的階段定義為“中年時期”。他認為這一時期的人通常家庭穩定,事業有成,但會感受到巨大的虛無,這是人生具體目標達成之後的心靈真空,

也就是“中年危機”。要想填補這種真空,必須尋找一種新的價值觀,即由對外部世界物質刺激的追求轉向對內心世界的探索和體驗。此外,2014年發表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中年人的幸福感——或者說是經濟學家所稱的“主觀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下降一般發生在40歲到42歲之間。

但不得不說,“中年危機”作為一個社會心理學上的概念,年齡的劃分從來不是機械、固定的。它描述的是一種狀態——“你所擁有的一切,

家庭、工作、財富,看似美好堅固,但你已有些力不從心;你懷疑人生前半場的意義,卻得不到答案,你感到虛無。”

為什麼有的80後、90後會“提前進入中年危機”?

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社會,人們大致能從年齡和階級判斷出一個人滑向中年危機的風險有多大。比如在美國,位列中產階級的中年男人,他們的中年危機問題被反復搬上銀幕。而在一個轉型社會中,中年危機完全有可能提前降臨在某個群體身上。

如果單從年齡看,“1988的中年女子”今年還不到30歲,正是年富力強之時;“1992年的中年人”今年才25歲,離開校園也就幾年的光景。年齡本不該成為他們的痛點,但“中年”二字每次都能在網路上引起討論,甚至讓一些人炸毛,多少說明——中年未至,中年危機已經提前殺到。

這一方面與互聯網更偏愛年輕人有關。儘管80後才是社會中堅,但網路遵從“年輕即正義”。

曾經80後是中國第一代互聯網原住民,後來90後接過了“年輕人”的旗幟,再後來95後、00後以前所未有的表達方式引領了中文互聯網的流行趨勢——表情包、鬼畜、2333等。起碼在社交網路上,80後“大叔大媽”和90後“空巢老人”已不再是最受追捧的,這是線上下逐漸成為消費、創富主力的80後、90後們一時難以接受的。

另一方面,來自職場和家庭的焦慮是實實在在的,生活到處是洞,不安全感如影隨形,只能將處境的喜憂歸結為能力或者運氣。抬頭職場天花板清晰可見,知識更新換代太快,競爭力下降;精力和體力更勝一籌的年輕人不斷湧來,而自己身體卻在走下坡路,或囿於家庭對工作無法全情投入,“華為集中清理34歲以上員工”的傳言仿佛已讓他們看到了自己的明天。

更大的壓力來自無處不在的規訓。在中國傳統觀念中,年齡與人生的標誌性事件是一一對應的。中年在主流價值觀裡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成家立業的整個流程已經完成大半了。但在這個時代,三十歲還在讀書的大有人在;出於經濟壓力和個人發展的考慮,晚婚晚育甚至不婚、丁克也越來越流行;而大城市飆升的房價已經絕了不少年輕人置業的念頭。但主流價值觀巍然不動,依然執著于定義“什麼才是正常人生該有的樣子”以及“什麼年齡就該幹什麼事”。

網路上流傳的一份出生時間與人生進程清單,細究起來毫無道理,但也讓不少人焦慮

相比集體主義文化,更重視個體自由和價值的80後、90後,在重壓之下不得不開始反省,自己當下所過的生活,是否是由社會標準以及他人指示與評價構成的二手生活?是否過度聚焦於自認為的幸福理由,而不是實際的體驗?

對許多人來說,類似的思考註定沒有答案。人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如果一個社會的氛圍是必須擁有某種東西,你才是幸福的、成功的,那麼除非你能對自我有非常清晰的認知,否則就很難分辨,當“我不需要它”的念頭冒出來後,到底是自欺欺人?還是真的不需要?

如何應對這種提前到來的焦慮?

過去人怎麼解決中年危機?方法有植發、買車、出軌以及找初戀。猶記得《老友記》中,瑞秋的父親就用獎勵自己一輛保時捷的方法來刺激欲望,以對抗中年危機帶來的虛無。

那麼“中年未至,中年危機卻已殺到”的80後、90後該怎麼辦?所有試圖找出一條明擺著的路的努力,都會走向兩個極端——要麼墮落成一碗給人幻覺的雞湯,要麼膨脹成一管讓人癲狂的雞血。

生活不是考試,不是所有題目都有一個確定的答案,也不是所有的捉襟見肘左支右絀,都能在短時間內看到一條出路。年齡不是真問題,年齡討論只是焦慮的出口,註定他們去趟的路,誰也不能替代。

成年人的生活,沒有容易二字。唯一值得安慰的是,大多數人都會遇到同樣的難題,而你並不特殊。

只能將處境的喜憂歸結為能力或者運氣。抬頭職場天花板清晰可見,知識更新換代太快,競爭力下降;精力和體力更勝一籌的年輕人不斷湧來,而自己身體卻在走下坡路,或囿於家庭對工作無法全情投入,“華為集中清理34歲以上員工”的傳言仿佛已讓他們看到了自己的明天。

更大的壓力來自無處不在的規訓。在中國傳統觀念中,年齡與人生的標誌性事件是一一對應的。中年在主流價值觀裡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成家立業的整個流程已經完成大半了。但在這個時代,三十歲還在讀書的大有人在;出於經濟壓力和個人發展的考慮,晚婚晚育甚至不婚、丁克也越來越流行;而大城市飆升的房價已經絕了不少年輕人置業的念頭。但主流價值觀巍然不動,依然執著于定義“什麼才是正常人生該有的樣子”以及“什麼年齡就該幹什麼事”。

網路上流傳的一份出生時間與人生進程清單,細究起來毫無道理,但也讓不少人焦慮

相比集體主義文化,更重視個體自由和價值的80後、90後,在重壓之下不得不開始反省,自己當下所過的生活,是否是由社會標準以及他人指示與評價構成的二手生活?是否過度聚焦於自認為的幸福理由,而不是實際的體驗?

對許多人來說,類似的思考註定沒有答案。人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如果一個社會的氛圍是必須擁有某種東西,你才是幸福的、成功的,那麼除非你能對自我有非常清晰的認知,否則就很難分辨,當“我不需要它”的念頭冒出來後,到底是自欺欺人?還是真的不需要?

如何應對這種提前到來的焦慮?

過去人怎麼解決中年危機?方法有植發、買車、出軌以及找初戀。猶記得《老友記》中,瑞秋的父親就用獎勵自己一輛保時捷的方法來刺激欲望,以對抗中年危機帶來的虛無。

那麼“中年未至,中年危機卻已殺到”的80後、90後該怎麼辦?所有試圖找出一條明擺著的路的努力,都會走向兩個極端——要麼墮落成一碗給人幻覺的雞湯,要麼膨脹成一管讓人癲狂的雞血。

生活不是考試,不是所有題目都有一個確定的答案,也不是所有的捉襟見肘左支右絀,都能在短時間內看到一條出路。年齡不是真問題,年齡討論只是焦慮的出口,註定他們去趟的路,誰也不能替代。

成年人的生活,沒有容易二字。唯一值得安慰的是,大多數人都會遇到同樣的難題,而你並不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