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頤和園裡現內鬼和黃牛,景區“倒票”何時休

售票人員夥同“黃牛”倒票

另據網友提供的視頻顯示,

一名身穿白色上衣男子稱,“不去(排隊)了,和班長打電話了”。隨後,一名身穿藍色衣服的男子從售票視窗走向他,遞給他一遝頤和園門票,並說“以後要排隊”。隨後,此事被曝引起了大家的廣泛關注,頤和園工作人員疑似與票販子勾結倒票浮出水面。

北京商報記者在3月20日到頤和園北宮門走訪時發現,藍色衣服為頤和園售票處人員的統一工作服裝。售票視窗正常售票,但由於陰雨天氣,

遊客人數寥寥無幾,票販子也無跡可尋。隨後北京商報記者在走訪圓明園等景區時,景區周邊的小商販告訴北京商報記者,頤和園票價較高,還有聯票套票業務,平時人流量大的時候票販子的確不少。而圓明園因為票價低票販子比較少。

對此,北京聯合大學旅遊產業經濟研究所所長張金山表示,頤和園作為老牌旅遊景區,應該是管理非常完善的景區,發生這樣的事情確實讓人震驚。

而且旅遊景區門票的性質與火車票相比有很大的差別,景區門票沒有像重要節日期間的火車票一樣存在很大的稀缺性和排他性,目前主要存在於一定地區和熱門時間段內,當存在倒票套利的空間時才會發生,但並不是全國景區普遍存在。

內外勾結凸顯管理漏洞

頤和園工作人員被曝與票販子勾結不是第一次。早在2013年頤和園門口的票販子就曾和檢票人員聯手帶遊客逃票入園牟利。

遊客通過票販子,就可以拿著別人的公園年票入園,即便是照片與遊客性別不符,也會輕而易舉蒙混過關。當然,入園後,每位遊客要給帶他們入園的人25元。但是如果不通過票販子來用別人的年票入園,就會因身份不一致被檢票人員攔下。顯而易見,票販子與查票人員串通一氣才保證了逃票的順利進行。

實際上,景點內部工作人員有“貓膩”成為倒票“黃牛”橫行的重要因素。

去年剛剛落地上海的迪士尼主題公園曾被曝出票務混亂的問題,有“黃牛”稱與迪士尼員工有合作,快速通行證就是從迪士尼員工處拿到的。雖然此前迪士尼表示已聯合公安部門等展開調查,打擊非法倒賣快速通行證的行為,但仍舊屢禁不止。

此外,2016年8月,珠海一景點的公司財務部門在核驗景點門票票根時,發現有不法分子偽造海洋溫泉度假村門票1800多張進行消費,

造成公司直接損失30余萬元。警方偵查之後發現內部員工邱某才是罪魁禍首,他利用職務便利,印製1800多張門票低價賣給王某,王某再將假票散售給遊客。此外,河南一景區被曝出員工幫遊客逃票牟利後,景區甚至回應稱這是“員工福利”,而票販子每帶一個遊客進入景區,都會和景區工作人員分成。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教授王興斌表示,內外勾結倒賣門票這種現象的確不是個例,而且多發生在票價比較貴、面積比較大的景區,內部工作人員借助帶遊客逃票入園牟利。但如果真的在頤和園這樣的國家5A級景區出現這樣的現象,那麼景區的管理肯定有很大問題。

倒票“黃牛”需要整治,內外勾結卻加大了門票把控的難度。業內人士表示,有的景區責任意識不強,甚至放任“黃牛”存在。有時候票販子的價格比售票點還便宜,有些“黃牛”還能免費帶遊客進景區,這裡面肯定有別的利益鏈條。缺乏監督、把公共資源當成圈子利益來利用,這都折射了景區管理部們對於公共資源的管理不力,旅遊亂象今年持續受到抨擊,但卻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在亂象手段不斷翻新的同時,管理部門也應該深刻反思。

景區“黃牛”怎麼管

“未來高科技手段是解決門票混亂的有效手段。”王興斌這樣說到。爆料網友也建議說:“多增加點自動售票機問題不就解決了,中國現在移動支付這麼便利。”

遊客買票排隊等待時間過長、實名制未能在景區普及的確是“黃牛”橫行的原因,因此票務系統升級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

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頤和園售票處設有網路電子票取票視窗,但換取時間僅為當日13:00前,而且不能通過身份證或者二維碼資訊直接入園,雖說能在網上提前購票,但還是免不了二次換取紙質門票的麻煩。相比故宮博物院2015年就開始使用的刷身份證進景區的票務系統,頤和園的電子票便利性並不太強。

