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前阿裡巴巴“瓦力超級大腦”技術負責人劉智勇:離職創業,做出大學園區快遞機器人

物流行業被“機器人”盯上由來已久。除亞馬遜、京東等巨頭企業熱衷的無人機配送之外,還有一種方案也被國內外的創業者探索、實踐著。

“7月份我們將啟動無人配送校園計畫,

在第一所高校投放5-20台產品”,真機智能創始人劉智勇對雷鋒網說道。創辦真機智能前,劉智勇是阿裡巴巴“瓦力超級大腦”的技術負責人。他口中的產品,正是無人機外的另一種方案——配送機器人(無人小車)。真機智能研發的配送機器人名為“遞虎”,專注于解決大學校園裡最後一公里的配送問題。

遞虎是真機智能的第一代產品,即將完成組裝。它高約0.8m,自重30kg,最高可載重為30kg,依靠直徑為25.4cm的輪子“行走”,行進速度約10 km/h,相當於人騎自行車的普通速度。高大的身軀和較大的輪子,可以保證它在負重30kg時,安全跨越減速帶,爬上最高35°角的斜坡,但“遞虎”還不具備通過臺階的能力。

遞虎在視覺上採用雷射雷達的方案,早期測試版中,因為採用了Velodyne的雷射雷達,僅此一項成本高達8000美元。而在即將組裝完成的版本中,採用了其他廠商的雷射雷達,成本降至3000元內。此外,在雷射雷達基礎上,還通過視覺演算法作為輔助。

遞虎接到指令後首先要以2D地圖作為路徑規劃參考,然後根據GPS做初步定位。實際行走中,

通過雷射雷達、視覺和慣導,對環境建圖、定位,來即時規劃路徑;而在避障方面,由於路面狀況太繁雜,依靠端到端演算法做決策的技術並不足夠,因此真機智能選擇了靠機器學習模型預測結果和規則相結合的方式,來實現控制決策。

另外,之所以盯准校園這個應用場景,

劉智勇的考慮有兩方面:一方面在於學校環境相對簡單,利於配送機器人的初步嘗試和反覆運算更新;另一方面是大部分學校規定快遞員不准進入校區,學生收、寄快遞必須要走一段路,校園的最後一公里配送基本處於空白地帶。

不過,在這個細分領域,真機智能並非首創。

據雷鋒網瞭解,由Skype 的聯合創始人 Ahti Heinla 和 Janus Friis創辦的Starship在2017年初剛剛獲得1720萬美元種子輪融資,

並在美、英、德等多個國家進行了商業化試驗,為消費者提供食品、生鮮雜貨及快遞的配送服務;而由麻省理工學院電腦科學專家Sonia Jin和Stav Braun以及賓夕法尼亞大學機器人學家Uriah Baalke共同創建於2015年的Dispatch,也在去年4月份將200萬美元種子輪融資收入囊中。

這兩家國外公司,盯著的也是最後一公里的配送。

Starship送貨機器人

Dispatch送貨機器人

有兩家國外公司在前,國內媒體報導真機智能時,也往往將其形容為“中國的Starship”,而劉智勇認為,“遞虎”與國外公司至少有四方面的不同:

應用場景

一方面,國外的路面、基建環境相對較好,機器人能夠直接從商場、郵局配送到家。國內不具備這樣的環境,這也是真機智能選擇大學校園(環境相對簡單)作為切入點的原因;另一方面,國內物流配送的頻次要遠遠超過國外,市場容量和需求比國外大很多,機會與挑戰並存。

技術方面

無論是Starship還是Dispatch,其產品均未使用雷射雷達作為“眼睛”,主要以攝像頭作為視覺解決方案,這是技術方面最大的不同。真機智能採取的方案為雷射雷達+視覺演算法輔助,這導致“遞虎”只能採用“側開門”的設計方案,將最上方留給旋轉式雷射雷達,這樣做的好處是既保證了載貨容量,也盡可能減少了盲區。

性能方面

在性能方面, “遞虎”的載重、速度前文都有介紹,這兩項指標都優於Starship,但在行駛總距離上便無法比較,而Dispatch的機器人Carry可載重45公斤。

防盜方面

遞虎採取了三方面措施,保證自己和貨物的安全:一是通過警報向行人求救;二是通過拍照,上傳到互聯網;三是通知中樞系統,實現遠端接管。

此外,除了快遞這項業務,劉智勇認為在“校園安防”方面,遞虎更有其用武之地。當前大學意外事故頻發,為學校和家長都造成了極大的困擾,而攝像頭和學校保安部無論如何也無法保證萬無一失。遞虎能夠在夜間自動進行巡邏,並配有氣體、火焰檢查,能夠及時發現意外。

目前,真機智能的團隊共有9人,分別來自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帝國理工學院、清華大學和阿裡巴巴的人工智慧團隊。雷鋒網問起是否有擴張的計畫時,劉智勇認為,控制擴張的節奏對於創業公司而言非常重要,目前的團隊人數、構成都能夠滿足現階段的工作任務,未來是否擴容取決於業務需求。

2016年8月,真機智能獲得清華大學創+種子基金和Plug and Play的融資,目前正在啟動下一輪融資計畫。

Starship送貨機器人

Dispatch送貨機器人

有兩家國外公司在前,國內媒體報導真機智能時,也往往將其形容為“中國的Starship”,而劉智勇認為,“遞虎”與國外公司至少有四方面的不同:

應用場景

一方面,國外的路面、基建環境相對較好,機器人能夠直接從商場、郵局配送到家。國內不具備這樣的環境,這也是真機智能選擇大學校園(環境相對簡單)作為切入點的原因;另一方面,國內物流配送的頻次要遠遠超過國外,市場容量和需求比國外大很多,機會與挑戰並存。

技術方面

無論是Starship還是Dispatch,其產品均未使用雷射雷達作為“眼睛”,主要以攝像頭作為視覺解決方案,這是技術方面最大的不同。真機智能採取的方案為雷射雷達+視覺演算法輔助,這導致“遞虎”只能採用“側開門”的設計方案,將最上方留給旋轉式雷射雷達,這樣做的好處是既保證了載貨容量,也盡可能減少了盲區。

性能方面

在性能方面, “遞虎”的載重、速度前文都有介紹,這兩項指標都優於Starship,但在行駛總距離上便無法比較,而Dispatch的機器人Carry可載重45公斤。

防盜方面

遞虎採取了三方面措施,保證自己和貨物的安全:一是通過警報向行人求救;二是通過拍照,上傳到互聯網;三是通知中樞系統,實現遠端接管。

此外,除了快遞這項業務,劉智勇認為在“校園安防”方面,遞虎更有其用武之地。當前大學意外事故頻發,為學校和家長都造成了極大的困擾,而攝像頭和學校保安部無論如何也無法保證萬無一失。遞虎能夠在夜間自動進行巡邏,並配有氣體、火焰檢查,能夠及時發現意外。

目前,真機智能的團隊共有9人,分別來自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帝國理工學院、清華大學和阿裡巴巴的人工智慧團隊。雷鋒網問起是否有擴張的計畫時,劉智勇認為,控制擴張的節奏對於創業公司而言非常重要,目前的團隊人數、構成都能夠滿足現階段的工作任務,未來是否擴容取決於業務需求。

2016年8月,真機智能獲得清華大學創+種子基金和Plug and Play的融資,目前正在啟動下一輪融資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