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腦洞選秀大會:查理·卓別林,如果進軍NBA,會有什麼前途?

原創/氧氣是個地鐵(大夢)

球探報告

查理·卓別林,英國喜劇大師,世界文化巨匠,我最欣賞的表演藝術家(說演員或者導演,是對他的貶低)。

雖然卓別林單憑本人可能根本無法也不會進入NBA,

但他主要飾演的角色,夏洛爾,卻是個神奇的傢伙。在劇本中,卓別林賦予他各種運動天賦:反應、彈跳、速度、變向、靈活性……這些,加上卓別林身上的某些屬性,共同構成的人物,或許在籃球場上不止只有一戰之力。

【領袖氣質/統治力】

【領袖氣質/統治力】卓別林對當領袖遊刃有餘——演講鏗鏘有力,

激動人心;手腕鐵血,管理高明;權威甚至個人崇拜。在《大獨裁者》中,無論是獨裁者還是“革命家”,都可以勝任。《一個國王在紐約》,他對自己的國王角色也駕馭得爐火純青。所以,卓別林如果統治更衣室和籃球場裡,隊友莫敢不從。他的外號,是“KING”。

【身體天賦】

【身體天賦】卓別林身高處於劣勢,但這不妨礙他成為籃球場上的王者,理由是他那上帝保佑的運氣。幾乎所有的“夏洛爾”電影裡,《淘金記》、《摩登時代》、《城市之光》,等等,卓別林都能夠非常輕鬆地躲避進攻,避免對抗的同時還是反擊。這項本領堪稱專屬的技能包,試想一下如果用在籃球場上,無論對手多強大,都無法近身,而你又通常能夠順利到達目的地,

那麼連續進球十拿九穩,還要什麼MVP啊。

【大局觀】

【大局觀】《凡爾杜先生》中,卓別林化身一個連環殺人犯,他通過勾引14個中年寡婦謀財害命,最終還說出一句名言,“殺一個人是兇手,殺幾百萬卻成了英雄”。扯遠了,雖然凡爾杜是殺人狂,但如果他把頭腦用在籃球場上,

相信同樣也可以有一番作為。

【更衣室】

【更衣室】《舞臺生涯》裡,卓別林代表的卡維羅擁有豐富的人生感悟,不僅可以激勵自己,還能夠説明其他人走出生活陰影,邁向人生巔峰。有卓別林坐鎮更衣室,相信球隊可以挺過無數的困難時刻,

就像騎士隊有個能力值達到MVP級別的加強版詹姆斯·鐘斯。

【心理素質】

【心理素質】《大獨裁者》中,理髮師被推到前臺面對千萬士兵和民眾假扮獨裁者演講,高壓下不冒冷汗很了不起。《舞臺生涯》裡,卡維羅從巔峰到低谷,大部分時間能夠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來面對生活的窮困潦倒;即使被逆境打擊到瀕臨崩潰,最後時刻也終於克服心魔重返巔峰(可惜結局因為心臟病爆發身亡)。《馬戲團》裡,卓別林不小心被自己鎖在狹窄的困獸籠裡,單獨面對大獅子,隔壁還有一頭猛老虎,請來的救兵也被嚇暈,他最終能活著走出來真是奇跡。連死都可以應對,還怕打籃球。

【關鍵時刻】

【關鍵時刻】

同樣舉《大獨裁者》的例,還是假扮演講的片段,卓別林需要在最短的時間內發表出重要講話,他辦到了。《城市之光》中,卓別林的歌詞掉了,他必須現場發揮,後來他也辦到了。每當面臨關鍵時刻,卓別林總能“車到山前必有路”,如此本能,第四節和最後幾分鐘決勝負,應該沒問題。

【基本功】

【基本功】

得分:前面有所提及,卓別林基本能避開對抗,輕鬆找到空位。《摩登時代》中,他的手速不知道得單身多少年才能練成,投三分簡直比庫裡和雷·阿倫還要快。《馬戲團》裡,卓別林有許多雜技表演,可以轉化成喬丹和科比一樣的空中閃轉騰挪進球。

控球:這方面,可以參考《發薪日》,卓別林把搬磚演繹成一門藝術,無論磚頭從哪裡飛過來,他都能站在二樓高度上接住,這一點誰與爭鋒。《狗的生活》裡,卓別林抱著小狗東奔西跑,甚至還要和一群流浪動物比速度,他最後還贏了。如果小狗換成籃球,沒有違和感,可能要注意的一點是,小心走步!

