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共用經濟真是人性的照妖鏡,這個行業究竟還能走多久?

共用單車是2016年最大的風口,隨著摩拜和ofo的極速擴張,超過30家企業相繼湧入。在經歷了爆發式、粗放式增長後,中國共用單車在喧囂中步入行業洗牌。近日,兩則關於共用單車的消息引發關注:一個是摩拜單車宣佈完成超過6億美元的新一輪融資,

創下共用單車行業單筆融資最高紀錄;另一個是悟空單車宣佈退出市場,正式運營僅5個月。

共用經濟走到現在,越來越多的投資人擁入這塊產業領域,本質是給人帶來方便的產品,

卻使社會更多的問題暴露出來。之前網上還發起了“共用單車是城市的照妖鏡”的話題,網友紛紛曬照譴責不文明的私占單車、破壞單車的行為,究竟共用是給我們帶來了便利還是更大的麻煩呢?這恐怕還需要更長的時間去檢驗了。

有些東西的轉變需要時間,但好在這種改變的步伐在加快,而且有多種途徑去實現。

比如一部摩拜單車價值2000元,該車主若盜竊財物經查屬實,

可能面臨管制、拘役、有期徒刑6個月或單處罰金,罰金為盜竊數額的二倍以下。

以法律來倒逼規則意識和共用意識,就是途徑之一。而融入共用經濟的過程也是一個公民素質提升的過程。

以下照片都是用戶行為

有人在座位上插了針,你下次用時,一定要檢查清楚。

有人說:“共用單車像一個巨大的漩渦,”捲進去了,是死是活就聽天由命了,而還有人在往裡面跳,這個氣球還在不斷膨脹。

而另一方面,“傳統自行車廠現在為了拿到共用單車的訂單而擴大產能,尤其是擴建生產劣質自行車的產能,無異於飲鴆止渴。”

凡事都有兩面性,共用單車也不例外,而決定發展走勢的往往是負面因素。

所以還是那句話,共用單車,一切隨緣吧!

而另一方面,“傳統自行車廠現在為了拿到共用單車的訂單而擴大產能,尤其是擴建生產劣質自行車的產能,無異於飲鴆止渴。”

凡事都有兩面性,共用單車也不例外,而決定發展走勢的往往是負面因素。

所以還是那句話,共用單車,一切隨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