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扭住產業“牛鼻子” 石柱走出可持續脫貧新路子

石柱縣三河鎮紅明村辣椒種植基地

三河鎮辣椒產業扶貧示範基地

一顆小小的紅辣椒,也可以發展成脫貧致富的參天大產業。近日,在重慶石柱縣召開的全國產業扶貧現場觀摩會上,石柱縣委書記蹇澤西以辣椒產業為例,分享了當地通過發展優勢特色產業,帶動貧困戶走上致富之路的石柱經驗。

“產業扶貧是扶貧攻堅中的重中之重。”蹇澤西表示,近幾年來,縣委、縣政府一直把產業扶貧放在扶貧攻堅中最重要的位置,按照“以引進培育市場經營主體為基礎,以產業發展為核心,以建立利益聯結長效機制為關鍵、以實現貧困群眾產業增收為目標”的思路,石柱縣走出了一條可持續脫貧的新路子。

發展特色產業助增收

“春天一片白,夏天一片綠,秋天一片紅”,這是石柱縣三河鎮紅明村發展辣椒產業最直觀、最生動的描述。

作為村裡的主導產業,紅明村緊緊圍繞辣椒大做文章,引導村裡44戶貧困戶進行辣椒種植,為他們增收脫貧提供了有力支撐。

“我們通過訂單保護價兜底,為貧困戶構建起一項‘零風險’產業。”該村相關負責人介紹,按照“誰建基地誰投資、誰訂單誰收購”原則,以優選業主建基地為突破口,做細服務,調動貧困戶種椒積極性,推動辣椒產業對貧困戶進行全面覆蓋。

記者在該村的齊心辣椒專業合作社瞭解到,辣椒產業發展,為當地貧困戶提供了土地流轉、種植售賣、效益分紅、基地務工等多項收益,戶均增收2萬元以上。近兩年,紅明村通過辣椒種植實現脫貧的貧困戶達60戶231人。

石柱是全國有名的辣椒生產縣,全縣辣椒種植面積有30余萬畝,全縣85個貧困村中,有33個村都覆蓋在這一特色產業內。因此在扶貧中,石柱也將這一產業作為這33個貧困村產業扶貧的主要產業之一。

石柱在佈局辣椒產業時,傾斜扶持貧困村尤為明顯,辣椒種植計畫優先保障貧困戶,對貧困戶給予260元/畝的辣椒種植補助,對貧困戶保險費進行全額補助。

據去年石柱辣椒產銷資料顯示,全縣年產鮮椒29萬噸,產業總產值16.8億元,帶動7219戶貧困戶種植辣椒2.6萬畝,戶均收入10000元以上。

除辣椒產業外,石柱還圍繞黃連、蓴菜、兔子、中蜂、鄉村旅遊等,引導和幫助貧困戶發展特色產業5.4萬餘畝,養殖畜禽30.1萬隻(頭),讓貧困戶都有穩定、持續的產業收入。

辣椒產業讓貧困戶過上好日子

經營主體與貧困戶簽訂的股權收益分紅協議書

引導多種經營主體聯動幫扶

在產業扶貧中,政府的作用不單純是“扶持”,更重要體現在“引導”上。石柱縣不斷培育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充分利用其有資金、技術、市場等產業發展優勢,引導經營者在發展產業的同時,帶動貧困戶共同參與,實現企業盈利與貧困戶增收的雙贏。

“我們從產前、產中、產後服務上下功夫,解決了辣椒生產各個環節的難題,引領廣大群眾和貧困戶種植辣椒。”由於幫扶工作到位,石柱三紅辣椒專業合作社所帶動的10個貧困村,辣椒產業對貧困戶覆蓋率達40%左右,戶均種植3.6畝。

據介紹,該合作社每年通過發放宣傳資料、技術培訓和市場行情預測,確保每戶有一個辣椒產業政策和技術“明白人”。 並與鄉鎮(街道)幹部、貧困村駐村工作隊一道幫助貧困戶制定辣椒產業發展計畫,算好全年收入帳。

栽種階段,合作社按成本價統一供應“工廠化培育”的種苗,並與其他合作社抱團採購無公害、安全的農資,椒農能夠享受到低於市場價20%的優惠價格。此外,還落實了15名“田坎技術員”加強巡迴指導,做好種植技術指導和椒苗生長情況巡查,對貧困戶的病害椒苗實行免費換苗。

為保障貧困戶能夠穩產穩收,合作社與每一戶貧困戶都簽訂有《辣椒種植收購合同》,按“椒農利益最大化、兼顧各方利益”原則,隨市場波動及時調整。當市場價低於最低保護價時,執行最低保護價收購。

合作社訂單收購、“一條龍”服務,為貧困戶發展產業解決了資金、技術和市場等難題。近年來,三紅辣椒專業合作社將自身發展與脫貧攻堅融合,帶動840戶貧困戶種植辣椒,其中350戶已經增收脫貧,490戶計畫今年脫貧。

目前,石柱已引進和培育龍頭企業83家、專業合作社808家、家庭農場1097家,發展“黃水人家”鄉村旅遊經營戶454家,通過新型經營主體和農技隊伍、駐村工作隊聯動聯手,推廣訂單收購、代種代養、土地流轉等14種產業扶貧方式,助推貧困群眾產業增收。