助攻/傳球:《馬戲團》裡,卓別林幾次成功地神不知鬼不覺地給被懲罰的團長女兒向上拋食物。而在《從軍記》中,卓別林投擲的物件也準確無誤地砸中對面敵軍首領的面部。真是指哪打哪,卓別林一旦踏上籃球場,將是新時代的頂級控衛。

籃板:《尋子遇仙記》,卓別林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長有一雙翅膀,可以飛行。真的可以飛,那麼搶幾個籃板還不是手到擒來的事情。同理,蓋帽,扣籃,等等動作,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搶斷:卓別林在《尋子遇仙記》中在屋頂上飛奔然後跳下孤兒院車子搶回孩子,在《發薪日》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從上交老婆的私房錢裡抽出兩張出來再把其餘換回去,在《移民》中的美國餐廳裡為了不被服務員發現地撿起地上的一個錢幣。這些動作都在證明卓別林強大的搶斷能力,可以在防守邊鋒的位置上大放異彩。

突破:這個對於卓別林來說就更是易如反掌的事情了。《安樂街》面對惡霸跳舞一樣的躲避。《流浪漢》中,在酒吧和賣藝人群的捉迷藏。《淘金記》中和失去神智的淘金者來一場“你追我,如果你追打我,我就讓你嘿嘿嘿”的戲碼……卓別林的突破非常有特性,看似動作不快,但對手就是沒辦法攔住他。

戰術:作為《一個國王在紐約》裡的國王,沒有幾套戰術,也撐不起局面。而《從軍記》的結局說明,卓別林的腦洞非常大,如果這個用來設計戰術,有望成為魔術師那樣的偉大控衛。

【品牌效應】

【品牌效應】

《一個國王在紐約》中,卓別林是國王也是電視大明星。《大獨裁者》中,卓別林是高官朋友也是“國家元首”。《淘金記》中,卓別林是衣錦還鄉的大富翁。《馬戲團》裡,卓別林是組織最大牌的明星,馬戲團的頂樑柱……一呼萬應對于卓別林來說,不是什麼問題。

【勵志】

【勵志】

故事性的人生也會給形象加分,例如勵志,現實的案例是:林書豪。《淘金記》中,卓別林從一貧如洗的流浪漢成為腰纏萬貫的大富翁,非常符合套路。這個可以參考“品牌效應”的版塊。卓別林好好包裝自己,也能說出一段使萬千籃球迷為之動容的人生經歷。

【慈善】

【慈善】

NBA球星向來需要參加關懷活動,個別影響力巨大的還會自動成立基金,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卓別林在大多影片中都有這樣的表現,《尋子遇仙記》中收養棄嬰,《城市之光》裡說服自殺者和幫助盲眼賣花女,《大獨裁者》裡為猶太人同胞以及全人類爭取權益……境界非常高。

【全球影響力/人脈】

【全球影響力/人脈】

真實的卓別林影響非常重大,結識和有聯繫的世界級別大人物足以嚇死人——

周恩來曾經宴請卓別林。

愛因斯坦非常捧場卓別林的電影,兩人還有過傳奇互動。

迪士尼感謝卓別林,因為他從後者身上找出設計米老鼠的靈感。

邁克爾·傑克遜把卓別林視為偶像,並按照其形象設計出自己的經典造型。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對卓別林讚不絕口。

梅蘭芳和卓別林是好朋友。

希特勒明明知道《大獨裁者》在諷刺自己,依舊要求獨自觀看,甚至不止一遍,評價是:一言不發。後來,希特勒仿造卓別林的形象,給自己留上小鬍子。

【社會/政治】

【社會/政治】

卓別林敢在希特勒時代拍攝並上映《大獨裁者》,單看這一件事,就可以說明他的偉大和霸氣。

謹以此文,致敬偉大的查理·卓別林。

最後時刻也終於克服心魔重返巔峰(可惜結局因為心臟病爆發身亡)。《馬戲團》裡,卓別林不小心被自己鎖在狹窄的困獸籠裡,單獨面對大獅子,隔壁還有一頭猛老虎,請來的救兵也被嚇暈,他最終能活著走出來真是奇跡。連死都可以應對,還怕打籃球。

【關鍵時刻】

【關鍵時刻】

同樣舉《大獨裁者》的例,還是假扮演講的片段,卓別林需要在最短的時間內發表出重要講話,他辦到了。《城市之光》中,卓別林的歌詞掉了,他必須現場發揮,後來他也辦到了。每當面臨關鍵時刻,卓別林總能“車到山前必有路”,如此本能,第四節和最後幾分鐘決勝負,應該沒問題。

