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又一波陝西地方戲將要走出去!“秦人的腔兒”真的很土嗎?

今天是2017年6月23日,星期五,農曆五月廿八,多雲,22~35℃,空氣品質77,良。

▼▼▼

一張邀請,讓藝術連接起了大陸與香港,一紙檔,讓參演的劇團人吃下了定心丸,接下來,我們只等一場演出,驚豔四座。

今年7月,

正值香港回歸20周年,陝西省戲曲研究院受邀將上演秦腔、碗碗腔、眉戶和關中道情等地方劇種,雲集多位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盡得三秦古韻;建設已逾百年的西安易俗社(現西安秦腔劇院)首度蒞港,為觀眾展現泱泱古風。陝西地方戲正在走出去!

一曲與搖滾結合的老腔吼了出去,可陝西的瑰寶秦腔卻仍徘徊在門外。作為戲劇鼻祖的秦腔,如今卻不如京劇、川劇名氣大,

也不如昆曲、豫劇運營的成功。那麼,如何把陝西的金字招牌擦亮,把秦腔唱出去,走出去,值得和坊友們討論一二。

▼新編秦腔傳統劇碼《再續紅梅緣》演出劇照,主演為李梅。近年來,在陝西省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秦腔新編、移植、新創劇碼正蓬勃發展。圖中展現的是秦腔傳統絕技“吹火”。

影響京劇形成,秦腔真的很土嗎?

“八百里秦川塵土飛揚,三千萬老陝共吼秦腔。”土壤肥沃而又氣候乾燥的陝西大地,不僅造就了如同其地理特點、氣候特點一樣豪爽的秦人,還成就了有著“大秦之聲”之稱的秦腔,它“形成于秦,精進于漢,昌明于唐,完整於元,成熟於明,廣播於清,幾經衍變,蔚為大觀”,堪稱中國戲曲的鼻祖,是我國最古老的優秀劇種之一。

自明朝中葉成熟以來,在500多年時間裡,以它豪邁、粗獷、剛健的藝術風格風靡大西北,把悲壯蒼涼的韻味沉澱在西北人的血液裡,成為西北人在黃土地上艱難生存掙扎的精神寄託。清康、雍、乾三代秦腔流入北京,又直接影響了京劇的形成。

▼秦腔多見於農村“廟會”,

尤其是正月裡和夏忙、秋忙後的“忙罷會”,正如陳忠實《我的秦腔記憶》中所描寫的場景,且至今在甘肅、陝西兩省農村留有這樣的“看戲”傳統。

中國戲曲藝術經過幾百年的豐富沉澱和發展完善,不僅形成了極其優美的藝術形式與爐火純青的表演技巧,在藝術風格上也更是別具一格。然而,任何一種藝術形式若想源遠流長,就都應該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否則就會萎縮它原有的生命力,

漸漸陷入一蹶不振的處境。和其他戲曲藝術一樣,秦腔如今也經受著這種時代變遷所帶來的各種考驗。

有人說秦腔土,咿咿呀呀的吼,鬧騰的不行。可只要進過劇場的人,那基本都是黑轉粉,路轉粉了。坊妹以前也是一枚戲劇小白,但是在一次“高雅藝術進校園”的活動中,坊妹徹底被戲曲的魅力征服了。一句話,好不好,你看了才知道。

那麼問題來了,要讓人能感受到秦腔的魅力,那首先得讓人有所瞭解,可尷尬的是,秦腔卻少了這樣一個機會。

▼陝西省政府大力支持秦腔惠民演出,力促一線院團、知名演員下基層、進農村免費演出。圖為梅花獎、白玉蘭獎、文華獎“大滿貫”得主李君梅正在積極準備一場在農村的演出。

戲曲鼻祖,秦腔咋就再起不來了?