重慶五崗飼料有限公司生產的系列產品

三紅辣椒專業合作社辣椒深加工生產線

創新資產收益模式確保持續脫貧

重慶五崗飼料有限公司,主要從事畜禽飼料生產與銷售。該公司借力石柱信貸扶貧政策,聯合福海農業、五欣生豬養殖兩個合作社,組織所屬的 130戶貧困戶,以5萬元/戶、貸款期限三年的標準,向農村商業銀行貸款650萬元。資金由重慶五崗飼料有限公司使用並償還,貧困戶不承擔本金和利息歸還責任。

信貸過程中,政府和銀行各承擔50%的貸款風險,公司每年分別按所使用貸款金額的6%、不低於所使用貸款金額的0.8%的比例,連續三年對貧困戶給予固定分紅、效益分紅,戶均累計分紅達1.02萬元。

這便是石柱縣資產收益扶貧的其中一項模式--信貸收益扶貧。這種模式有效解決了貧困戶“不敢貸款”、企業“貸不了款”、銀行“不放心放款”的問題。

在貧困戶中,有相當部分都因勞動力、自身能力等多方面原因難以直接從事產業經營,針對這一狀況,石柱創新建立股權收益、基金收益、信貸收益、旅遊收益的資產收益扶貧新模式,將市場經營主體與貧困戶進行“捆綁”,整合數億元產業發展資金,讓貧困戶從這些資金中獲得“股份”,實現穩定長效持續的收益。

目前,石柱縣資產收益扶貧已申報項目569個,已審批項目256個、投入資金1.25億元,已帶動5022戶貧困戶脫貧致富。所有專案實施後,預計可帶動2280戶失能弱能重點貧困戶、11500戶一般貧困戶增收脫貧。

經營主體與貧困戶簽訂的股權收益分紅協議書

引導多種經營主體聯動幫扶

在產業扶貧中,政府的作用不單純是“扶持”,更重要體現在“引導”上。石柱縣不斷培育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充分利用其有資金、技術、市場等產業發展優勢,引導經營者在發展產業的同時,帶動貧困戶共同參與,實現企業盈利與貧困戶增收的雙贏。

“我們從產前、產中、產後服務上下功夫,解決了辣椒生產各個環節的難題,引領廣大群眾和貧困戶種植辣椒。”由於幫扶工作到位,石柱三紅辣椒專業合作社所帶動的10個貧困村,辣椒產業對貧困戶覆蓋率達40%左右,戶均種植3.6畝。

據介紹,該合作社每年通過發放宣傳資料、技術培訓和市場行情預測,確保每戶有一個辣椒產業政策和技術“明白人”。 並與鄉鎮(街道)幹部、貧困村駐村工作隊一道幫助貧困戶制定辣椒產業發展計畫,算好全年收入帳。

栽種階段,合作社按成本價統一供應“工廠化培育”的種苗,並與其他合作社抱團採購無公害、安全的農資,椒農能夠享受到低於市場價20%的優惠價格。此外,還落實了15名“田坎技術員”加強巡迴指導,做好種植技術指導和椒苗生長情況巡查,對貧困戶的病害椒苗實行免費換苗。

為保障貧困戶能夠穩產穩收,合作社與每一戶貧困戶都簽訂有《辣椒種植收購合同》,按“椒農利益最大化、兼顧各方利益”原則,隨市場波動及時調整。當市場價低於最低保護價時,執行最低保護價收購。

合作社訂單收購、“一條龍”服務,為貧困戶發展產業解決了資金、技術和市場等難題。近年來,三紅辣椒專業合作社將自身發展與脫貧攻堅融合,帶動840戶貧困戶種植辣椒,其中350戶已經增收脫貧,490戶計畫今年脫貧。

目前,石柱已引進和培育龍頭企業83家、專業合作社808家、家庭農場1097家,發展“黃水人家”鄉村旅遊經營戶454家,通過新型經營主體和農技隊伍、駐村工作隊聯動聯手,推廣訂單收購、代種代養、土地流轉等14種產業扶貧方式,助推貧困群眾產業增收。

重慶五崗飼料有限公司生產的系列產品

三紅辣椒專業合作社辣椒深加工生產線

創新資產收益模式確保持續脫貧

重慶五崗飼料有限公司,主要從事畜禽飼料生產與銷售。該公司借力石柱信貸扶貧政策,聯合福海農業、五欣生豬養殖兩個合作社,組織所屬的 130戶貧困戶,以5萬元/戶、貸款期限三年的標準,向農村商業銀行貸款650萬元。資金由重慶五崗飼料有限公司使用並償還,貧困戶不承擔本金和利息歸還責任。

信貸過程中,政府和銀行各承擔50%的貸款風險,公司每年分別按所使用貸款金額的6%、不低於所使用貸款金額的0.8%的比例,連續三年對貧困戶給予固定分紅、效益分紅,戶均累計分紅達1.02萬元。

這便是石柱縣資產收益扶貧的其中一項模式--信貸收益扶貧。這種模式有效解決了貧困戶“不敢貸款”、企業“貸不了款”、銀行“不放心放款”的問題。

在貧困戶中,有相當部分都因勞動力、自身能力等多方面原因難以直接從事產業經營,針對這一狀況,石柱創新建立股權收益、基金收益、信貸收益、旅遊收益的資產收益扶貧新模式,將市場經營主體與貧困戶進行“捆綁”,整合數億元產業發展資金,讓貧困戶從這些資金中獲得“股份”,實現穩定長效持續的收益。

目前,石柱縣資產收益扶貧已申報項目569個,已審批項目256個、投入資金1.25億元,已帶動5022戶貧困戶脫貧致富。所有專案實施後,預計可帶動2280戶失能弱能重點貧困戶、11500戶一般貧困戶增收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