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研究發現維生素A有助改善糖尿病?胰島素給藥有新方法?糖尿病低血糖為什麼比高血糖危害還要大?

糖尿病是現代社會的一種常見疾病,與胰島素分泌不正常有關。中國有糖尿病患者1.1億,有5億以上處於糖尿病前期的成年人。直到現在,糖尿病仍是一種可以控制但不能根治的疾病。

目前有新的研究表明,維生素A能改善分泌胰島素的β細胞的功能。

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高血糖是由於胰島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損,

或兩者兼有引起,而胰島素是由胰臟內的胰島β細胞分泌的。

糖尿病可導致各種組織,特別是眼、腎、心臟、血管、神經的慢性損害、功能障礙。如果不進行治療,可能會引發許多併發症,嚴重的長期併發症包括心血管疾病、中風、慢性腎臟病。

據科學線上新聞網站醫學版報導,來自瑞典隆德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維生素A能改善分泌胰島素的β細胞的功能。

研究起源于研究者發現分泌胰島素的β細胞表面含有大量的維生素A受體。

“人體細胞表面沒有無用的受體。受體都會發揮一定的作用,但很多情況下,我們還無法確定其具體功能和用途,我們把那部分受體稱為孤兒受體。當我們發現胰島細胞表面具有維生素A受體時,我們隨即意識到:與維生素A相互作用的細胞表面受體的功能是值得我們研究的。”瑞典隆德大學糖尿病中心高級研究員亞伯特·薩利希說道。

亞伯特·薩利希及其團隊與瑞典哥德堡大學、國王學院(倫敦)和牛津糖尿病研究中心的研究者們繪製了220種特徵尚不明確的β細胞表面受體。其中有一種就是維生素A受體。

研究者們用2型糖尿病患者胰島細胞和非糖尿患者胰島細胞設計了動物(小鼠)實驗:通過部分阻斷受體與維生素A的特異性結合,接著用糖刺激細胞,

發現細胞分泌胰島素的功能下降。

“我們發現分泌功能下降了近30%。”亞伯特·薩利希說道。他還補充道:胰島細胞的存活率下降和胰島素分泌減少是導致2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

研究者還發現,β細胞抗炎能力隨維生素A含量的減少而下降。研究者認為維生素A不僅在早年階段對β細胞的功能產生影響,也對人的生命健康,尤其是對處於病理狀態(如炎症)的人群的生命功能發揮一定的作用。

“動物實驗中,剛出生的小鼠需要攝入維生素A來形成β細胞。而一般來說,人類也是如此,兒童必須通過日常飲食來攝入足夠的的維生素A。”亞伯特·薩利希說道。

維生素A是人類的必需營養素之一,是構成視覺細胞內感光物質的成分,維生素A不足會引發夜盲症。同時維生素A也是骨髓細胞分化時的調節因素,包括骨髓中的造血細胞都需要維生素A的調節。因此維生素A缺乏也會影響造血功能,從而導致貧血、免疫力降低等問題。

維生素A主要來源於動物內臟和乳製品,對於膳食均衡的人群來說,一般不會出現維生素A缺乏的症狀,素食主義者卻需要尤為注意。

但是,攝入過量維生素A會對人體造成傷害,甚至造成骨質疏鬆。而僅僅通過日常飲食是不會造成維生素A過量攝入的,但額外再服用保健品和補品則可能造成維A攝入過量。

“我們正在試圖尋找類似於維生素A的小分子物質或肽類,使其既能和特異性受體相結合,又不會產生不良影響。”亞伯特·薩利希說道

胰島素給藥有新方法 讓糖尿病患者不再痛

拋棄傳統金屬針頭刺入,依靠注射器壓力裝置產生高壓使藥液瞬間穿透皮下。別小看眼前這個只有手電筒大小的無針注射器,它能成功地克服患者對針頭的恐懼,不再抗拒胰島素注射。

6月16日,快舒爾無針彌散注射技術高峰論壇在重慶成功舉辦。會上,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內分泌科主任李啟富教授比較了快舒爾無針彌散注射相比普通針頭注射的優勢:無針注射解決了傳統注射器重複使用針頭容易發生斷針、感染、不易吸收等無法回避問題,而且極大的減輕了糖尿病患者注射時的心理壓力,增加了患者的依從性。李啟富教授補充說到:“因恐懼針頭等原因拒絕使用胰島素,其實是中國糖尿病血糖達成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內分泌科汪志紅教授從臨床試驗角度,論證了無針注射器注射能使胰島素類似物吸收加快,更有利於餐後血糖的改善,減少餐後血糖的波動。

據悉,快舒爾是首個實現一次取藥多次注射的無針彌散注射系統,可有效地降低針頭重複使用導致硬結發生比例,避免長期針頭注射造成的皮下脂肪增生。

糖尿病低血糖為什麼比高血糖危害還要大?

近日,總有糖尿病患者諮詢:有人說牛奶營養豐富,有人說牛奶脂肪含量高,糖尿病人到底能不能喝牛奶?