秦腔在清代的興盛,得力於它的民眾性、草根性。秦腔之所以在這一時期走向成熟,最重要的原因在於當時已經有了比較正規的演出形式。其中包括有當時名家的家班,亦有為了生計而登臺江湖班子。秦腔的發揚光大,不得不提起魏長生。他將秦腔傳入到京城,成為了一種家喻戶曉的藝術形式,也為中國戲曲的發展和融合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一直以來,保留的劇碼甚多,題材多取材于古代英雄或傳奇故事,上至綱常朝臣,下至市井村民,從神怪傳說到百姓生活均有取材,反映當時社會風氣,其善惡分明,深受人們喜歡和追捧。

▼近年來,用時尚的造型、唱腔、音樂、舞美等包裝經典與傳統,是陝西正在嘗試的做法。圖為移植自京劇的秦腔劇碼《鎖麟囊》劇照,該劇集中體現了這種“創新”模式。

秦腔的再度復興,是直到辛亥革命以後的事。1912年仲夏,古城西安的一幫知識份子創建了易俗社。其初創時期的宗旨為“移風易俗,輔助社會教育,戲曲戲曲,救濟貧寒兄弟”。抗日戰爭時期,毛澤東在延安曾經大力宣導組建了陝甘寧邊區民眾劇團,以唱陝西地方戲秦腔、眉戶為主,進入這個團隊的一部分是知識份子、進步學生,同時也吸納了許多知名秦腔、眉戶藝人。毛澤東之所以要求組建這個團,就是考慮到當時延安的實際,希望以地方戲的形式來發動群眾投身抗日。到解放戰爭時期,劇團先後演出近3000場,觀眾數以千萬計,毛澤東曾表揚說:“秦腔對革命是有功的。”

▼農村沒有劇場,在用彩條布臨時搭建的簡易後臺,梅花獎得主任小蕾正在候場。

新中國成立後,文化藝術工作蓬勃發展。中國的戲曲藝術繼明清時期發展之後,再次掀起高☆禁☆潮,形成百花齊放的局面;到了民國至上世紀60年代,由於當時的藝術形勢沒有現在的多種多樣,所以戲曲就成為當是人們精神文化的主流。而秦腔,也搭著改革開放的順風車,被更多的人瞭解、熟知。

縱觀秦腔的整個發展流變史,其輝煌歷史也是源遠流長。在動盪不安的年代裡,人們也沒有將秦腔這精神食糧完全丟棄,能夠流傳至今並仍有廣大的群眾基礎,足以說明秦腔在秦人心中佔有重要分量。在感歎歷史的同時,坊妹也不得不思考在娛樂方式越來越豐富多彩的現代,秦腔發展腳步緩慢的現實。就目前而言,坊妹以為,秦腔衰落有從事秦腔藝術的人才逐漸出現斷層、藝術表演風格趨於單一等主觀原因,也有演出市場的不景氣、觀眾經濟基礎不雄厚的客觀原因。

▼《再續紅梅緣》繼承《西湖遺恨》、《李慧娘》等古老劇本留下的故事與情懷,重新添加了現代審美與故事演繹方式。在圖中這場戲中,秦腔融合了京劇、黃梅戲、越劇、豫劇等多個戲種。

自身“內功”修煉

傳承的同時亦要創新,比如從舞美、燈光、音樂、服裝等方面著手,新瓶裝老酒,移步不換形。透過現代觀點剪裁與劇場效果,務求在老戲中注入新意;而新編劇的創作又有老戲的詩意雋永。“新中見老,老而彌新”。

任何一門藝術都不能脫離時代而存在,尤其是傳統精粹藝術,如果一味強調所謂的“遺產原生態”,以遺址和博物館的保護方法進行保護,這種一成不變的“溫室裡的藝術”它的衰亡速度也是不可估量的。懸崖峭壁佇立的岩石都會有風化的一天,更何況秦腔這一類口播“活體”藝術,如果不在“活”字上下功夫,也就必“死”無疑了。

