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89年前的今天,袁世凱的兒女親家,被迫起義的大總統黎元洪病逝

(萬象特約作者:東西望)

89年前的今天,1928年6月3日,袁世凱的兒女親家,被迫起義的大總統黎元洪病逝

黎元洪(1864年10月19日-1928年6月3日),生於湖北省黃陂縣黎家河(今屬大悟縣),人稱“黎黃陂”。中華民國第一任副總統、第二任大總統。

清末加入海軍,曾參與中日甲午海戰,船隻擱淺,跳海逃生。辛亥革命時,被逼為都督,成為革命領袖。革命成功後,與革命黨人產生激烈矛盾,被稱為“黎屠夫”。

支持袁世凱,成為第一任副總統,並結為兒女親家。袁世凱稱帝時,

第一道命令就是冊封黎元洪為“武義親王”。袁世凱死後,第二天任大總統,張勳復辟時被趕下臺。下臺5年後,竟然再次繼任大總統,成為奇談。死後7年,國民政府為其國葬。

(中華民國黎元洪開國紀念幣)

甲午戰爭中跳海逃生

1864年10月19日,生於湖北省黃陂縣黎家河(今屬大悟縣)。

8歲時,父親投奔天津北塘的遊擊守備,全家遷居天津北塘。

1883年(19歲),黎元洪考入天津北洋水師學堂管輪科,接受正規的新式海軍教育。老師嚴複評他:“德高才疏”。1888年(24歲),畢業為六品頂戴把總,被派至北洋水師來遠號快船見習。

1890年(26歲),調赴廣東廣甲艦,充當三管輪。1891年,晉升為二管輪,五品頂戴千總。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廣甲艦被抽調編入北洋艦隊。在9月17日的黃海戰役中,

廣甲艦觸礁擱淺,為躲避日軍的追捕,黎元洪跳海得以逃生。

(黎元洪全家人合影)

湖北新軍領袖

1895年,兩江總督張之洞在南京編練自強軍,黎元洪投奔效勞。1896年,張之洞回任湖廣總督,黎元洪跟隨,在湖北槍炮廠負責監製快炮。1898年、1899年、1901年,黎元洪受張之洞委派,

先後三次到日本留學考察軍事教育。黎元洪成為編練湖北新軍的高級將官。

1906年(42歲),任新軍第二十一混成協協統(今制上校旅長、團長),駐守湖北武昌。同年,袁世凱在河南彰德(今安陽)舉行秋操。黎元洪指揮的湖北新軍,當場獲得“軍容盛強,士氣銳健,步伐技藝均己熟練精嫻,在東南各省中,實堪首屈一指”的好評。

逼出來的都督

1911年10月10日(47歲),武昌起義爆發。黎元洪被革命黨人強迫推舉為湖北軍政府都督。除湖北提督張彪率部駐紮漢陽外,清軍派出馮國璋率領的陸軍、薩鎮冰率領的海軍抵達漢口作戰。

10月28日,同盟會領導人黃興、宋教仁等人抵達武漢支援。黃興為眾望所歸、被黎元洪委任為湖北革命軍戰時總司令。但漢口、漢陽相繼失陷,不得不退守武昌。袁世凱先後三次向黎元洪致函提出南北議和。12月9日,南北雙方簽訂正式停戰協定。

鎮壓暴動的黎屠夫

1912年(48歲),南京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黎被選為臨時副總統。然而,以黎元洪為首的武漢方面和以孫中山為首的南京方面在財政籌款、國旗式樣選取、定都等問題的決策上產生了較大的意見分歧。

與此同時,湖北革命黨人內部也開始出現明顯的分化,引發推倒黎元洪的運動。1912年2月,鎮壓了反對他的武昌群英會暴動。“黎屠夫”之名因此不脛而走。黎元洪控制住了湖北軍政大權。

袁世凱的兒女親家

黎元洪倒向袁世凱。1912年8月16日,與他合謀,誘殺了湖北軍政府軍務部副部長張振武(辛亥三武之一)和方維。1913年10月,袁世凱就任中華民國正式大總統,黎元洪當選為副總統,離開武昌,入京履職,居住在有“小蓬萊”之稱的的中南海瀛台。

1914年(50歲),8歲的二女兒黎紹芳與袁世凱九子袁克玖訂婚,20年後兩人成婚。1914年5月,袁世凱公佈《中華民國新約法》代替《臨時約法》,成立參政院,黎元洪出任院長。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凱正式稱帝,稱帝后的第一道命令就是冊封黎元洪為“武義親王”。黎元洪委婉拒絕。

中華民國的大總統

1916年6月(52歲),袁世凱取消帝制後去世,黎元洪就職中華民國大總統。任命段祺瑞為國務總理,組織責任內閣。在對德參戰等問題上,雙方矛盾急劇升級,引發了激烈的府院之爭,結果是黎元洪下令免去段祺瑞的職務。於是,擁段的11省督軍在各地宣佈獨立。

1917年7月1日,張勳率五千辮子軍入京調解,趁機擁戴清廢帝溥儀即位,黎元洪逃到日本公使館進行躲避。段祺瑞以討逆軍總司令名義誓師討伐,趕走了張勳,馮國璋任代大總統。8月28日,黎元洪到天津,長達五年間,熱心發展實業。