答案是肯定的,糖尿病人可以喝牛奶。牛奶營養豐富,可稱為較完美的食品,被推薦為最理想的天然食品之一。牛奶含有水分、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素,能給糖尿病患者提供較多的人體必需營養成分,有利於身體的康復與長壽。

在這裡我們還要說明,糖尿病人喝牛奶,不僅可以補充多種營養素,還有利於補鈣和防止血脂升高。牛奶中的蛋白質主要是酪蛋白、乳白蛋白、乳球蛋白等,含有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牛奶中含鈣較高。一般1毫升牛奶含有1毫克鈣。牛奶還含有豐富的乳清酸,不僅能抑制膽固醇沉積於動脈血管壁,還能抑制人體內膽固醇合成酶的活性,從而減少膽固醇的產生。

不過,糖尿病患者喝牛奶,還要“會喝牛奶”。我們第一個要強調的就是——選對牛奶種類,喝奶不過量。糖尿病患者應該適度喝低脂牛奶,過量飲用牛奶或高脂牛奶易導致動脈硬化等疾病。研究發現,過量飲用牛奶可導致血管硬化、管腔狹窄乃至阻塞,從而導致腦梗死等疾病。

再者,糖尿病患者每天飲用牛奶的時間應根據各自的習慣而定。如在早晨飲用,應伴隨進食其它穀類食品,可以起到營養素互補的作用。如果您飲用牛奶後,容易發生腹脹、腹痛或肛門排氣增加,可少量多餐或把牛奶稍加熱後再飲用。不習慣喝牛奶的人,可以選用每天攝入250毫升的豆漿或豆奶。

此外,我們建議糖尿病患者選用低脂牛奶,每次200毫升左右。喝牛奶的時間以白天為好,可在用餐時補充,也可在餐間補充。

最後,糖尿病患者睡前喝牛奶是不提倡的,這雖然會改善睡眠,但會在不同程度上會影響血糖、血脂及體重的控制。

“動物實驗中,剛出生的小鼠需要攝入維生素A來形成β細胞。而一般來說,人類也是如此,兒童必須通過日常飲食來攝入足夠的的維生素A。”亞伯特·薩利希說道。

維生素A是人類的必需營養素之一,是構成視覺細胞內感光物質的成分,維生素A不足會引發夜盲症。同時維生素A也是骨髓細胞分化時的調節因素,包括骨髓中的造血細胞都需要維生素A的調節。因此維生素A缺乏也會影響造血功能,從而導致貧血、免疫力降低等問題。

維生素A主要來源於動物內臟和乳製品,對於膳食均衡的人群來說,一般不會出現維生素A缺乏的症狀,素食主義者卻需要尤為注意。

但是,攝入過量維生素A會對人體造成傷害,甚至造成骨質疏鬆。而僅僅通過日常飲食是不會造成維生素A過量攝入的,但額外再服用保健品和補品則可能造成維A攝入過量。

“我們正在試圖尋找類似於維生素A的小分子物質或肽類,使其既能和特異性受體相結合,又不會產生不良影響。”亞伯特·薩利希說道

胰島素給藥有新方法 讓糖尿病患者不再痛

拋棄傳統金屬針頭刺入,依靠注射器壓力裝置產生高壓使藥液瞬間穿透皮下。別小看眼前這個只有手電筒大小的無針注射器,它能成功地克服患者對針頭的恐懼,不再抗拒胰島素注射。

6月16日,快舒爾無針彌散注射技術高峰論壇在重慶成功舉辦。會上,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內分泌科主任李啟富教授比較了快舒爾無針彌散注射相比普通針頭注射的優勢:無針注射解決了傳統注射器重複使用針頭容易發生斷針、感染、不易吸收等無法回避問題,而且極大的減輕了糖尿病患者注射時的心理壓力,增加了患者的依從性。李啟富教授補充說到:“因恐懼針頭等原因拒絕使用胰島素,其實是中國糖尿病血糖達成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內分泌科汪志紅教授從臨床試驗角度,論證了無針注射器注射能使胰島素類似物吸收加快,更有利於餐後血糖的改善,減少餐後血糖的波動。

據悉,快舒爾是首個實現一次取藥多次注射的無針彌散注射系統,可有效地降低針頭重複使用導致硬結發生比例,避免長期針頭注射造成的皮下脂肪增生。

糖尿病低血糖為什麼比高血糖危害還要大?

近日,總有糖尿病患者諮詢:有人說牛奶營養豐富,有人說牛奶脂肪含量高,糖尿病人到底能不能喝牛奶?

答案是肯定的,糖尿病人可以喝牛奶。牛奶營養豐富,可稱為較完美的食品,被推薦為最理想的天然食品之一。牛奶含有水分、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素,能給糖尿病患者提供較多的人體必需營養成分,有利於身體的康復與長壽。

在這裡我們還要說明,糖尿病人喝牛奶,不僅可以補充多種營養素,還有利於補鈣和防止血脂升高。牛奶中的蛋白質主要是酪蛋白、乳白蛋白、乳球蛋白等,含有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牛奶中含鈣較高。一般1毫升牛奶含有1毫克鈣。牛奶還含有豐富的乳清酸,不僅能抑制膽固醇沉積於動脈血管壁,還能抑制人體內膽固醇合成酶的活性,從而減少膽固醇的產生。

不過,糖尿病患者喝牛奶,還要“會喝牛奶”。我們第一個要強調的就是——選對牛奶種類,喝奶不過量。糖尿病患者應該適度喝低脂牛奶,過量飲用牛奶或高脂牛奶易導致動脈硬化等疾病。研究發現,過量飲用牛奶可導致血管硬化、管腔狹窄乃至阻塞,從而導致腦梗死等疾病。

再者,糖尿病患者每天飲用牛奶的時間應根據各自的習慣而定。如在早晨飲用,應伴隨進食其它穀類食品,可以起到營養素互補的作用。如果您飲用牛奶後,容易發生腹脹、腹痛或肛門排氣增加,可少量多餐或把牛奶稍加熱後再飲用。不習慣喝牛奶的人,可以選用每天攝入250毫升的豆漿或豆奶。

此外,我們建議糖尿病患者選用低脂牛奶,每次200毫升左右。喝牛奶的時間以白天為好,可在用餐時補充,也可在餐間補充。

最後,糖尿病患者睡前喝牛奶是不提倡的,這雖然會改善睡眠,但會在不同程度上會影響血糖、血脂及體重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