▼商洛花鼓戲《帶燈》改編自賈平凹小說。在陝西,緊貼時代弦音,反映當下現實的新創劇碼正在“井噴”。

“活”字首先表現在自身能夠有自覺吸納時代精氣的意識上。秦腔在上個世紀之初的大面積復活,與秦腔人自覺將自己的命運同國家的復興“氣場”緊密相連有關,如果一味龜縮在自己的小天地中,即使“唱、念、做、打”得再精良,流派繼承得再傳神,也仍是一種“井底之蛙”的“一方天空”。脫離時代不行,淪落為時代的“活報劇”、成為時代的“應聲蟲”更不行。戲曲文化就應該始終站在民眾立場上,堅持獨立思考,持守美學品格,守望恒常價值、恒常倫理,不跟風,不浮躁,敢於擔當,勇於創新,與國家、民族同呼吸、共命運,才可能贏得與時代藝術同步發展的空間,否則,就只能是一些人所希望看到的“微縮景觀”。

秦腔要發展復興,離不開繼承和創新。繼承是前提,創新是關鍵。繼承後不斷注入新的活力,才是活體藝術的發展重要原則。

▼移植自京劇的秦腔劇碼《鎖麟囊》劇照。

政府“待見”助力

“如果說國內的演出靠自身還能使上勁,那國外的演出就只能‘看緣分’了。”有業內人士這樣感歎。秦腔的發展與振興,僅靠藝術家們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從根本上講,政府扶持政策是關鍵。拿這次去香港來講,劇團每個人要填七八份單據蓋章簽字。坊妹粗算了一下下,僅一個劇團的領導就得簽上近千個名字,想想不是心累,是手累。

坊妹發現,豫劇近年來的蓬勃發展,政府一直在豫劇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制定方針引導豫劇事業發展,從財政等方面扶持豫劇團的發展,在經濟發展、社會變革、豫劇漸處弱勢的過程中,通過合併重組劇團來維持劇團的正常運作,更採取了不少措施來推廣豫劇,其中不乏有顯著成效的。

曾有報導稱,豫劇院的團長可以直接對話政府一把手,有困難當面解決,為豫劇發展掃清了不少障礙。而上海的越劇因政府大力推廣,有機會在更多舞臺上展現魅力。由此可見,政府搭台,劇團才好安心唱戲。

▼新創秦腔現代劇碼《西京故事》,引起全國轟動。並隨著“高雅藝術進校園”的活動,已走進全國多個名校。被列為“十大精品”劇碼。該劇作者為陳彥。陝西近年來,對優秀編劇、編曲、演員、導演的培養、扶持,正為這個古老藝術不斷注入後生力量。

同時,設立專項資金也勢在必行。資金的捉襟見肘讓秦腔難有“底氣”。各地區政府建立秦腔發展基金,重視資助秦腔的劇碼生產、演出補貼、人才培養及優秀劇碼和優秀演員獎勵等是“搶救”秦腔大戲的重中之重。在一定程度上,保障秦腔發展有一個良好的政策扶持,對於演員、劇團都是一劑定心針。

陝西省在1983年提出了振興秦腔的口號,並于次年成立了陝西省振興秦腔指導委員會,為了秦腔更好地傳承、發展有著重大影響,但仍有不足。未來,坊妹希望看到更多作為。

▼西京三部曲之一,眉戶戲《遲開的玫瑰》劇照。眉戶,是陝西省的主要戲曲劇種之一,又稱 "眉鄂"或"迷糊"。除了老腔的豔驚四座、秦腔的慷慨激昂,陝西其他地方戲也取得不俗成就,眉戶、碗碗腔、花鼓戲都有新創和發展。

行銷人才專業化

不會吆喝、不懂行銷,再好的藝術也只能養在深閨。但行銷推廣並不等同於炒作噱頭,弄虛作假,從昆曲進地鐵巧妙勾連傳統與現代,到京劇比基尼的惡俗推廣,如何學會行銷,贏得觀眾,值得秦腔借鑒。

