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為什麼小米要偷偷推“閹割機”?幕後有推手!

小米剛剛推出的搭載自主研發晶片“澎湃S1”的手機小米5C,本來是喜大普奔的事兒,但是小米5C是“閹割版”,實則是“移動版”的消息不脛而走。甚至被媒體質疑,這款搭載自主研發晶片的手機不僅被證實是“閹割版”,

而且也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直指小米此舉賭上的是名聲和未來。

但是,網友曬出“破解了電信4G”的小米5C,

也就是說,小米5C隱藏支援電信4G,聯通3G/4G,而且很容易解鎖。不過小米5C並不能由此就成為“全網通”,因為在電信4G下只能使用資料網路不能通話。也就是說,可以做到五模!

取消對三家運營商任何一家網路的支援的定制手機一般被稱為“閹割機”。

其實,“閹割”手機,捆綁用戶是移動的慣用伎倆。從iPhone7追溯到iPhone6s、iPhone6......幾乎每一代國行版的iPhone都逃不過被閹割的命運。

注意網路制式,是不支援電信CDMA的。挨踢妹只想說:

請不要給我一個“閹割版”的iPhone8!

不管怎樣,作為消費者,其實還是希望買一部手機可以方便使用三家運營商的網路。不然國家逐步放開攜號轉網幹嘛?

而且,在未來的某一天,我的iPhone 要退役當做二手產品處理的時候,移動定製版顯然沒有國行全網通版那麼保值,

可是當初幾乎是花同樣的價格購入。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電信湖南公司總經理廖仁斌在今年兩會上就提倡推廣六模全網通手機啦,“如果將通信網路比作交通網,那麼手機就相當於車。提速降費不應該僅僅擴寬道路、降低交通路費,也應該讓‘車’的售價越來越便宜。”

他用這個通俗易懂的比喻,闡釋了六模全網通手機普及推廣如何呼應總理“提速降費”的號召。

最重要的是,當然是讓老百姓節省開支啊。

去年為消費者節省4G手機購買支出180億元!!

六模全網通手機普及推廣後,用戶可以自由選擇運營商,不再受手機制式的困擾。同時,手機消費支出也隨之降低,2016年消費者購買4G手機支出減少約180億元。

為什麼強調“六模全網通”呢?所謂六模全網通手機指的是一部手機可以任意使用國內三家通信運營商的4GGG網路,通俗地講,選手機時不用煩惱能不能用了。

給大家科普一下,什麼才是“真全網通”?

老百姓開支省了,產業鏈也在突破!

近年來國內運營商不遺餘力推行全網通手機,2014年4月,中國電信推出三網雙待3G智慧互聯網手機。2015年12月,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聯合發佈了《六模全網通終端白皮書》,為六模全網通手機在頻段、模式、軟硬體等方面劃出統一標準。

廖仁斌表示,六模全網通的好處不僅是為老百姓節省開支上,在促進產業鏈共同提升、在增規模促發展等方面同樣發揮了巨大作用。

六模全網通終端實現了產業上游資源、開放管道資源和用戶資源的共用,廠商得以將精力聚焦高水準、深層次融合創新。國內手機廠商抓住機遇發力,實現了產業鏈的群體突破,產品設計、工藝創新、品質提升更上新臺階,在市場競爭中得以脫穎而出,市場佔有率超過60%,打破了國外廠商主導的舊格局,為促進行業上下游產業鏈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支援。目前,包括華為、OPPO、vivo在內全部國內手機廠商以及蘋果、三星為代表的國外手機廠商已推出近700款六模全網通手機,市場份額從2015年的20%提高到2016年超50%。

在全網通標準普及等因素的帶動下,2016年中國手機市場同比增速高達12.2%,遠高於國內GDP和通信行業的增速。全行業六模全網通手機銷量達到2.6億部,銷售占比達到63%,占4G手機銷量約70%。行業4G用戶淨增3.5億戶,六模全網通已成為市場主流。

六模全網通已成全球認證標準,這就叫國際競爭力!

