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當卡紮菲意識到危險的時候,已經晚了,這個世界上有人想將他置於死地!

卡紮菲向來與西方諸國不鳥。其本人也狂妄的很,都什麼年代了,還是封建君主那一套。瞧那排場,弄個貼身衛隊,還是女衛隊,你想幹嘛?用腳趾頭想想都知道,輪孔武有力,女的肯定不如男的。

為何,就因為獨裁者的任性。

卡紮菲到法國訪問,什麼高級酒店都不住,非要在人家那搭個帳篷,還帶個駱駝。囂張跋扈如此,這個世界上也沒誰了。當時法國總統薩科齊出於禮貌,隱忍了;嘴上不說,心裡肯定不痛快。法國民眾會怎麼看待?地中海到底誰是老大?卡紮菲這種君主排場居然都拽到大法蘭西國了;不知道的,

還以為是大哥來視察小弟了。

1969年9月1日,卡紮菲領導“自由軍官組織”發動政變,推翻伊德里斯王朝,建立了阿拉伯利比亞共和國,任革命指揮委員會主席兼武裝部隊總司令,

並晉升為上校。這可真夠特立獨行的,你自封為上校,別人還怎麼晉升。

卡紮菲號稱“非洲雄獅”,自視甚高,以復興阿拉伯世界為己任。自打上臺那天起,處處與西方列強作對。收回美軍在利比亞的空軍基地、趕走美軍,廢除前國王與美國簽訂的一系列協定,

利比亞領海限制美艦活動,聲援伊朗反對美國,明裡暗裡支持針對西方的恐怖主義,聲稱美國是阿拉伯國家的頭號敵人。

卡紮菲通過軍事政變上臺,這本就為當代西方民主思想所不齒;居然還處處與西方列強對著幹;他早已成為西方列強的眼中釘、肉中刺,

必除之而後快。你恐怖襲擊,我暗殺轟炸;來來往往好幾回。卡紮菲猶如卡在西方列強喉嚨裡的魚刺,寢食難安,不吐不快。直至1988年洛克比空難,259名乘客和機組人員無一倖免。據查,該恐怖襲擊與卡紮菲政權有染;而卡紮菲還有意包庇犯罪嫌疑人,這引起整個西方社會的強烈憤慨。西方列強對卡紮菲恨的咬牙切齒、憤怒到了極點,從此埋下日後被無情剿殺的禍根。
此後卡紮菲雖攝於西方的壓力,對洛克比空難負責,並對遇難者家屬實施巨額賠償;但已經於事無補,回天乏術了。

2011年2月15日利比亞開始了大規模的騷亂,示威者高喊“結束貪污腐敗”等口號。此時才向世人真正揭開了卡紮菲政權的獨裁、殘暴、無序、腐敗的實質。卡紮菲早已脫離群眾許多年。

2011年3月17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1973號決議,在利比亞設立禁飛區。什麼叫禁飛區?就是你的飛機不能飛,等著我來炸;別的國家不能來;只能我的飛機去炸你。這就是大國法則,這就是強權真理。你不聽我的,馬上幹你;能動手時,就別吵吵。

攻打利比亞:對美國總統奧巴馬來說,如同雞肋;對英國首相卡梅倫來說,也很迷茫;對法國總統薩科齊來說,正是提高法國在地中海的話語權、競選連任的絕佳機會。法國總統薩科齊得令後,興奮之情溢於言表,一溜小跑,馬上命令法軍開始對卡紮菲進行空襲。讓你知道知道,地中海到底誰才是老大。卡紮菲自知無力抵抗,但也不能束手待斃,流竄回自己的老家。怎奈失去民心久已,周圍的隨從一個個地離他而去。在美、法、英等列強面前,卡紮菲的軍隊就是一幫烏合之眾。槍炮一響,立刻做鳥獸散。

內憂外患,失去群眾支持,短短7個月,卡紮菲政權,在內外軍隊的聯合絞殺下,轟然倒塌。最後落得身死國衰。唯一值得安慰的是:相比薩達姆而言,沒有被敵人審批,死的體面多了。一代梟雄,就此隕落。

卡紮菲早已脫離群眾許多年。

2011年3月17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1973號決議,在利比亞設立禁飛區。什麼叫禁飛區?就是你的飛機不能飛,等著我來炸;別的國家不能來;只能我的飛機去炸你。這就是大國法則,這就是強權真理。你不聽我的,馬上幹你;能動手時,就別吵吵。

攻打利比亞:對美國總統奧巴馬來說,如同雞肋;對英國首相卡梅倫來說,也很迷茫;對法國總統薩科齊來說,正是提高法國在地中海的話語權、競選連任的絕佳機會。法國總統薩科齊得令後,興奮之情溢於言表,一溜小跑,馬上命令法軍開始對卡紮菲進行空襲。讓你知道知道,地中海到底誰才是老大。卡紮菲自知無力抵抗,但也不能束手待斃,流竄回自己的老家。怎奈失去民心久已,周圍的隨從一個個地離他而去。在美、法、英等列強面前,卡紮菲的軍隊就是一幫烏合之眾。槍炮一響,立刻做鳥獸散。

內憂外患,失去群眾支持,短短7個月,卡紮菲政權,在內外軍隊的聯合絞殺下,轟然倒塌。最後落得身死國衰。唯一值得安慰的是:相比薩達姆而言,沒有被敵人審批,死的體面多了。一代梟雄,就此隕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