▼秦腔亮相電視節目《一鳴驚人》。

然而,這恰恰就是目前秦腔團隊中最缺乏的。一個劇團中,負責宣傳的往往只有三四個人,沒有專業的行銷策劃團隊,讓秦腔走的很吃力,吃虧。

▼在《叮咯嚨咚嗆》節目中,娛樂明星寧靜演唱陝西地方戲。這種時尚+傳統的行銷推介手法,以及面向全國觀眾的平臺,使陝西瑰麗的地方戲逐漸走了出去。

營造戲曲發展的氛圍

坊妹注意到,很多人不瞭解戲曲,其實是缺少一個濃厚的氛圍。許多觀眾不是不愛欣賞表演藝術,而是不瞭解表演藝術。又得提到昆曲,他們排演的《牡丹亭》青春版由贊助商出資進各大高校之間巡迴演出,學生只須花上10元錢就可以觀看到平時須花200元左右才能夠觀看到的藝術精品,在清華大學演出期間師生們反映猶為強烈,許多人驚訝我們國家還有這麼好看的表演藝術。走進劇場這種形式,讓學生的感受更加直觀,激發他們對傳統文化的興趣。

▼戲曲舞美。為了使全國乃至國外觀眾,尤其使年輕人接受,古老的陝西地方戲借鑒西方藝術的舞臺設計,不斷推陳出新表現形式。

據坊妹瞭解,目前,很多地方開展“戲曲進課堂”的活動,這一方面秦腔的發展也是可以考慮借鑒的。畢竟,之于優秀傳統文化傳播而言,主要的帶動其發展物件還是年起的一代,可以思考的是,如果我們將高科技手段優勢融合進婦孺皆知的秦腔經典劇碼,例如《三滴血》、《三娘教子》等可以考慮做成孩子更容易接受的動漫形式,那麼在中小學生群體中進行推廣應用時是不是更加順利?讓學生從小知道秦腔文化,用其感興趣的方式接觸秦腔,瞭解秦腔歷史,才能激發其興趣從而弘揚傳播。

而目前,在陝西部分大學,已經有了秦腔選修課,院團名角走進高校課堂,解析陝西地方戲的藝術瑰寶;新編現代戲《西京故事》,隨著“高雅藝術進課堂”的活動,“我大我爺我老爺我老老爺”的唱詞響徹了全國諸多一流大學;《叮咯嚨咚嗆》、《一鳴驚人》等電視欄目,也將包括秦腔在內的陝西多個戲曲劇種帶向北京,驚豔全國。

▼秦腔等戲曲被稱為傳統文化的“活化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集大成式體現。哪怕是武生戲服上的一種刺繡工藝。

“秦人創造了自己的腔兒。這腔兒無疑最適合秦人的襟懷展示。黃土在,秦人在,這腔兒便不會息聲。”這是陳忠實在《我的秦腔記憶》中的一段描寫。而追溯到甘肅天水的牧馬灘,在這裡,秦人為周天子牧馬,唱著自己的“秦腔”,爾後東出為王,秦腔也從這裡開始,生根在甘肅、陝西,至今輻射西北五省。

今天,這位飽經風霜的“老人”,如何在新時代煥發是新生,走出陝西,邁向世界,仍需各界努力,坊妹拭目以待。

人民日報陝西分社208坊

新聞茶點

1、陝西大熊貓家族再添“三丁”, 目前陝西省有22只圈養大熊貓 345只野生大熊貓。

2、陝西省安委辦通報兩起坍塌事故,從嚴查處一次性死亡3人以上責任事故企業。

3、西安,連續3天將都是高溫。

4、收取過往拉煤司機賄賂 ,榆林2交警7輔警被調查。

5、寶雞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重拳整治“為官不為”,查處問題194件 追責問責152人。

要讓人能感受到秦腔的魅力,那首先得讓人有所瞭解,可尷尬的是,秦腔卻少了這樣一個機會。

▼陝西省政府大力支持秦腔惠民演出,力促一線院團、知名演員下基層、進農村免費演出。圖為梅花獎、白玉蘭獎、文華獎“大滿貫”得主李君梅正在積極準備一場在農村的演出。

戲曲鼻祖,秦腔咋就再起不來了?