【基本功】

【基本功】

得分:前面有所提及,卓別林基本能避開對抗,輕鬆找到空位。《摩登時代》中,他的手速不知道得單身多少年才能練成,投三分簡直比庫裡和雷·阿倫還要快。《馬戲團》裡,卓別林有許多雜技表演,可以轉化成喬丹和科比一樣的空中閃轉騰挪進球。

控球:這方面,可以參考《發薪日》,卓別林把搬磚演繹成一門藝術,無論磚頭從哪裡飛過來,他都能站在二樓高度上接住,這一點誰與爭鋒。《狗的生活》裡,卓別林抱著小狗東奔西跑,甚至還要和一群流浪動物比速度,他最後還贏了。如果小狗換成籃球,沒有違和感,可能要注意的一點是,小心走步!

助攻/傳球:《馬戲團》裡,卓別林幾次成功地神不知鬼不覺地給被懲罰的團長女兒向上拋食物。而在《從軍記》中,卓別林投擲的物件也準確無誤地砸中對面敵軍首領的面部。真是指哪打哪,卓別林一旦踏上籃球場,將是新時代的頂級控衛。

籃板:《尋子遇仙記》,卓別林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長有一雙翅膀,可以飛行。真的可以飛,那麼搶幾個籃板還不是手到擒來的事情。同理,蓋帽,扣籃,等等動作,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搶斷:卓別林在《尋子遇仙記》中在屋頂上飛奔然後跳下孤兒院車子搶回孩子,在《發薪日》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從上交老婆的私房錢裡抽出兩張出來再把其餘換回去,在《移民》中的美國餐廳裡為了不被服務員發現地撿起地上的一個錢幣。這些動作都在證明卓別林強大的搶斷能力,可以在防守邊鋒的位置上大放異彩。

突破:這個對於卓別林來說就更是易如反掌的事情了。《安樂街》面對惡霸跳舞一樣的躲避。《流浪漢》中,在酒吧和賣藝人群的捉迷藏。《淘金記》中和失去神智的淘金者來一場“你追我,如果你追打我,我就讓你嘿嘿嘿”的戲碼……卓別林的突破非常有特性,看似動作不快,但對手就是沒辦法攔住他。

戰術:作為《一個國王在紐約》裡的國王,沒有幾套戰術,也撐不起局面。而《從軍記》的結局說明,卓別林的腦洞非常大,如果這個用來設計戰術,有望成為魔術師那樣的偉大控衛。

【品牌效應】

【品牌效應】

《一個國王在紐約》中,卓別林是國王也是電視大明星。《大獨裁者》中,卓別林是高官朋友也是“國家元首”。《淘金記》中,卓別林是衣錦還鄉的大富翁。《馬戲團》裡,卓別林是組織最大牌的明星,馬戲團的頂樑柱……一呼萬應對于卓別林來說,不是什麼問題。

【勵志】

【勵志】

故事性的人生也會給形象加分,例如勵志,現實的案例是:林書豪。《淘金記》中,卓別林從一貧如洗的流浪漢成為腰纏萬貫的大富翁,非常符合套路。這個可以參考“品牌效應”的版塊。卓別林好好包裝自己,也能說出一段使萬千籃球迷為之動容的人生經歷。

【慈善】

【慈善】

NBA球星向來需要參加關懷活動,個別影響力巨大的還會自動成立基金,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卓別林在大多影片中都有這樣的表現,《尋子遇仙記》中收養棄嬰,《城市之光》裡說服自殺者和幫助盲眼賣花女,《大獨裁者》裡為猶太人同胞以及全人類爭取權益……境界非常高。

【全球影響力/人脈】

【全球影響力/人脈】

真實的卓別林影響非常重大,結識和有聯繫的世界級別大人物足以嚇死人——

周恩來曾經宴請卓別林。

愛因斯坦非常捧場卓別林的電影,兩人還有過傳奇互動。

迪士尼感謝卓別林,因為他從後者身上找出設計米老鼠的靈感。

邁克爾·傑克遜把卓別林視為偶像,並按照其形象設計出自己的經典造型。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對卓別林讚不絕口。

梅蘭芳和卓別林是好朋友。

希特勒明明知道《大獨裁者》在諷刺自己,依舊要求獨自觀看,甚至不止一遍,評價是:一言不發。後來,希特勒仿造卓別林的形象,給自己留上小鬍子。

【社會/政治】

【社會/政治】

卓別林敢在希特勒時代拍攝並上映《大獨裁者》,單看這一件事,就可以說明他的偉大和霸氣。

謹以此文,致敬偉大的查理·卓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