頤和園此次做出的官方回應中介紹到,“針對高峰時段頤和園購票等待時間過長問題,頤和園管理處已開始進行票務系統升級,以減少遊客等待時間。”實際上,頤和園在2016年10月就啟動了新票務系統,試點電子票入園。頤和園當時稱下一步將借助新票務系統,把線上、線下票務平臺對接起來,實現七個門區將全部使用新票務系統,通過刷手機、刷身份證直接入園,免去遊客二次換票的麻煩。雖然距離首次啟用新票務系統已經過去了半年,但頤和園目前還是尚未實現願景。

那麼,實現了實名制購票、刷身份證入園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嗎?事實並非如此。已經實現實名驗證和身份證入園的故宮,仍然出現不少“黃牛”兜售當日門票。據瞭解,去年4月,北京故宮由於每日限流8萬人次,中午時間大屏就提示門票已經售罄,但在故宮門口卻出現了 “150元、300元”價格的“黃牛票”。據“黃牛”稱,他們手頭有十幾張身份證和幾十個證件號碼,專門用來購票,販賣的並非假票。

對此,張金山表示,實名制是約束倒票的有效舉措,面對“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黃牛”, 景區要加強對門票的有效管理,加大對事件員工的處理力度,同時引導遊客通過正規管道理性購票,儘量將問題限制在最小化的範圍內,完全杜絕也不現實。

精彩回顧

內外勾結倒賣門票這種現象的確不是個例,而且多發生在票價比較貴、面積比較大的景區,內部工作人員借助帶遊客逃票入園牟利。但如果真的在頤和園這樣的國家5A級景區出現這樣的現象,那麼景區的管理肯定有很大問題。

倒票“黃牛”需要整治,內外勾結卻加大了門票把控的難度。業內人士表示,有的景區責任意識不強,甚至放任“黃牛”存在。有時候票販子的價格比售票點還便宜,有些“黃牛”還能免費帶遊客進景區,這裡面肯定有別的利益鏈條。缺乏監督、把公共資源當成圈子利益來利用,這都折射了景區管理部們對於公共資源的管理不力,旅遊亂象今年持續受到抨擊,但卻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在亂象手段不斷翻新的同時,管理部門也應該深刻反思。

景區“黃牛”怎麼管

“未來高科技手段是解決門票混亂的有效手段。”王興斌這樣說到。爆料網友也建議說:“多增加點自動售票機問題不就解決了,中國現在移動支付這麼便利。”

遊客買票排隊等待時間過長、實名制未能在景區普及的確是“黃牛”橫行的原因,因此票務系統升級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

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頤和園售票處設有網路電子票取票視窗,但換取時間僅為當日13:00前,而且不能通過身份證或者二維碼資訊直接入園,雖說能在網上提前購票,但還是免不了二次換取紙質門票的麻煩。相比故宮博物院2015年就開始使用的刷身份證進景區的票務系統,頤和園的電子票便利性並不太強。

頤和園此次做出的官方回應中介紹到,“針對高峰時段頤和園購票等待時間過長問題,頤和園管理處已開始進行票務系統升級,以減少遊客等待時間。”實際上,頤和園在2016年10月就啟動了新票務系統,試點電子票入園。頤和園當時稱下一步將借助新票務系統,把線上、線下票務平臺對接起來,實現七個門區將全部使用新票務系統,通過刷手機、刷身份證直接入園,免去遊客二次換票的麻煩。雖然距離首次啟用新票務系統已經過去了半年,但頤和園目前還是尚未實現願景。

那麼,實現了實名制購票、刷身份證入園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嗎?事實並非如此。已經實現實名驗證和身份證入園的故宮,仍然出現不少“黃牛”兜售當日門票。據瞭解,去年4月,北京故宮由於每日限流8萬人次,中午時間大屏就提示門票已經售罄,但在故宮門口卻出現了 “150元、300元”價格的“黃牛票”。據“黃牛”稱,他們手頭有十幾張身份證和幾十個證件號碼,專門用來購票,販賣的並非假票。

對此,張金山表示,實名制是約束倒票的有效舉措,面對“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黃牛”, 景區要加強對門票的有效管理,加大對事件員工的處理力度,同時引導遊客通過正規管道理性購票,儘量將問題限制在最小化的範圍內,完全杜絕也不現實。

精彩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