秦腔在清代的興盛,得力於它的民眾性、草根性。秦腔之所以在這一時期走向成熟,最重要的原因在於當時已經有了比較正規的演出形式。其中包括有當時名家的家班,亦有為了生計而登臺江湖班子。秦腔的發揚光大,不得不提起魏長生。他將秦腔傳入到京城,成為了一種家喻戶曉的藝術形式,也為中國戲曲的發展和融合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一直以來,保留的劇碼甚多,題材多取材于古代英雄或傳奇故事,上至綱常朝臣,下至市井村民,從神怪傳說到百姓生活均有取材,反映當時社會風氣,其善惡分明,深受人們喜歡和追捧。

▼近年來,用時尚的造型、唱腔、音樂、舞美等包裝經典與傳統,是陝西正在嘗試的做法。圖為移植自京劇的秦腔劇碼《鎖麟囊》劇照,該劇集中體現了這種“創新”模式。

秦腔的再度復興,是直到辛亥革命以後的事。1912年仲夏,古城西安的一幫知識份子創建了易俗社。其初創時期的宗旨為“移風易俗,輔助社會教育,戲曲戲曲,救濟貧寒兄弟”。抗日戰爭時期,毛澤東在延安曾經大力宣導組建了陝甘寧邊區民眾劇團,以唱陝西地方戲秦腔、眉戶為主,進入這個團隊的一部分是知識份子、進步學生,同時也吸納了許多知名秦腔、眉戶藝人。毛澤東之所以要求組建這個團,就是考慮到當時延安的實際,希望以地方戲的形式來發動群眾投身抗日。到解放戰爭時期,劇團先後演出近3000場,觀眾數以千萬計,毛澤東曾表揚說:“秦腔對革命是有功的。”

▼農村沒有劇場,在用彩條布臨時搭建的簡易後臺,梅花獎得主任小蕾正在候場。

新中國成立後,文化藝術工作蓬勃發展。中國的戲曲藝術繼明清時期發展之後,再次掀起高☆禁☆潮,形成百花齊放的局面;到了民國至上世紀60年代,由於當時的藝術形勢沒有現在的多種多樣,所以戲曲就成為當是人們精神文化的主流。而秦腔,也搭著改革開放的順風車,被更多的人瞭解、熟知。

縱觀秦腔的整個發展流變史,其輝煌歷史也是源遠流長。在動盪不安的年代裡,人們也沒有將秦腔這精神食糧完全丟棄,能夠流傳至今並仍有廣大的群眾基礎,足以說明秦腔在秦人心中佔有重要分量。在感歎歷史的同時,坊妹也不得不思考在娛樂方式越來越豐富多彩的現代,秦腔發展腳步緩慢的現實。就目前而言,坊妹以為,秦腔衰落有從事秦腔藝術的人才逐漸出現斷層、藝術表演風格趨於單一等主觀原因,也有演出市場的不景氣、觀眾經濟基礎不雄厚的客觀原因。

▼《再續紅梅緣》繼承《西湖遺恨》、《李慧娘》等古老劇本留下的故事與情懷,重新添加了現代審美與故事演繹方式。在圖中這場戲中,秦腔融合了京劇、黃梅戲、越劇、豫劇等多個戲種。

自身“內功”修煉

傳承的同時亦要創新,比如從舞美、燈光、音樂、服裝等方面著手,新瓶裝老酒,移步不換形。透過現代觀點剪裁與劇場效果,務求在老戲中注入新意;而新編劇的創作又有老戲的詩意雋永。“新中見老,老而彌新”。

任何一門藝術都不能脫離時代而存在,尤其是傳統精粹藝術,如果一味強調所謂的“遺產原生態”,以遺址和博物館的保護方法進行保護,這種一成不變的“溫室裡的藝術”它的衰亡速度也是不可估量的。懸崖峭壁佇立的岩石都會有風化的一天,更何況秦腔這一類口播“活體”藝術,如果不在“活”字上下功夫,也就必“死”無疑了。