據廖仁斌介紹,中國的六模全網通已被國際標準組織GCF採納,GCF正在推動其成為全球認證標準。

標準有效提升了國內手機廠商的國際市場競爭力,據統計,在印度市場,2016年中國手機廠商已經佔據了46%的智慧手機市場份額。六模全網通成為落實“一帶一路”戰略下中國製造“走出去”的重要力量。

“六模全網通打破通信行業發展的壁壘,業界不要用技術手段‘關住門’,運營商該用市場化機制競爭,比服務品質。”就當前六模全網通發展遇到的挑戰,廖仁斌如此呼籲。“移動通信不要再走‘封閉式’道路,讓定制手機時代成為歷史,讓六模全網通走向世界。”

可是為什麼移動要開倒車,靠手機制式捆綁住消費者,給我們套上“枷鎖”呢?

通信專家付亮認為,造成這種局面的背後是,作為中國最有實力的運營商,中國移動證憑藉手中的用戶優勢和資金優勢帶來的話語權,引導終端產業朝對自己有利,對對手不利的方面發展,如果這種做法持續下去,中國移動通信服務市場,強者更強,弱者更弱的局面將不可避免。

老百姓開支省了,產業鏈也在突破!

近年來國內運營商不遺餘力推行全網通手機,2014年4月,中國電信推出三網雙待3G智慧互聯網手機。2015年12月,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聯合發佈了《六模全網通終端白皮書》,為六模全網通手機在頻段、模式、軟硬體等方面劃出統一標準。

廖仁斌表示,六模全網通的好處不僅是為老百姓節省開支上,在促進產業鏈共同提升、在增規模促發展等方面同樣發揮了巨大作用。

六模全網通終端實現了產業上游資源、開放管道資源和用戶資源的共用,廠商得以將精力聚焦高水準、深層次融合創新。國內手機廠商抓住機遇發力,實現了產業鏈的群體突破,產品設計、工藝創新、品質提升更上新臺階,在市場競爭中得以脫穎而出,市場佔有率超過60%,打破了國外廠商主導的舊格局,為促進行業上下游產業鏈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支援。目前,包括華為、OPPO、vivo在內全部國內手機廠商以及蘋果、三星為代表的國外手機廠商已推出近700款六模全網通手機,市場份額從2015年的20%提高到2016年超50%。

在全網通標準普及等因素的帶動下,2016年中國手機市場同比增速高達12.2%,遠高於國內GDP和通信行業的增速。全行業六模全網通手機銷量達到2.6億部,銷售占比達到63%,占4G手機銷量約70%。行業4G用戶淨增3.5億戶,六模全網通已成為市場主流。

六模全網通已成全球認證標準,這就叫國際競爭力!

據廖仁斌介紹,中國的六模全網通已被國際標準組織GCF採納,GCF正在推動其成為全球認證標準。

標準有效提升了國內手機廠商的國際市場競爭力,據統計,在印度市場,2016年中國手機廠商已經佔據了46%的智慧手機市場份額。六模全網通成為落實“一帶一路”戰略下中國製造“走出去”的重要力量。

“六模全網通打破通信行業發展的壁壘,業界不要用技術手段‘關住門’,運營商該用市場化機制競爭,比服務品質。”就當前六模全網通發展遇到的挑戰,廖仁斌如此呼籲。“移動通信不要再走‘封閉式’道路,讓定制手機時代成為歷史,讓六模全網通走向世界。”

可是為什麼移動要開倒車,靠手機制式捆綁住消費者,給我們套上“枷鎖”呢?

通信專家付亮認為,造成這種局面的背後是,作為中國最有實力的運營商,中國移動證憑藉手中的用戶優勢和資金優勢帶來的話語權,引導終端產業朝對自己有利,對對手不利的方面發展,如果這種做法持續下去,中國移動通信服務市場,強者更強,弱者更弱的局面將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