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三伏天,“冬病夏治”最佳時機

專家簡介:蘇春芝,河北省中醫院肝膽科主任,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河北省慢性肝病重點研究室主任。從事中醫臨床工作26年,對中醫藥治療各種急慢性腸胃炎、萎縮性胃炎、膽汁反流性胃炎、潰瘍性結腸炎、急性胰腺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及腹水、肝癌等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

獨特觀點:三伏天自然界陽氣旺盛,正是對各種冬春季節好發疾病“未病先防”的最佳時機,三伏貼敷正是利用這一有利時機達到提高機體免疫力、調節陰陽平衡、恢復臟腑功能的目的。

精彩語錄:今年的“冬病夏治”三伏貼治療分5個時間段貼敷:1.夏至(6月21日-7月11日);2.一伏(7月12日-7月21日);3.二伏(7月22日-7月31日);4.閏二伏(8月1日-8月10日);5.三伏(8月11日-8月20日)。除頭伏時間較長,為20天外,其餘均為10天一個療程。

健康秘笈:“冬病夏治”並非人人適宜,經常反復咳黃膿痰和出血的病人、有皮膚過敏體質的人、局部皮膚破潰化膿者、惡性腫瘤患者、肺結核活動期患者、感冒發燒者、孕婦、年老體弱者、瘢痕體質者、患有感染性疾病等均不適宜。

重度糖尿病、惡性高血壓、嚴重臟器功能障礙、惡性腫瘤患者需參考醫生的意見。

微友問:三伏貼原理是什麼?

專家答:三伏時節是自然界溫度最高、人體陽氣最為充沛的時候,此時人體的氣血趨於體表,毛孔開張,特別有利於藥物的滲透和邪氣的外驅。且外治療法可使藥物直接作用於相應臟腑和經絡,作用更加直接。

微友問:三伏貼可以治療哪些病症呢?

專家答:這一療法主要是針對冬季容易復發或加重的疾病,如肝膽、呼吸系統疾病。冬季自然界寒邪較重,陽氣不足,人體免疫力低下、抵抗力下降,肝氣也不能很好地升發,此時肝病患者稍有飲食偏差或情緒變化就容易導致病情復發或加重。當然,虛寒性疾病如反復感冒、過敏性哮喘、虛寒性胃病、風濕免疫系統病症、婦科疾病等也是三伏貼的主治病種。

微友問:三伏貼之後需要注意哪些事項以保證療效的發揮呢?

專家答:每次貼敷時間不宜過久,以免貼敷時間太長藥性持續發揮而灼傷皮膚;貼敷期間局部發癢、發熱為正常現象,皮膚比較敏感者,若灼熱刺痛、發癢發熱明顯,須及時取下藥物;貼藥後如皮膚出現水皰,應注意保護好創面,避免抓破引起感染;貼敷期間注意保持皮膚清潔,防止出汗太多,

不吃辛辣、油膩的食物,當然也應忌涼食,貼敷當天儘量不洗澡以免影響療效;三伏貼的療效並不是“立竿見影”的,連續貼敷3年以上可更好地鞏固療效。

微友問:我有膽囊息肉,最近右側肋骨裡面一直燒灼感強烈,是什麼原因?

專家答:該症狀與膽囊息肉關係不大。首先,要看是否有原發的肝膽系統疾病;其次要看是否情緒調整不好,有沒有肝氣不舒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