▼商洛花鼓戲《帶燈》改編自賈平凹小說。在陝西,緊貼時代弦音,反映當下現實的新創劇碼正在“井噴”。

“活”字首先表現在自身能夠有自覺吸納時代精氣的意識上。秦腔在上個世紀之初的大面積復活,與秦腔人自覺將自己的命運同國家的復興“氣場”緊密相連有關,如果一味龜縮在自己的小天地中,即使“唱、念、做、打”得再精良,流派繼承得再傳神,也仍是一種“井底之蛙”的“一方天空”。脫離時代不行,淪落為時代的“活報劇”、成為時代的“應聲蟲”更不行。戲曲文化就應該始終站在民眾立場上,堅持獨立思考,持守美學品格,守望恒常價值、恒常倫理,不跟風,不浮躁,敢於擔當,勇於創新,與國家、民族同呼吸、共命運,才可能贏得與時代藝術同步發展的空間,否則,就只能是一些人所希望看到的“微縮景觀”。

秦腔要發展復興,離不開繼承和創新。繼承是前提,創新是關鍵。繼承後不斷注入新的活力,才是活體藝術的發展重要原則。

▼移植自京劇的秦腔劇碼《鎖麟囊》劇照。

政府“待見”助力

“如果說國內的演出靠自身還能使上勁,那國外的演出就只能‘看緣分’了。”有業內人士這樣感歎。秦腔的發展與振興,僅靠藝術家們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從根本上講,政府扶持政策是關鍵。拿這次去香港來講,劇團每個人要填七八份單據蓋章簽字。坊妹粗算了一下下,僅一個劇團的領導就得簽上近千個名字,想想不是心累,是手累。

坊妹發現,豫劇近年來的蓬勃發展,政府一直在豫劇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制定方針引導豫劇事業發展,從財政等方面扶持豫劇團的發展,在經濟發展、社會變革、豫劇漸處弱勢的過程中,通過合併重組劇團來維持劇團的正常運作,更採取了不少措施來推廣豫劇,其中不乏有顯著成效的。

曾有報導稱,豫劇院的團長可以直接對話政府一把手,有困難當面解決,為豫劇發展掃清了不少障礙。而上海的越劇因政府大力推廣,有機會在更多舞臺上展現魅力。由此可見,政府搭台,劇團才好安心唱戲。

▼新創秦腔現代劇碼《西京故事》,引起全國轟動。並隨著“高雅藝術進校園”的活動,已走進全國多個名校。被列為“十大精品”劇碼。該劇作者為陳彥。陝西近年來,對優秀編劇、編曲、演員、導演的培養、扶持,正為這個古老藝術不斷注入後生力量。

同時,設立專項資金也勢在必行。資金的捉襟見肘讓秦腔難有“底氣”。各地區政府建立秦腔發展基金,重視資助秦腔的劇碼生產、演出補貼、人才培養及優秀劇碼和優秀演員獎勵等是“搶救”秦腔大戲的重中之重。在一定程度上,保障秦腔發展有一個良好的政策扶持,對於演員、劇團都是一劑定心針。

陝西省在1983年提出了振興秦腔的口號,並于次年成立了陝西省振興秦腔指導委員會,為了秦腔更好地傳承、發展有著重大影響,但仍有不足。未來,坊妹希望看到更多作為。

▼西京三部曲之一,眉戶戲《遲開的玫瑰》劇照。眉戶,是陝西省的主要戲曲劇種之一,又稱 "眉鄂"或"迷糊"。除了老腔的豔驚四座、秦腔的慷慨激昂,陝西其他地方戲也取得不俗成就,眉戶、碗碗腔、花鼓戲都有新創和發展。

