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NBA的主場優勢究竟是個什麼虛無縹緲的玩意?能用資料量化嗎?

不僅是在NBA,主場優勢在整個競技體育的世界裡都存在,或者說,人們堅信這玩意一定是存在的。

而事實上,主場優勢也確實能從資料上體現出來。比如MLB(職棒大聯盟),主隊的勝率常年穩定在54%左右,

冰球聯賽則更加誇張,主隊的勝率高達60%。但是說到NBA呢?這個主場優勢大概有多大?

答案是真的很大,而且在北美四大體育聯盟中,NBA主隊的優勢是最大的。

上面這張圖先解釋一下,橫軸是年份,但是四大聯賽是分開的,均為1900年至今。縱軸則是勝率,每個圓點代表主隊在某一年份的主場勝率。

不難看出,NBA的主場優勢遠遠超過其他三大聯賽。1950年,NBA的主隊勝率高達75%,基本上比賽不用怎麼打你就能知道結果了。

而近代的NBA,主隊最差的時候也有56%的勝率。反觀NFL,有不少年份主隊的勝率甚至低於50%。

那麼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球員不習慣旅途的顛簸,不適應客場的酒店,導致難以從疲勞中恢復,這都是原因。那麼裁判的因素呢?2015年3月起,

NBA開始把裁判在比賽最後兩分鐘,分差不足五分時的吹罰準確率納入資料統計。

看一下這張圖。2015年3月至2017年6月,主隊在最後兩分鐘時的獲得的,對主隊有利的,且確實是正確的判罰共有2180次(52%),而客隊所獲得的對自己有利的哨子是2030次(48%)。你看,所謂的主場優勢在這呢,雖然不是很明顯。

再往下看,2015年3月至2017年6月主隊在最後兩分鐘獲得的,對主隊有利的,但實際是漏吹的哨子,共有700次。

值得注意的是,客隊反而有713次,略高於主隊但不明顯。

最後,2015年3月至2017年6月主隊在最後兩分鐘獲得的,對主隊有利的,但是實際上是誤判的哨子有91次(55%),而客隊獲得的是74次(45%)。這個樣本比較小,但是這個資料很接近主隊的勝率。要注意,這個哨子可是最後時刻的誤判,主隊在這項資料上占得便宜那是相當多的。

那麼,2015年3月至今,究竟哪支球隊在坐鎮主場時,從裁判的誤判中獲益次數最多呢?

最多的十支球隊分別為:活塞(31次,70%有利於主隊)、掘金(27次,64%)、國王(27次,61%)、開拓者(29次,57%)、馬刺(21次,57%)、快船(27次、56%)、森林狼(23次、56%)、勇士(23次、56%)、老鷹(35次、56%)、熱火(27次、55%)。

那麼,最不受裁判待見的主隊是誰?

尼克斯(30次、45%)、火箭(30次、45%)、黃蜂(22次、45%)、步行者(24次、44%)、太陽(23次、43%)、鵜鶘(26次、41%)、騎士(18次、40%)、爵士(25次、38%)、湖人(10次、38%)和凱爾特人(16次、35%),是得到裁判照顧最少的主隊。

NBA有沒有黑幕?有沒有對主隊的偏袒?應該是有的。從第一張圖表中,1950年代NBA主隊的勝率,再到當代NBA主隊的勝率我們就能看出些端倪。

隨著聯盟監管日趨嚴格,主場優勢雖然還在,但是不那麼明顯了。

從2015年才開始統計的最後2分鐘吹罰資料,至今樣本還不夠多,隨著時間推移,我們或許能夠讀出更多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