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一周薦書】瞭解當前中國問題根源,從吳敬璉《中國改革三部曲》尋找答案

《中古中國門閥大族的消亡》

【美】 譚凱 著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甲骨文2017年4月

中國中古歷史上曾經歷了一個巨大的轉折,那就是從先秦貴族一脈相承而來的豪門士族,轉變為更多依憑於科舉制度的士紳宗族。然而,儘管有種種解釋,主導中古中國數世紀之久的門閥大族為什麼會在十世紀完全消失,依然困擾著歷史學者。在本書中,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歷史學博士譚凱(Nicolas Tackett)通過運用地理資訊系統(GIS)和社會網路分析手段,系統地探究了近數十年出土的數千方碑誌,

其中大部分從未被學者研究過。譚凱的結論是,唐代門閥大族比我們之前所認為的更加成功,只是在880年黃巢佔領長安之後的30年大動亂時期,他們的政治影響力才因大範圍的肉體消滅而崩潰。

《什麼是批判?/自我的文化》

【法】蜜雪兒·福柯 著

重慶大學出版社2017年4月

本書首次完整收錄了福柯晚期所作的兩次演講《什麼是批判?》和《自我的文化》。這兩次演講時隔五年,其間福柯的思想發生了重大變化,所以將它們同時發表不僅極富意味,也為研究福柯晚期思想提供了一把鑰匙。《什麼是批判?》是1978年5月27日在法國哲學學會所作,福柯把自己的研究納入由康得《什麼是啟蒙?》所開啟的視角,把批判定義為一種倫理-政治態度,

而此態度的關鍵在於一種不被過度治理的藝術。《自我的文化》是1983年4月12日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所作,福柯把自己的研究定義為一種關於我們自己的歷史本體論,指出他對啟蒙的看法和他對古希臘-羅馬的分析有關。

《中國改革三部曲》

吳敬璉 著

中信出版集團·大方2017年4月

這套書並不是吳敬璉的新作,而是吳老將他關於經濟改革最重要的三本專著《論競爭性市場體制》《當代中國經濟改革》《中國增長模式抉擇》結集出版,完整講述中國市場經濟改革故事。當前,在中國經濟的增長率仍然在世界範圍內名列前茅的同時,不少人對未來經濟增長的前景感到迷惘。在經濟改革攻堅克難之際,亟須正本清源,

讓大眾搞清楚為什麼要進行市場化改革,我們曾經走過怎樣的道路,未來的方向是什麼。今天的85後、90後都已經走上社會甚至成家立業,他們中的大部分沒有經歷過這段跌宕起伏的歷史,讀一讀吳老伴隨著改革步伐寫下的這三本書,是理解歷史與現實的很好途徑。

《黑白》

【日】石內都 著

中信出版集團·楚塵文化2017年5月

石內都是日本最知名的女攝影家,曾獲木村伊兵衛獎、日本寫真協會作家獎、每日藝術獎等重要獎項。2014年,她獲得哈蘇國際攝影大獎,成為亞洲第一位獲獎的女性,也是繼賓穀浩、杉本博司之後獲此殊榮的日本第三人。《黑白》是石內都黑白攝影的集大成之作,17篇散文和50幅高清攝影作品穿插呈現,照片極具視覺衝擊力,文字又細膩敏銳。因為6歲時便隨家人移居到當時被作為美軍基地的橫須賀,在這片無序的土地上,她從小見證了暴力的殘酷。“我的照片也許就是傷痕本身。”其實石內都後來拍的公寓廢墟、破敗街區,以至40歲、80歲、100歲的女人體,又何嘗不是橫須賀!

《黑白》

【日】石內都 著

中信出版集團·楚塵文化2017年5月

石內都是日本最知名的女攝影家,曾獲木村伊兵衛獎、日本寫真協會作家獎、每日藝術獎等重要獎項。2014年,她獲得哈蘇國際攝影大獎,成為亞洲第一位獲獎的女性,也是繼賓穀浩、杉本博司之後獲此殊榮的日本第三人。《黑白》是石內都黑白攝影的集大成之作,17篇散文和50幅高清攝影作品穿插呈現,照片極具視覺衝擊力,文字又細膩敏銳。因為6歲時便隨家人移居到當時被作為美軍基地的橫須賀,在這片無序的土地上,她從小見證了暴力的殘酷。“我的照片也許就是傷痕本身。”其實石內都後來拍的公寓廢墟、破敗街區,以至40歲、80歲、100歲的女人體,又何嘗不是橫須賀!