行銷人才專業化

不會吆喝、不懂行銷,再好的藝術也只能養在深閨。但行銷推廣並不等同於炒作噱頭,弄虛作假,從昆曲進地鐵巧妙勾連傳統與現代,到京劇比基尼的惡俗推廣,如何學會行銷,贏得觀眾,值得秦腔借鑒。

▼秦腔亮相電視節目《一鳴驚人》。

然而,這恰恰就是目前秦腔團隊中最缺乏的。一個劇團中,負責宣傳的往往只有三四個人,沒有專業的行銷策劃團隊,讓秦腔走的很吃力,吃虧。

▼在《叮咯嚨咚嗆》節目中,娛樂明星寧靜演唱陝西地方戲。這種時尚+傳統的行銷推介手法,以及面向全國觀眾的平臺,使陝西瑰麗的地方戲逐漸走了出去。

營造戲曲發展的氛圍

坊妹注意到,很多人不瞭解戲曲,其實是缺少一個濃厚的氛圍。許多觀眾不是不愛欣賞表演藝術,而是不瞭解表演藝術。又得提到昆曲,他們排演的《牡丹亭》青春版由贊助商出資進各大高校之間巡迴演出,學生只須花上10元錢就可以觀看到平時須花200元左右才能夠觀看到的藝術精品,在清華大學演出期間師生們反映猶為強烈,許多人驚訝我們國家還有這麼好看的表演藝術。走進劇場這種形式,讓學生的感受更加直觀,激發他們對傳統文化的興趣。

▼戲曲舞美。為了使全國乃至國外觀眾,尤其使年輕人接受,古老的陝西地方戲借鑒西方藝術的舞臺設計,不斷推陳出新表現形式。

據坊妹瞭解,目前,很多地方開展“戲曲進課堂”的活動,這一方面秦腔的發展也是可以考慮借鑒的。畢竟,之于優秀傳統文化傳播而言,主要的帶動其發展物件還是年起的一代,可以思考的是,如果我們將高科技手段優勢融合進婦孺皆知的秦腔經典劇碼,例如《三滴血》、《三娘教子》等可以考慮做成孩子更容易接受的動漫形式,那麼在中小學生群體中進行推廣應用時是不是更加順利?讓學生從小知道秦腔文化,用其感興趣的方式接觸秦腔,瞭解秦腔歷史,才能激發其興趣從而弘揚傳播。

而目前,在陝西部分大學,已經有了秦腔選修課,院團名角走進高校課堂,解析陝西地方戲的藝術瑰寶;新編現代戲《西京故事》,隨著“高雅藝術進課堂”的活動,“我大我爺我老爺我老老爺”的唱詞響徹了全國諸多一流大學;《叮咯嚨咚嗆》、《一鳴驚人》等電視欄目,也將包括秦腔在內的陝西多個戲曲劇種帶向北京,驚豔全國。

▼秦腔等戲曲被稱為傳統文化的“活化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集大成式體現。哪怕是武生戲服上的一種刺繡工藝。

“秦人創造了自己的腔兒。這腔兒無疑最適合秦人的襟懷展示。黃土在,秦人在,這腔兒便不會息聲。”這是陳忠實在《我的秦腔記憶》中的一段描寫。而追溯到甘肅天水的牧馬灘,在這裡,秦人為周天子牧馬,唱著自己的“秦腔”,爾後東出為王,秦腔也從這裡開始,生根在甘肅、陝西,至今輻射西北五省。

今天,這位飽經風霜的“老人”,如何在新時代煥發是新生,走出陝西,邁向世界,仍需各界努力,坊妹拭目以待。

人民日報陝西分社208坊

新聞茶點

1、陝西大熊貓家族再添“三丁”, 目前陝西省有22只圈養大熊貓 345只野生大熊貓。

2、陝西省安委辦通報兩起坍塌事故,從嚴查處一次性死亡3人以上責任事故企業。

3、西安,連續3天將都是高溫。

4、收取過往拉煤司機賄賂 ,榆林2交警7輔警被調查。

5、寶雞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重拳整治“為官不為”,查處問題194件 追責問責15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