繼續的大總統

1922年6月(58歲),直系軍閥曹錕、吳佩孚趕走皖系總統徐世昌,總統位置虛位以待。曹吳發表通電,表示重新擁戴黎元洪複職大總統。然而,黎元洪有名無實,陷入北京各派的激烈爭鬥中。

1923年6月,曹錕組織“萬人國民大會”要求黎元洪下野,並指使千人包圍黎宅,斷水斷電,高呼“總統退位”。黎元洪被迫離開北京。10月,曹錕賄選成功,當選中華民國大總統。之後,黎元洪住天津租界,經商致富,有房地產七十餘處。

(1923年6月13日,黎元洪最後簽署命令時的情景)

先行者的國葬

1928年6月3日(64歲),黎元洪因腦溢血在天津去世。1935年,國民政府于武昌為黎元洪舉行國葬(墓在今武昌洪山區土公山南坡,華中師範大學校園內)。

袁世凱評價:“公本首義,凱受其成。……創造民國,推翻清室,功在國家”。黃興評價:“共和肇造,公為首功”。孫中山評價:“民國首義的第一偉人”。當時一位參加首義的革命黨人追憶道:“平心而論,各省聞風響應,黎之被迫參加革命也有一點推動作用”。

著名史學家章開沅先生也指出:“黎元洪在中國人走向共和的道路上,儘管步履瞞姍,坎坷曲折,但畢竟也是邁開第一步的先行者之一,我們理應給以必要的尊敬”。

不得不退守武昌。袁世凱先後三次向黎元洪致函提出南北議和。12月9日,南北雙方簽訂正式停戰協定。

鎮壓暴動的黎屠夫

1912年(48歲),南京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黎被選為臨時副總統。然而,以黎元洪為首的武漢方面和以孫中山為首的南京方面在財政籌款、國旗式樣選取、定都等問題的決策上產生了較大的意見分歧。

與此同時,湖北革命黨人內部也開始出現明顯的分化,引發推倒黎元洪的運動。1912年2月,鎮壓了反對他的武昌群英會暴動。“黎屠夫”之名因此不脛而走。黎元洪控制住了湖北軍政大權。

袁世凱的兒女親家

黎元洪倒向袁世凱。1912年8月16日,與他合謀,誘殺了湖北軍政府軍務部副部長張振武(辛亥三武之一)和方維。1913年10月,袁世凱就任中華民國正式大總統,黎元洪當選為副總統,離開武昌,入京履職,居住在有“小蓬萊”之稱的的中南海瀛台。

1914年(50歲),8歲的二女兒黎紹芳與袁世凱九子袁克玖訂婚,20年後兩人成婚。1914年5月,袁世凱公佈《中華民國新約法》代替《臨時約法》,成立參政院,黎元洪出任院長。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凱正式稱帝,稱帝后的第一道命令就是冊封黎元洪為“武義親王”。黎元洪委婉拒絕。

中華民國的大總統

1916年6月(52歲),袁世凱取消帝制後去世,黎元洪就職中華民國大總統。任命段祺瑞為國務總理,組織責任內閣。在對德參戰等問題上,雙方矛盾急劇升級,引發了激烈的府院之爭,結果是黎元洪下令免去段祺瑞的職務。於是,擁段的11省督軍在各地宣佈獨立。

1917年7月1日,張勳率五千辮子軍入京調解,趁機擁戴清廢帝溥儀即位,黎元洪逃到日本公使館進行躲避。段祺瑞以討逆軍總司令名義誓師討伐,趕走了張勳,馮國璋任代大總統。8月28日,黎元洪到天津,長達五年間,熱心發展實業。

繼續的大總統

1922年6月(58歲),直系軍閥曹錕、吳佩孚趕走皖系總統徐世昌,總統位置虛位以待。曹吳發表通電,表示重新擁戴黎元洪複職大總統。然而,黎元洪有名無實,陷入北京各派的激烈爭鬥中。

1923年6月,曹錕組織“萬人國民大會”要求黎元洪下野,並指使千人包圍黎宅,斷水斷電,高呼“總統退位”。黎元洪被迫離開北京。10月,曹錕賄選成功,當選中華民國大總統。之後,黎元洪住天津租界,經商致富,有房地產七十餘處。

(1923年6月13日,黎元洪最後簽署命令時的情景)

先行者的國葬

1928年6月3日(64歲),黎元洪因腦溢血在天津去世。1935年,國民政府于武昌為黎元洪舉行國葬(墓在今武昌洪山區土公山南坡,華中師範大學校園內)。

袁世凱評價:“公本首義,凱受其成。……創造民國,推翻清室,功在國家”。黃興評價:“共和肇造,公為首功”。孫中山評價:“民國首義的第一偉人”。當時一位參加首義的革命黨人追憶道:“平心而論,各省聞風響應,黎之被迫參加革命也有一點推動作用”。

著名史學家章開沅先生也指出:“黎元洪在中國人走向共和的道路上,儘管步履瞞姍,坎坷曲折,但畢竟也是邁開第一步的先行者之一,我們理應給以必要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