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磁山文化博物館被命名為河北省社會科學普及基地

啟動儀式現場。黃江南 攝

長城網邯鄲6月19日訊(記者 王自娟 通訊員 黃江南)6月18日,

河北省第十二屆社會科學普及周啟動儀式在邯鄲學院舉行。儀式上公佈了河北省2017年省級社會科學普及基地名單並由省、市領導授牌,武安市磁山文化博物館被命名為河北省社會科學普及基地。

磁山文化博物館位於武安市磁山鎮磁山村東,距武安市區17公里。博物館始建於1994年,新館由天津大學城市規劃設計院設計,政府投資1億元,於2011年建成並免費對公眾開放。

館區占地面積100畝,包括主體展館、遺址保護棚和文化廣場。基本陳列以《回望遠古——中國新石器時代的磁山文化陳列》為主題,分為“驚世發現”、“文明之光”、“時代新篇”三部分,通過精美的文物和現代化展示手段,記錄磁山先民生生不息、勞動創造的輝煌,展示了萬年磁山文化內涵和在人類文明發展進程中的歷史作用。磁山文化博物館先後被評為國家級粟文化科普基地、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邯鄲市文明單位、邯鄲市科普教育基地、青少年學生教育實踐基地。

據悉,磁山文化遺址發現於1972年,屬我國北方黃河流域中上游地區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遺存。遺址面積14萬平方米,出土陶器、石器、骨蚌器等文物5000餘件,發現房屋基址、灰坑及成批的糧食窖穴,還有大量黍、粟、榛子、小葉樸、碳化核桃等植物碳化標本,經中國社科院、中科院測定,

距今約7500-10000年,其中黍粟的種植、家雞的飼養、核桃的栽培、陶器的製作堪稱世界之最,在我國乃至世界文明進程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填補了我國新石器時代考古研究的空白,是世界農耕文明的啟源地、東亞旱作農業起源地、粟的發祥地、中華民族文化和東方文明的發祥地之一。“磁山文化”是唯一以河北省地名命名的文化類型,1988年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