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希熱布唐卡藝術展在長沙展出

人民網長沙6月19日電 近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著名唐卡大師希熱布的唐卡藝術展在長沙李自健美術館開幕。此次展出了希熱布大師唐卡作品上百幅,體現悠久的藏族文化藝術、別具一格的民族風情和宗教信仰,充分展現了人們對幸福、祥和生活的美好願景;展覽將展至7月16日結束,廣大市民和外地遊客均可免費參觀。

唐卡又名唐嘎、唐喀,是藏文音譯,唐卡的“唐”表示廣袤無邊,“卡”則指空白填補,是藏族文化中一種獨特繪畫藝術形式,是用彩緞織物裝裱之後懸掛供奉的卷軸繪畫,題材內容涉及藏族的宗教、歷史、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等諸多領域,堪稱藏民族的百科全書。

一幅幅精美的唐卡作品令長沙觀眾們不由得發出聲聲驚歎,彩緞上的唐卡色澤鮮豔、構圖嚴謹、筆力精細細膩,風格華麗,構圖飽滿。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唐卡大師希熱布介紹說,唐卡的品種和質地豐富多彩。以製作技藝論,有畫、繡、粘貼、鑲嵌等;以質地論,有紙、布、絲綢等等,其中用麻布或絲綢為底布,以繪畫形式製作的占絕大部分。

唐卡以色彩絢麗著稱,因其顏料選擇上一直遵循傳統,全部採用金、銀、珍珠、瑪瑙、珊瑚、松石、孔雀石、朱砂等珍貴的礦物寶石,以及藏紅花、大黃、藍靛等野生珍稀植物,手工研製而成,過程複雜。

這些天然原料純度高、覆蓋力強,保證了所繪製的唐卡色澤鮮豔,璀璨奪目,可以保持千年而不變色。

甘肅夏河拉蔔楞寺,著名的藏傳佛教寺院,希熱布大師就在那裡修行,學習唐卡繪畫。上世紀80年代,希熱布來到拉蔔楞寺跟隨80歲高齡的僧人曲紮學習繪製唐卡的技藝,打下扎實的基礎。而後,他又跟隨安多強巴等多位著名繪畫大師學習,盡得唐卡藝術的真傳。

他畫技精湛,同時有著廣博的藏文化功底,許多藏傳佛教的著名寺院都留有他的手跡。

希熱布繪製唐卡至今已有30餘年,共創作唐卡作品400餘幅,並在海內外巡迴展出。其代表作包括《南海觀音》、《大威德金剛》、《五大文殊》、《金剛薩垛》等。其中他用10年時間繪製的《彩繪大觀——十世班禪大師》像,榮獲世界吉尼斯紀念獎。

唐卡的繪製要求嚴苛,程式極為複雜,必須按照佛經中的儀軌及上師的教導來繪製,包括繪前儀式、製作畫布、構圖起稿、著色染色、勾線定型、鋪金描銀、開眼、縫裱開光等一整套工藝程序。

那麼,一張佛像要畫到什麼樣子才圓滿呢?“拿財寶天王的佛像來說,他的眼睛是要看到很奇怪東西樣子,鼻子是要聞到很臭東西的樣子,嘴巴是要吃到很酸的東西的樣子,這就算成功了。”希熱布是這麼回答的。佛菩薩的形象必須完全依照佛經的描述精心繪製,面部、五官、頭、身體等各個部位的比例,都有嚴格的要求,不能隨意更改發揮。

因曾追隨西藏繪畫大師安多強巴學習繪畫,希熱布大師接觸了許多西畫的繪畫理念,並創新地把各種技法交錯運用,他的作品有類似油畫的多種畫法,有類似國畫的畫風,各種畫法畫風的有機組合,不斷創新,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新唐卡。

在為期一個月的展覽期間,希熱布大師將現場繪製唐卡、舉辦唐卡鑒賞講座、並舉行與唐卡藝術相關的民俗禮儀演示活動。李自健美術館館長、著名畫家李自健說,作為藏族文化中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形式,唐卡既是宗教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世界公認的,具有悠久歷史和很高價值的藝術品門類,具有獨特的文化含義和審美價值,是藏文化傳承的重要鏈條和一個民族的文化圖譜。而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唐卡繪畫大師希熱布的唐卡創作,在創作形式、內容、技法上不斷創新,形成了自己獨特而高深的畫境,藝術上的造詣讓這位卓越的藝術修行者譽滿畫壇,名揚國際。此次,希熱布大師的上百幅精美的唐卡畫作在長沙李自健美術館展出。這是一次別具風采、難能可貴的藝術展。(丁陽亮)

佛菩薩的形象必須完全依照佛經的描述精心繪製,面部、五官、頭、身體等各個部位的比例,都有嚴格的要求,不能隨意更改發揮。

因曾追隨西藏繪畫大師安多強巴學習繪畫,希熱布大師接觸了許多西畫的繪畫理念,並創新地把各種技法交錯運用,他的作品有類似油畫的多種畫法,有類似國畫的畫風,各種畫法畫風的有機組合,不斷創新,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新唐卡。

在為期一個月的展覽期間,希熱布大師將現場繪製唐卡、舉辦唐卡鑒賞講座、並舉行與唐卡藝術相關的民俗禮儀演示活動。李自健美術館館長、著名畫家李自健說,作為藏族文化中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形式,唐卡既是宗教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世界公認的,具有悠久歷史和很高價值的藝術品門類,具有獨特的文化含義和審美價值,是藏文化傳承的重要鏈條和一個民族的文化圖譜。而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唐卡繪畫大師希熱布的唐卡創作,在創作形式、內容、技法上不斷創新,形成了自己獨特而高深的畫境,藝術上的造詣讓這位卓越的藝術修行者譽滿畫壇,名揚國際。此次,希熱布大師的上百幅精美的唐卡畫作在長沙李自健美術館展出。這是一次別具風采、難能可貴的藝術展。(丁陽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